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7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7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5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虚拟学习有效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唐宁玉  颜世富 《心理科学》2004,27(2):462-465
本研究以68名参加过国际远程合作课程的MBA学员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虚拟条件下学习有效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学员特点、效能感、对虚拟学习的态度、技术可靠性、媒体丰富性、虚拟团队支持和虚拟学习有效性不同程度地存在显著相关;回归分析显示,对虚拟学习的态度是虚拟学习有效性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另外,一般自我效能感会对课程有效性产生影响.而技术效能感对总体有效性有影响;虚拟团队的学习环境支持对虚拟有效性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82.
高中生对心理辅导课态度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宝琼  高长松 《心理科学》2004,27(2):417-419
本研究调查了高一学生对心理辅导课的态度,调查结果表明:1、男,女生对心理辅导课的态度不存在差异;2、喜欢理科和喜欢文科的学生对心理辅导课的态度不存在显著性差异;3、重点中学和普通中学的学生对课的认识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对课的兴趣和自我的认识的两个维度上没有差异;4、高中生对课的认识与对课的兴趣之间有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83.
名人与产品一致性对名人广告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怀明  马谋超 《心理科学》2004,27(1):198-199
本研究通过实验考察了名人与产品的一致性对名人广告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名人为高档商品做广告时,广告效果优于非名人广告效果,为低档商品做广告时,非名人广告效果优于名人广告效果,进一步分析表明,受众相信名人使用广告中商品的可能性是制约名人广告效果的重要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184.
本研究采用3×2×2(年龄×教师态度×言语指导方式)三因素完全随机实验设计,考察了教师态度和言语指导对3~6岁幼儿坚持性的影响。其中幼儿年龄、教师态度及言语指导方式为实验的自变量,幼儿坚持完成任务的时间为实验因变量,设计4种实验情境,并随机选择沈阳市两所幼儿园,分层选取小、中、大班的幼儿作为实验研究的被试,年龄分布在3~6岁之间,每种情境下每个年龄段的有效被试各为30人,男女各半,共360人。研究结果表明:(1)3~6岁幼儿的坚持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发展,且4~5岁是幼儿坚持性发展的转折期;(2)不同的教师态度对幼儿的坚持性影响显著;(3)不同的言语指导方式对幼儿坚持性影响显著;(4)教师积极态度下,多次言语指导对幼儿的坚持性会产生最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5.
The present study was designed to examine the role of the perceived culture of the outgroup and the perceiver's cognitive style on the intergroup process. We conducted a survey among mainland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to discover the role of their personal endorsement of Hong Kong Chinese's distinctive values and need for cognitive closure in predicting their attitude towards the Hong Kong Chinese outgroup. Results showed that mainland Chinese who gave a higher endorsement of Hong Kong Chinese values were more likely to show a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s Hong Kong Chinese, especially for people with a higher need for cognitive closure. These results were discussed in terms of the function of shared social reality on the formation of positive intergroup attitude. Future directions for intergroup research were proposed based on these findings.  相似文献   
186.
Personal value, i.e., what is valuable for us (rather than value simpliciter), has recently been analysed in terms of so-called for-someone’s-sake attitudes. This paper is an attempt to add flesh to the bone of these attitudes that have not yet been properly analysed in the philosophical literature. By employing a distinction between justifiers and identifiers, which corresponds to two roles a property may play in the intentional content of an attitude, two different kinds of for-someone’s-sake attitudes can be identified. Moreover, it is argued that one of these kinds is particularly difficult to include in an analysis of value simpliciter but not in an analysis of value for.  相似文献   
187.
为了探讨自然灾害事件下受创学生的特质应对方式对自杀态度的影响,采用创伤后症状反应问卷、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和自杀态度问卷对“桑美”台风重灾区的650名中小学生进行了测查,结果表明:(1)学生的创伤后症状反应与自杀态度有着显著的相关;(2)特质应对方式对创伤后症状反应与自杀态度关系的调节效应不显著。结果支持了应对的关联模式,应对具有情境化特点。  相似文献   
188.
We apply the theoretical construct of bounded rationality to an investment game, allowing participants to invest their monetary endowment in riskless bonds and risky assets. In our experiment, we elicit aspiration levels from participants: one captures a subsistence threshold, the other a success threshold. Participants can be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se aspirations and the corresponding investment behavior. We differentiate between potential and actual satisficing. By presupposing specific cardinal utility functions, we also relate the bounded rationality approach to the traditional rational choice model.  相似文献   
189.
社会比较方向及目标可达性对行为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错觉合取效应”实验材料,以正确率和反应时为行为水平的指标,探讨在coaetion的情景下.不同的社会比较方向及比较目标的可达性对个体任务操作水平的影响。结果发现,成绩差异量越大.可达性越低:无论个体进行上行比较还是下行比较,当成绩差异量为20%时,其行为水平显著高于其他成绩差异量时的行为水平。上行比较时,不同的成绩差异量,任务操作的正确率由高到低依次为:20%、30%、10%、40%;下行比较时.不同的成绩差异量,任务操作的正确率由高到低依次为:20%、10%、30%、40%。对个体心理紧张度进行方差分析发现,当个体进行上行比较时,心理紧张度显著高于下行比较。  相似文献   
190.
采用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简称IAT)对不同类网络信息态度进行测量和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词汇测验还是图片测验,相容联结的平均反应时均小于不相容联结平均反应时,且差异显著。结论:(1)人们对于不同类的网络信息有一定的偏好,产生了IAT效应;(2)与政策信息相比,被试对娱乐信息的形式和内容(即实验中所采用的截图与词语)都表现出显著的偏好;(3)在内隐社会认知领域,存在对娱乐信息的偏好,且男女之间无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