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2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36篇
  741篇
  2025年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社会决策中的公平准则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经济学家和心理学家们分别从动机和认知的角度对这个课题进行了深入探索.在这些工作中,最为突出的是“均等”,“互惠”和“情绪”三个模型的提出.均等和互惠模型试图从动机角度理解个体的公平行为,而情绪模型则更强调个体在公平决策中的认知和情绪的加工过程.近年来脑成像的研究也为这些模型提供了相应的支持,其中与公平准则最密切的脑区是脑岛和背外侧前额叶:前者一般被认为是反映了个体面对不公平待遇时的负性情绪体验;而后者主要负责决策过程中的抑制控制.但这些脑区具体的功能还存在很多争议,反映了不同理论模型对特定脑区功能的不同理解.未来研究应注意三个模型之间的相互补充,以及加强多模态的脑指标的运用,并注重相关脑区的整体性,此外,公平决策行为中的个体差异,以及社会情境对其的影响也应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52.
本文旨在探讨慢性应激性抑郁发生过程中眶额叶多巴胺D1受体对谷氨酸(glutamic acid, Glu)及其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ic acid, NMDA)受体的NR2B亚基的影响。实验通过建立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 CUMS)抑郁模型, 结合眶额叶微量注射多巴胺D1受体激动剂SKF38393和多巴胺D1受体拮抗剂SCH23390, 运用糖水偏爱测试、悬尾实验和敞箱实验等方法检测动物的行为表现,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 WB)来检测眶额叶内谷氨酸、多巴胺含量及NR2B和多巴胺D1受体的表达。结果显示, 与对照组相比, CUMS组大鼠表现出明显的抑郁样行为变化, 且眶额叶多巴胺含量降低, 其D1型受体表达降低, 谷氨酸含量升高, 其NMDA受体的NR2B亚基也明显上调; 注射SKF38393后可明显改善应激引起的抑郁样行为, 且眶额叶谷氨酸含量显著下降, NMDA受体的NR2B亚基表达也有所降低; 正常大鼠注射多巴胺D1受体拮抗剂SCH23390, 大鼠表现出和CUMS模型组相似的抑郁样行为, 且眶额叶谷氨酸含量升高, 其NMDA受体的NR2B亚基也明显上调。以上结果表明, 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可能使眶额叶多巴胺释放减少, 从而使谷氨酸过量释放, NMDA受体过度激活, 导致抑郁发生。多巴胺抗抑郁作用是通过D1型受体抑制谷氨酸及其NMDA受体NR2B亚基表达来实现。  相似文献   
153.
张锋  申之美 《心理学报》2014,46(9):1317-1330
基于建构水平理论基本假设的推论, 采用图片-词汇Stroop范式, 通过两组实验, 探讨了行为表征水平与心理距离间是否具有自动化联接特性的问题。实验结果一致表明:(1)无论是以词性判断速度为指标(实验1), 还是以词汇判断速度为指标(实验2), 对不同建构水平行为评价词汇的加工均不受词汇所在空间距离位置的影响, 说明行为表征水平的心理距离效应不具有自动化加工的特性, 而可能是意识性控制加工的产物; (2)无论是对于特质性词汇, 还是对于行动性词汇, 相对于近距离位置, 当其呈现于远距离位置时, 被试对其词性(实验1)和词汇(实验2)加工的速度均更快, 说明空间距离的延伸可促进对行为评价性词汇的加工绩效。  相似文献   
154.
猜谜作业中顿悟的ERP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探索问题解决过程中顿悟的神经机制。以猜谜作业为实验程序,对“有顿悟”和“无顿悟”答案引发的脑电分别进行叠加和平均,并将二者相减(有顿悟-无顿悟)得到差异波。在250~500 ms “有顿悟”比“无顿悟”的ERP波形有一个更加负性的偏移,在差异波中,这个负成分的潜伏期约为380 ms(N380)。地形图和电流密度图显示,N380在额中央区活动最强。偶极子源定位分析结果显示,N380可能起源于扣带前回。因此,N380可能反映顿悟问题解决过程中思维定势的突破。  相似文献   
155.
大脑前扣带回皮层与执行功能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回顾了近期有关大脑前扣带回皮层(ACC)参与执行功能的研究资料。结果显示,ACC可以对正在进行的目标定向行为实施在线监控,在出现反应冲突或错误时提供信号,以便能及时调整与分配注意资源,因此可能是一个行为规划与执行的高级调控结构。这两年来的新发现提示,ACC的执行监控作用可能是基于动机与奖赏期待做出的对“意志行动”的整合性控制,并可能具有对行动结果的情绪评价意义。  相似文献   
156.
维度的结合与分离对归类不确定性预测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莫雷  赵海燕 《心理学报》2002,34(5):28-37
探讨在归类不确定的情境下目标与预测特征两个维度的结合或分离对被试特征预测的影响。共包括 3个实验 :实验 1在Murphy和Ross的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非靶类型中目标及预测特征的基本概率 ,考察被试的特征预测是否会受非靶类型信息的影响。实验 2探讨非靶类型的目标与预测特征结合与否是否会影响被试预测特征时对非靶类型信息的使用。实验 3探讨提高靶类型中目标与预测特征结合的比例是否影响被试对特征的预测。结果表明 :当非靶类型中目标与关键特征处于分离的状态时 ,被试在进行特征预测时没有利用非靶类型的信息 ,符合单类说的假设 ;而当非靶类型中目标与关键特征结合时 ,被试在进行特征预测时则会利用非靶类型的信息 ,符合Bayesian规则 ;靶类型中的目标与关键特征结合的比例提高 ,被试对特征预测的概率也随之提高。据此 ,本研究将目标与预测特征结合比例这个变量加入Bayesian规则的计算公式 ,对该预测模型进行了修正  相似文献   
157.
情绪加工老化效应的神经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鹤  丁妮  董奇 《心理科学进展》2009,17(2):356-361
行为学研究发现,老年人对消极情绪的辨别、注意和记忆都有所下降,而对积极情绪并未表现出类似的现象。情绪加工老化效应的神经影像学研究发现,老年人在情绪加工过程中边缘系统(尤其杏仁核)的激活强度低于年轻人,但额叶皮层区域的激活却有所增强。研究者对该结果提出了两种假说,一种是功能代偿假说,另一种是策略改变假说。功能代偿假说认为老年人额叶皮层区域的激活增强是为了弥补边缘系统功能的下降,反映了大脑功能的代偿;策略改变假说认为老年人主动使用了不同于年轻人的策略,情绪加工方式的不同导致了两组人群大脑活动的差异。未来这方面研究可以从研究层面、研究方法、研究问题等方面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158.
前额皮层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支配主要来自脑干蓝斑核。前额皮层存在不同类型的肾上腺素能受体。其中突触后α2及β2肾上腺素能受体的激活提高工作记忆;α1及β1肾上腺素能受体的激活损害工作记忆。不同受体是通过激活不同的信号通路发挥对工作记忆的调节作用。来自人类被试的研究结果与对动物的研究结果之间尚存在不一致。了解前额皮层不同肾上腺素受体的作用为开发治疗与前额皮层功能失调相关疾病的药物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9.
160.
    
The cortical distribution of the proper name (PN) retrieval network has been widely studied contrary to its connectional anatomy. Here, we report the case of three patients with a low-grade glioma damaging the mid-to-anterior part of the left temporal lobe. A longitudinal behavioural assessment showed that the surgery caused a long-lasting decline in PN retrieval performances in all patients. Furthermore, a detailed analysis of surgery-related structural disconnections revealed that interruption of the inferior longitudinal fasciculus was the unique common denominato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