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5篇
  免费   199篇
  国内免费   34篇
  1408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136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17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12篇
  1977年   15篇
  1976年   17篇
  1975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31.
实验以中日77名大班幼儿为被试(其中中国幼儿40名,日本幼儿37名).在实验中,根据幼儿园的日常生活,设置幼儿与同伴间矛盾场面(抑制场面和主张场面)的测试问题,采用逐张呈现图片并一对一询问的方式进行实验.根据幼儿在测试问题上的情绪反应与行为反应数据,比较中日幼儿自我调控的特征,结果表明:(1)在与同伴间的矛盾场面中,中国幼儿发生情绪反应的人数比率显著小于日本幼儿;(2)在表现出情绪反应的幼儿中,不论在抑制场面还是在主张场面,日本幼儿都比中国幼儿有更多的\"自我抑制\"或\"自我抑制\"倾向,而中国幼儿比日本幼儿出现了更多的\"依赖教师\"和\"冲动行为\"倾向;(3)中国幼儿的行为反应因情绪反应强度的变化表现出了差异,而日本幼儿的行为反应没有随着情绪反应强度的不同表现出差异.  相似文献   
832.
王淞  李荆广  刘嘉 《心理科学进展》2011,19(9):1267-1280
阅读能力的个体差异来源是行为遗传学的研究焦点之一。文章通过对80个阅读双生子研究的元分析发现:(1)遗传对阅读及其加工过程、基本认知技能具有中等强度影响; (2)不同阅读加工成分既受到共同遗传因素的作用, 又同时受到特异遗传因素的影响。(3)阅读与一般认知能力、数学能力在遗传上存在中等强度相关。这些结果表明了双生子研究对探索阅读的遗传机制具有分子遗传学所不可替代的价值, 文章还提出了如提升行为表型的测查质量等对未来研究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833.
张锋  周艳艳  李鹏  沈模卫 《心理学报》2008,40(6):642-653
以61名男性海洛因戒除者和32名正常成年男性为被试,探讨了海洛因戒除者在延迟折扣任务和Iowa赌博任务两种决策条件下的冲动性反应模式及其关系。结果发现,海洛因戒除者的决策行为受其对即时强化的超敏感性或“即时收益优先”模式控制,其高冲动性特质既表现为对强化物长远价值的非敏感性,又表现为对强化物潜在风险的耐受性;该类人群上述两方面的特征虽有一定关联,但二者分别反应了其行为冲动性的两个相对独立的维度,且具有跨戒除时相的相对稳定性  相似文献   
834.
行为决策视野中的幸福及其提升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人类的终极目标之一就是获得幸福。随着行为决策研究的不断发展, 近年来有许多行为决策领域的研究者开始了对幸福的探索。行为决策中的幸福法则包括:快乐编辑、少即是更好、巅峰-结尾法则、短视和损失规避。基于这些法则的提升幸福的策略主要包括:告诉消息的策略、赠送礼物的策略、使用损失规避提升幸福的策略、使用巅峰-结尾法则提升幸福的策略和克服行为短视的策略。  相似文献   
835.
人际责任推断与行为应对策略的归因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爱卿  刘华山 《心理学报》2003,35(2):231-236
探讨人际责任归因与行为应对策略之间的内在联系。376名被试参与了此项研究。结果表明:(1)内在的可控的失败原因引起最高责任推断、最高程度的责备和最低程度的安慰;相反,内在的不可控的稳定的原因与最低责任、最低责备以及最高程度的安慰相联系。(2)责任归因与责备和安慰之间的数量化关系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得以确定。(3)女大学生更倾向于对失败行为作可以控制的归因;在行为反应上,教师或管理者更倾向于使用安慰策略  相似文献   
836.
脑内腺苷介导白介素-1β引起的大鼠的行为性抑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腺苷在白细胞介素-1诱导的大鼠行为性抑郁中的作用。方法:应用Porsolt游泳试验观察大鼠脑室注射白介素-1β引起的行为性抑郁,通过注射非特异性腺苷受体拮抗剂咖啡因和特异性A1和A2腺苷受体拮抗剂,确定脑内腺苷在白细胞介素-1β引起的大鼠行为性抑郁中的作用以及介导这种作用的受体。结果:脑内注射白细胞介素-1β(8-32ng/kg,icv)可导致大鼠在Porsolt游泳试验中漂浮时间明显地延长,非特异性腺苷受体拮抗剂咖啡因(7mg/kg,ip)和特异性A2a腺苷受体拮抗剂(1mg/kg,ip)预处理能够缩短漂浮时间的延长。结论:脑内注射白细胞介素-1β可引起大鼠的行为性抑郁,脑内腺苷通过A2a受体介导白细胞介素-1β的这种作用。  相似文献   
837.
作假普遍存在于人事选拔各个阶段,并对最终选拔结果造成影响.研究者对于作假的内涵界定有较大差异,主要是由于研究者对作假结构、变异来源和作假水平有不同理解.根据不同作假定义可衍生出多种作假测量方法,常用的有基线差值法、认知模式法、嵌入量表法和行为模式法四类.从测量指标、次数和内容三个方面分析归纳这四类测量方法,其作假识别效用与选拔中作假测量的可行性各异.今后的研究应完善现有作假测量方法,开发作假动机测量工具,加强作假的过程性控制研究,并深入探索作假的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838.
SUMMARY

We enter the world with an expectancy of love and a need to love. That which we love is dictated by our histories and limited by our fears. This paper explains some of the consequences of that for the individual and the couple.  相似文献   
839.
Section 35(1)(c) of the Health Practitioner Regulation National Law Act (2009 Health Practitioner Regulation National Law Act of 2009. (Queensland).  [Google Scholar]) requires the newly formed Psychology Board of Australia (PsyBA) “to develop or approve standards, codes and guidelines.” In 2010 the PsyBA decided to initially adopt the Australian Psychological Society's (APS) Code of Ethics (2007 Australian Psychological Society. 2007. Code of ethics, Melbourne, , Australia: Author.  [Google Scholar]) and develop a new code in the future with the involvement of key stakeholders without deciding what the nature of this code will be. The PsyBA now has to decide exactly how it will proceed in future. My aim in this article is to examine the options available to the PsyBA by exploring the definition and function of codes; presenting a history of the APS Code; and considering approaches that had been followed in Europe, Israel, New Zealand, and South Africa.  相似文献   
840.
Summary

Practicing psychologist Janet Sonne and attorney Julian Hubbard illuminate how the different aims and languages of psychotherapy and law can be either an asset or a liability in the emotionally-charged environment of sexual abuse litigation. Properly understood, these differences can optimize the ability of each professional to assist their common client, the sexual abuse survivor, in the litigation process and beyond. Dr. Sonne reviews the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sequelae of childhood sexual abuse and identifies six elements of the client's psychological functioning key to the litigation process, as well as posing questions for the attorney's self-evaluation for the unique demands of sexual abuse litigation. Mr. Hubbard then addresses what survivors and therapists need to know about the litigation process, exploring dynamics of legal strategy that can exacerbate the client's psychological problems. In the final section, both offer tips to enhance professionals' focus on education and communication as a means to better serving the sexually abused cli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