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6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ABSTRACT— Should psychologists care about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 Within the field of visual perception, the answer to this question is an emphatic "yes." There is a long history of close interactions between psychology and neuroscience in the study of vision. In the 1980s, vision researchers developed a general framework for combining the two fields, and that framework still supports much current research. This article will briefly cover this general approach and then will illustrate how neuroimaging allows the framework to be applied to human perception. In short, fMRI can measure how information is represented in sequential stages of processing. These same representations can also be measured behaviorally. Theories of vision specify how the sequential representations participate in well-defined computations that underlie perception.  相似文献   
202.
国外研究对Tafarodi和Swann(1995)基于特质自尊二维模型编制的"自我喜爱感/自我能力感量表"(SLCS)的结构维度尚存疑义。本研究以中国文化背景中的两组大学生为被试,分别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方法,考察了该量表的内部结构。结果发现:(1)删除原量表4个项目后由16个项目构成的"自我喜爱感/自我能力感量表"由自我能力感和自我喜爱感两个维度构成,且相对于自我喜爱感、自我能力感对中国大学生特质自尊结构具有更强的解释力;(2)中国大学生群体应用该量表具有较理想的项目区分度、内部一致性信度、构想效度和区分效度;(3)男女大学生的自尊体验在总体上无显著差异,但文科类男生的自我能力感显著高于女生,而工科类女生的自我能力感显著高于男生。  相似文献   
203.
李京 《心理科学》2007,30(4):891-894
目的:探讨从童年至老年人们颜色选择的发展变化。方法:横断研究设计要求7~90岁被试从同形异色的蝴蝶形、上装形、正方形3种形状10种颜色卡片中选择一种最喜欢的颜色。结果:不同年龄组被试对不同图形颜色选择不同。结论:除橙色外颜色选择随增龄有变化,并受具体形状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4.
情绪Stroop效应:来自汉字的证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钟毅平  孙羽中  张杰 《心理科学》2007,30(4):778-781
通过颜色命名和词汇阅读两种作业任务,采用情绪词、中性词两类刺激材料,探索情绪Stroop效应中Stroop加工的特点和机制。结果发现:(1)两种作业任务都发现明显的情绪Stroop效应;(2)两种作业任务中情绪Stroop效应不受情绪词的抽象性影响。它说明情绪stroop效应与经典的Stroop效应是两种独立的现象,前者的加工过程是由于情绪词所产生的情绪威胁而导致反应延迟,而不是经典Stroop效应的选择性注意机制。  相似文献   
205.
研究采用小学语文和数学教学录像为实验材料,以98名小学语文数学教师、其他学科教师和非教师为研究对象,运用反应时测量法探讨小学教师加工不同类型课堂信息的速度和辨别能力。结果表明:有学科教学经验的教师(语文和数学教师)在重视学科教学内容的同时,也重视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和课堂气氛的调节;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经验和课堂教学经验对教师的课堂信息加工能力和教学专长发展有显著的影响;研究结论对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教学专长以及教师培训提供了有力的实验证据。  相似文献   
206.
概述和音乐对认知负荷和多媒体学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让学生学习多媒体呈现的有关移动通讯基础知识的材料,采用2(概述:概述vs.无概述)×2(背景音乐:有音乐vs.无音乐)的被试间设计,考察两因素对自评认知负荷、记忆和迁移成绩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因素无交互作用;概述组的认知负荷显著低于无概述组,迁移成绩显著高于无概述组,两组记忆成绩没有显著差异;有背景音乐组的记忆成绩显著低于无音乐组,两组认知负荷和迁移成绩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7.
中学生颜色内隐学习特征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研究以48名中学生为被试,分别用色块串和色词串为材料,设时间变量(单元)以了解学习的详细进程,研究了中学生颜色内隐和外显学习的特点。结果发现:(1)非言语材料(色块)较言语材料(色词)更适合于内隐加工;(2)时间变量上整体呈递增趋势,称长时功效。内隐学习的长时功效在教学上有重要意义;(3)指导语上存在主效应,内隐学习优于外显学习,即内隐学习在不同材料上的优势效应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208.
采用眼动追踪技术探讨中文阅读中无关言语效应的影响机制, 操纵了背景音的类型(有意义背景音、无意义背景音、无声), 通过3个实验考察其对简单句、复杂句、篇章阅读的影响。结果发现, 被试在无意义背景音条件下加工三类阅读材料时的眼动指标与无声条件相比差异均不显著; 但是, 在有意义背景音条件下, 被试在进行复杂句和篇章阅读时的眼动指标与无声条件相比差异显著, 而在简单句阅读中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 语义属性才是影响无关言语效应产生的关键因素, 其所起作用受到阅读任务难度的调节, 而对阅读过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晚期的词汇加工和语义整合阶段, 本研究结果支持了语义干扰假说。  相似文献   
209.
John R. Albright 《Zygon》2000,35(1):173-180
Cosmology, the study of the universe, has a past, which is reviewed here. The standard model—the Big Bang, or the hot, dense early universe that is still expanding—is based on observations that are basically consistent but which require additional input to improve the agreement. Out of the early universe came the galaxies and stars that shine today. The future of the universe depends on the density of matter: too much mass leads to the Big Crunch; too little leads to eternal expans ion and cooling. The dark-matter problem prevents us from knowing which will be the fate of the universe. Thelimits of what may be called "scientific" are addressed.  相似文献   
210.
利用元分析方法探讨反馈寻求行为(FSB)与个体绩效的关系以明确其能否改善个体绩效。共有62篇实证研究纳入元分析, 被试总人数达15141人。结果表明:反馈寻求行为与个体绩效呈中等程度正相关(r = 0.329), 且与创新绩效的关系(r = 0.409)强于关系绩效(r = 0.302)和任务绩效(r = 0.258); 询问式反馈寻求行为(Inquiry FSB)与个体绩效及其分维度绩效的关系均强于监控式反馈寻求行为(Monitoring FSB)。文化背景和数据收集方式调节了反馈寻求行为与个体绩效的关系, 该关系在东亚文化背景下(r = 0.393)和截面同源数据中(r = 0.433)最强, 且在纵向配对数据中仍显著正相关(r = 0.154), 充分说明反馈寻求行为能改善个体绩效; 反馈寻求行为的测量工具、反馈源、非自评绩效的主客观性和被试类型的调节效应不显著。研究结果为反馈寻求行为对个体绩效的预测提供了较精确的估计, 并为反馈寻求行为的后续研究指引了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