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7篇
  免费   128篇
  国内免费   72篇
  9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121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7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是中介过程受到调节变量影响的模型。评介了基于Bootstrap不对称置信区间和贝叶斯不对称可靠区间进行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检验的3种方法, 包括亚组分析法、差异分析法和系数乘积法。模拟研究发现, 偏差校正的百分位Bootstrap置信区间和无先验信息的贝叶斯可靠区间在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检验中表现相当, 都优于百分位Bootstrap置信区间的表现。建议使用系数乘积法进行第一阶段或第二阶段被调节的中介模型检验, 使用差异分析法进行两阶段被调节的中介模型检验, 并用一个实际例子演示如何用不对称区间估计检验有调节的中介模型。随后评述了3种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检验方法在国内心理学的应用现状, 并展望了检验的拓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2.
岳阳市医疗纠纷近几年来呈高发态势,医疗纠纷不仅成为医疗机构疲于应对的一道难题,而且演变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热点问题。医疗纠纷高发和难以处置,严重影响了该市医疗机构的正常秩序,对社会和谐稳定也造成了负面效应,已经引起了社会各方的广泛关注。通过对岳阳市医疗纠纷情况进行调研,探讨其特点、发生原因,并试图对医患纠纷的有效解决提出一些建议,破解医疗纠纷困局,使医患关系能得到改善,医生的从业环境变得宽松,广大医务工作者能全心全意投入到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当中去。  相似文献   
133.
马泽威  全鹏 《心理科学》2015,(2):379-382
考察抑郁在青少年核心自我评价与自杀意念间的中介作用。对502名高中生进行量表测评。通过偏差校正的Bootstrap法和有先验信息的MCMC法求出中介效应值的95%置信区间分别为[-.030,-.011]和[-.024,-.014],提示抑郁的中介效应显著。效应量k2、R2med分别为.124、.104,偏差校正的Bootstrap法抽样5000次后,构建的效应量的95%置信区间分别为[.070,.178]、[.063,.156],两种指标共同验证效应量为中等。研究结果说明抑郁在核心自我评价与自杀意念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效应量中等。  相似文献   
134.
Using the Conservation of Resources (COR) theory as a framework, we hypothesized a maladaptive role played by overcommitment in the escalation of burnout. We further specified our model by testing an interaction effect of job satisfaction. By using a longitudinal design, we proposed a moderated mediational model in which burnout at Time 1 (T1) increases overcommitment, which in turn leads to more burnout one month later. We further expected to find a moderating role of job satisfaction in the link between overcommitment and burnout at Time 2 (T2). A group of 86 white-collar workers in personnel services in Italy (longitudinal response rate = 77.48%) participated in our study. The findings supported our hypotheses even when controlling for gender and role stressors. In particular, by using bootstrapping procedures to test mediation, we found evidence that employees reporting burnout tend to develop a maladaptive coping style, i.e., overcommitment, which in turn increases burnout over time. This relation was particularly strong for dissatisfied employees. These results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overcommitment for burnout escalation, as well as of job satisfaction, since it may mitigate, at least in the short term, the effect of such dysfunctional strategies.  相似文献   
135.
采用儿童数学焦虑量表、小学生数学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和小学生数学元认知问卷,对508名乡镇中、高年级小学生进行测量,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数学焦虑影响数学成绩的内在作用机制。结果发现:(1)数学焦虑显著负向预测数学自我效能感、数学元认知和数学成绩,数学自我效能感显著正向预测数学元认知和数学成绩,数学元认知显著正向预测数学成绩;(2)在数学焦虑对数学成绩的预测中,数学自我效能感和数学元认知均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3)数学自我效能感和数学元认知在数学焦虑和数学成绩之间起链式多重中介的作用。因此,数学焦虑除了直接作用于小学生的数学成绩,还可通过数学自我效能感或数学元认知间接影响数学成绩,而且可通过数学自我效能感进而通过数学元认知间接影响数学成绩。文章讨论了上述发现的理论及教育实践含义。  相似文献   
136.
137.
大学生性别角色与两性交往质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性别角色与两性交往质量的关系,用相关量表对31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和性别角色类型者的恋爱经历均有显著差异;双性化和男性化类型者在一般两性交往质量量表上得分显著高于女性化和未分化类型者;在亲密两性交往质量得分上,女生显著高于男生,双性化类型者显著高于未分化类型者。这表明大学生的性别角色与两性交往质量密切相关,双性化个体在一般与亲密两性交往中占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38.
采用问卷法对264名高中生进行调查,探讨了父母教养方式、身体自我认知对高中生性别角色发展的影响作用。结果发现:(1)从总体上,男生比女生更多地呈现出双性化发展的趋势;(2)母亲干涉保护,身体自我的力量、体育活动和自尊对男生的男性气质影响显著,而母亲温暖理解和身体自我的灵活对男生的女性气质影响显著;(3)身体自我的自尊会促进女生的男性气质特点,身体自我的力量对女生的女性气质有负向作用,身体自我的外表对女生的女性气质有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39.
对1353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探究亲子间科技干扰与青少年网络人际关系成瘾之间的关系,相对剥夺感的中介作用及内在觉知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亲子间科技干扰正向预测青少年网络人际关系成瘾;(2)相对剥夺感是亲子间科技干扰与网络人际关系成瘾之间的中介变量;(3)亲子间科技干扰与网络人际关系成瘾的间接效应前半段受到内在觉知的调节。因此,亲子间科技干扰和网络人际关系成瘾之间存在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40.
Christian Smith's What Is a Person? provides an account of the person from the perceptive of critical realism. As a fellow critical realist, I support that philosophical position and in this response I seek to support it by connecting it to the embodied realism developed by George Lakoff and Mark Johnson. In order to bring the two forms of realism together, I critique both the relativism of embodied realism and the idea, found in Smith, that the person's awareness of the world is mediated by her experience. The goal of this paper, then, is an embodied critical realism, a more coherent realist position that combines the best parts of eac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