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51篇 |
免费 | 161篇 |
国内免费 | 69篇 |
专业分类
138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篇 |
2024年 | 21篇 |
2023年 | 50篇 |
2022年 | 32篇 |
2021年 | 44篇 |
2020年 | 78篇 |
2019年 | 70篇 |
2018年 | 71篇 |
2017年 | 77篇 |
2016年 | 73篇 |
2015年 | 52篇 |
2014年 | 61篇 |
2013年 | 259篇 |
2012年 | 49篇 |
2011年 | 35篇 |
2010年 | 28篇 |
2009年 | 25篇 |
2008年 | 42篇 |
2007年 | 45篇 |
2006年 | 36篇 |
2005年 | 47篇 |
2004年 | 44篇 |
2003年 | 24篇 |
2002年 | 13篇 |
2001年 | 21篇 |
2000年 | 12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11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2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1977年 | 3篇 |
197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31.
232.
从记忆的角度,探讨中文阅读中长距离回视的引导机制。采用眼动实验,操纵了回视条件(实验1)、回视可见性(实验2)、目标词位置及词频变量。结果发现:与不阅读组相比,阅读组的最初回视误差更小,定位效率更高;与可见组相比,不可见组累积回视距离更大,且难以正确定位目标;目标词位置主效应显著,而词频主效应不显著。结果表明,回视具有空间选择性,最初的回视由空间记忆引导,最初回视后的修正眼跳在文本可见情况下才能正常进行,而词频这一言语属性对回视没有显著影响,本研究结果支持了空间编码假设。 相似文献
233.
本研究通过对比老年与青年人在阅读中词长、词频和语境预测性效应上的差异,探讨中文阅读中眼动控制的年老化问题。结果发现:(1)词长的年龄主效应显著,注视时间和首次注视位置指标上年龄与词长的交互作用显著;(2)在注视时间指标上发现了显著的词频和语境预测性效应,年龄与语境预测性之间交互作用显著。综合而言,中文阅读中老年读者的词长效应和语境预测性效应不同于青年读者,由此可见,视觉功能和词汇加工功能衰退都是中文阅读眼动控制年老化的诱发原因。 相似文献
234.
身心关系问题是人类长期探究的重要议题。精神分析学家对身心关系具有诸多独特见解,具体表现为:身体是心理的基础,身体是心理的象征,身体与心理的交织。此三种观点不仅反映出不同精神分析学家在方法论、认识论以及本体论上的差异,也蕴含着精神分析不同流派的理论脉络。厘清精神分析视域下的身心观,既有助于自然科学心理学与人文科学心理学在精神分析中寻求一种主客交织的研究视角,也可为心理学和其他学科领域研究身心关系问题提供新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235.
积极心理学的繁荣与演变——阴阳辩证哲理的回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积极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在适应社会生活中的积极特质、积极主观体验以及实现积极自我和成长的适应性认知和行为的科学。由Seligman(1998)兴起的积极心理学运动经过十年繁荣,在三个研究支柱的基础上增加第四个支柱积极的关系。由于积极心理学拒绝消极作为其中的范畴,Wong(2011)掀起积极心理学第二次浪潮,转向研究积极-消极的共生关系。并且,引用中国哲学思想,把阴阳之间的辩证互动原则作为积极心理学第二次浪潮的基础,研究积极和消极之间的动态平衡,以实现人类美好幸福生活和繁荣。 相似文献
236.
自我客体化的女性会内化他人的评价,把自己当做物品一样来定义和评价自我,并习惯性地对自己的身体以及外貌进行监测,从而导致身体羞耻、焦虑、“心流”体验的减少及身体内部感知的迟钝,并进一步造成更多的不良后果。以往的研究多关注于自我客体化在女性心理健康上造成的影响,很少有研究关注于自我客体户对认知表现的影响。本文梳理了自我客体户与认知表现的相关研究,以及自我客体户对认知表现可能的作用机制。未来研究需要从多方面来丰富自我客体化的操纵方式,通过实验的方式来检验自我客体化对认知表现的作用机制,以及考察不同的认知表现,并关注自我客体化对认知表现的累积效应。 相似文献
237.
238.
239.
为探讨社交网站使用强度对青少年体像满意度的影响和其中的作用机制,采用社交网站使用强度量表、体像比较量表、体像不满量表和自我客体化量表对1469名中学生(736名男生,733名女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青少年社交网站使用强度与体像比较显著正相关,与体像满意度显著负相关,女生体像比较与体像满意度显著负相关,男生则不显著。(2)女生社交网站使用通过体像比较的部分中介作用预测体像满意度,且体像比较的中介作用受到自我客体化的调节。研究结果进一步揭示了女生社交网站使用与体像满意度关系的作用机制,有助于指导青少年女生积极健康地进行网络社交活动。 相似文献
240.
在谜语问题解决过程中, 可能存在着通过简单联想和新异联想寻找答案这两种思路。两个实验中设置了包括寻常答案与新颖答案在内的若干备择答案(实验1为4个, 实验2为6个)供被试选择, 利用眼动技术记录被试在解题过程中的不同时间段内对新颖答案与寻常答案的平均注视时间, 考察汉语成语谜语问题解决中两种思路之间冲突的过程。实验1操纵了任务要求, 实验2操纵了规则线索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1)在成语谜语问题解决中的一段时间内新异联想和简单联想能够同时发生且形成竞争; (2)选择“新颖且合适答案”的任务要求, 提高了成功形成新颖语义联结的概率, 但是并没有加快新异联想发生、发展的进程, 也没有改变两种思路相互竞争的局面; (3)有效的规则线索可以抑制简单联想, 阻止其发生, 同时可以加快新异联想发生、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