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1篇
  免费   159篇
  国内免费   111篇
  158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256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2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仪式介入逐渐在安宁疗护中得以运用。通过对有关安宁疗护的纪录片及媒体报道的研究发现,安宁疗护中的仪式活动对患者、亲属、他者主体而言都蓄藏了不同的生命蕴意。根据患者的特定生活状况和临终遗愿,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共同设计个性化的仪式活动,如生日庆祝会、临终前的婚礼、“四道”告别等,帮助患者实现自我的生命凝望,帮助亲属完成自我的哀伤疗愈,帮助他者强化自我的生命激励,可以让逝者善终、让亲者善别,也让他者善生。

  相似文献   
102.
社会焦虑与危机干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分析社会焦虑的成因及其所带来的危机后果 ,从积极的角度予以心理干预 ,使人们失衡的认知功能和情感反应趋于稳定 ,行为合理化 ,并指出目前危机干预存在的问题和对未来的展望  相似文献   
103.
对价值问题的处理是心理咨询中的重要哲学命题。人本主义心理学所遵循的“价值中立”原则,是心理咨询中回避价值干预的根源所在。通过对心理咨询理论的整体审视,提出不能简单地把价值中立原则拓展到整个心理咨询之中,不能忽视心理咨询的教育功能和社会责任,纯粹的“价值中立”是无法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4.
105.
106.
107.

不给予或撤除生命维持干预是临床实践中常见且棘手的伦理学问题。该问题的讨论应建立在清晰的概念之上,但不给予或撤除生命维持干预常与安乐死、消极安乐死和尊严死等概念混淆,引发误解。重新定义安乐死和消极安乐死具有理论和现实的紧迫性。基于汤姆•比彻姆和阿诺德•戴维森提出的安乐死定义,提出消极安乐死的定义。基于该定义,认为不给予或撤除生命维持干预与消极安乐死为交叉关系。鉴于安乐死概念的争议及其富含的感情色彩,强调讨论生命维持干预的使用时应区分事实与价值,并建议慎用或弃用安乐死与消极安乐死。

  相似文献   
108.

临床药师在药学查房工作中建立药学评价和药师干预评估思维,为药学查房工作提供参考。临床药师对住院患者的治疗全过程做出药学评估,包括对初始治疗方案的合理性、风险、矛盾的评估,治疗过程中对病情变化、治疗方案变化的评估,出院时对出院后病情防复发、防进展、防恶化以及如何康复的评估。临床药师应将药学评估思维运用到住院患者治疗过程中,利用药学专业优势,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在临床治疗团队中真正发挥作用,能促进患者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09.
110.
Objective: To evaluate an intervention programme based on the Health Action Process Approach and designed to increase the intake of fruit and vegetables (F&V) among Iranian adolescents aged 13 to 18.

Design: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with three arms examined the short- (1 month) and long-term (6 months) effects of the intervention. There were two intervention groups (one included adolescents only [A group; n = 510]; the second included mothers and adolescents [M + A group; n = 462]) and a control group (n = 483). All participants were recruited from schools.

Main outcome measures: Social cognitions, self-regulatory processes and F&V intake.

Results: The intervention led to an increase in F&V intake for adolescents in the short and long terms. Adolescents in the M + A group increased their F& V intake more than adolescents in the A group. Outcome expectancies, self-monitoring, intentions, action and coping planning,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and behavioural automaticity mediated the effect of the intervention on F&V intake.

Conclusion: The theory-based intervention led to an increase in F&V intake and promoted more positive social cognitions and self-regulatory processes among Iranian adolescents. The findings also provide evidence that involving mothers in an intervention can confer additional benefi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