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8篇
  免费   252篇
  国内免费   17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220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9篇
  1988年   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8篇
  1984年   79篇
  1983年   60篇
  1982年   54篇
  1981年   51篇
  1980年   60篇
  1979年   59篇
  1978年   78篇
  1977年   58篇
  1976年   48篇
  1975年   42篇
  1974年   39篇
  1973年   19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81.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propose and test a theory-driven model describing the network of effects existing between parental style and child involvement in bullying incidents at school. The participants were 377 Greek Cypriot children (mean age 11.6) and their mothers. It was found that a line of influence exists between maternal responsiveness, over-protection and child victimization experiences at school. Also, responsiveness predicted low scores of child bullying behaviour. Permissive mothers (who by definition are high in responsiveness) had children with the highest mean score in victimization experience compared with mothers who function under the other three parental styles.
Stelios N. GeorgiouEmail:
  相似文献   
882.
The visual system of primates is remarkably efficient for analysing information about objects present in complex natural scenes. Recent work has demonstrated that they perform this at very high speeds. In a choice saccade task, human subjects can initiate a first reliable saccadic eye movement response to a target (the image containing an animal) in only 120 ms after image onset. Such fast responses impose severe time constraints if one considers neuronal responses latencies in high-level ventral areas of the macaque monkey. The question then arises: are non-human primates able to perform the task? Two rhesus macaque monkeys (Macaca mulatta) were trained to perform the same forced-choice categorization task as the one used in humans. Both animals performed the task with a high accuracy and generalized to new stimuli that were introduced everyday: accuracy levels were comparable both with new and well-known images (84% vs. 94%). More importantly, reaction times were extremely fast (minimum reaction time 100 ms and median reaction time 152 ms). Given that typical single units onset times in Inferotemporal cortex (IT) are about as long as the shortest behavioural responses measured here, we conclude that visual processing involved in ultra rapid categorisations might be based on rather simple shape cue analysis that can be achieved in areas such as extrastriate cortical area V4. The present paper demonstrates for the first time, that rhesus macaque monkeys (Macaca mulatta) are able to match human performance in a forced-choice saccadic categorisation task of animals in natural scenes.  相似文献   
883.
学习时间分配机制的眼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被试内的实验设计,以无意义词对为实验材料,利用眼动记录技术,通过分析在有无时间压力时,个体对不同难度词对的学习时间分配,检验学习时间分配的差距缩减模型和最近学习区模型.研究发现:(1)在总注视时间上,难度和时间压力的影响都是显著的,并且存在交互作用.(2)个体的学习次序是由易到难的.研究结果支持了最近学习区模型.  相似文献   
884.
ABSTRACT— The study of future thinking is gaining momentum across various domains of psychology. Mentally projecting the self forward in time (i.e., mental time travel) is argued to be uniquely human and of vital importance to the evolution of human culture. Yet it is only recently that developmentalists have begun to study when, and how, this capacity emerges. I begin by outlining the concept of mental time travel, along with newly developed methodologies to test children's ability to mentally project the self into the future. Data suggest that this ability is in place by ages 4 or 5 but also reveal conditions under which children may experience difficulty accurately predicting their future desires. I conclude by discussing how the research on children's mental time travel can be used to further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development of future-oriented behaviors, including planning and delaying gratification.  相似文献   
885.
通过对530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考察特质焦虑、压力知觉、未来时间洞察力和网络成瘾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压力知觉在特质焦虑和网络成瘾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特质焦虑既对网络成瘾产生直接影响,也通过压力知觉产生间接影响;(2)未来时间洞察力对压力知觉的中介作用起调节作用,压力知觉对网络成瘾的影响随着个体未来时间洞察力的增加而减少。大学生特质焦虑、压力知觉、未来时间洞察力和网络成瘾共同构成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相似文献   
886.
马珂  田喜洲 《心理科学进展》2016,24(10):1636-1646
组织中的高质量联结(HQC)指工作中短期的积极互动关系。它能使交往双方体验到活力、积极关照与相互交融, 并具有高情感承载力、关系张力与联结力三个特征。目前, HQC已成为积极组织行为学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它不仅对个体生理健康、工作态度、学习行为具有积极影响, 还能通过组织过程、高管团队的决策与张力、团队创新力作用于组织。而认知、情感和行为机制是构建与强化HQC的重要方法。未来HQC研究需要对其影响因素、构建与强化机制间关系做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887.
基于价值的议程对学习时间分配影响的眼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英杰  王志伟  郑明玲  金雪莲 《心理学报》2016,48(10):1229-1238
通过对比不同梯度下, 分值激发的议程与习惯性反应作用一致、不一致条件中, 优先选择项目和学习时间的差异, 考察基于价值的议程对学习时间分配的影响及其动态过程。结果发现:(1)等分值条件下, 汉语为母语被试存在从左到右的习惯性反应。(2)分值梯度对基于议程的学习时间分配的有效性具有调节作用。小分值梯度(1分、5分)激发的议程能够克服习惯性反应对学习时间分配的影响, 但不能使被试建立起优先学习高价值项目的议程; 大分值梯度(1分、10分)能够克服习惯性反应对学习时间分配影响, 且能够使被试建立起优先学习高价值项目的议程。(3)基于议程调节的学习时间分配在时程和阶段上具有动态性和情境特异性。  相似文献   
888.
刘扬  孙彦 《心理学报》2016,48(4):362-370
本文基于经典的分解效应, 提出并证实了一种影响人们判断与决策中时间知觉的新因素--时间分解效应。共包括两个研究, 分别在“时间够用”判断与跨期决策中检验了该效应的存在性与稳固性。实验结果表明:(1)相比未分解条件, 分解条件下的被试判断给定时间内完成某项任务的时间更够用, 即时间知觉更长。该效应受到任务难度的调节, 在较简单的任务中时间分解效应更显著; (2)在跨期决策中, 分解操纵增大了人们对较大较远的收益(larger & later, LL)选项中时间延迟的知觉, 证实了时间分解效应。此外, 还发现时间分解效应会导致人们在跨期决策中更偏好较小较近的收益(smaller & sooner, SS)选项, 对时间延迟的知觉中介了这一过程。总之, 本研究不仅在理论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分解效应, 同时对现实生活中的决策(如计划制定等)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89.
陈栩茜  张积家 《心理学报》2011,43(8):863-877
通过三个实验, 考察了时间隐喻在汉语时间量词语义加工中的作用。实验1表明, 当时间量词的水平方向隐喻(“长–短”)与字词的空间长度特征(“长–短”或“宽–窄”)不一致时, 语义加工受到了干扰; 实验2表明, 虽然“高–矮”亦为字词的空间特征, 但对时间量词的语义加工没有显著的影响, 证明时间的空间隐喻受讲话者的语言使用习惯影响; 实验3表明, 通过使用不同长度的背景降低了字形变化对于语义加工的影响之后, 与字形一致、隐喻不一致的条件比, 字形和隐喻皆不一致的条件引起了更大的干扰。整个研究表明, 汉语讲话者的时间隐喻只受空间的水平方向特征(“长–短”或“宽–窄”)影响, 不受空间的竖直方向特征(“高–矮”)影响。时间概念以空间长度特征为中介, 在长时记忆中与知觉符号同时储存。  相似文献   
890.
句子完成与时间缓冲对信息整合的启动作用   总被引:13,自引:9,他引:4  
莫雷  赵冬梅 《心理学报》2003,35(3):323-332
探讨句子完成和时间缓冲因素在阅读过程启动背景信息整合的作用。包括3个实验,被试是华南师范大学198名一年级本科生。采用移动窗口技术,要求被试阅读14篇一致性版本与不一致版本的文章,然后对不同条件下目标句阅读时间或探测反应时进行统计分析。实验1重复Guzman和Klin的研究,并进一步探讨单纯的句子完成因素是否能即时启动整合。结果表明,在单纯的句子完成条件下,一致版本和不一致版本的目标句阅读时间和探测反应时有显著差异,说明目标句阅读时已经即时启动了背景信息的整合。实验2探讨Guman和Klin关于缓冲可以即时启动整合的研究是否混合了句子完成因素的作用,结果表明,当在目标句后面增加连接词时,会产生句子完成的暗示,从而可以即时启动整合,Guzman和Klin关于缓冲可以启动整合的结果是值得商榷的。实验3从Guzman和Klin的研究设计中分离出句子完成因素,探讨单纯的时间缓冲是否可以即时启动整合,结果表明,单纯的缓冲不能即时启动整合。研究的结果初步证明,句子完成是启动信息整合的充分必要条件,而单纯的时间缓冲不能起到这种即时启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