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90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7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Five retarded students were taught to use picture prompts to help them access and terminate a microcomputer program. Training was provided within a multiple baseline format. Posttesting (picture prompts without feedback), and a return to baseline were later conducted for boththe training program and an untrained (generalization) program.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the program was successful in teachingthe microcomputer skills tothe students. In addition, all students were able to maintain their skills over a 7-day interval in which they did not have access tothe microcomputer.  相似文献   
192.
共情的毕生发展模型表明认知共情和情绪共情两维度可能存在发展差异,本研究借助元分析技术考察个体认知共情和情绪共情的毕生发展特点。通过文献检索和筛查,获取了136项研究和178个独立效应量,共计50606名被试。发表偏差检验表明文献选取不存在发表偏差,异质性检验表明应选取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随机效应模型分析的结果表明,总体而言个体的共情反应以认知共情为主(Z=5.39,p<0.001)。进一步的调节效应分析表明,不同发展阶段个体的共情反应受认知共情和情绪共情的影响存在差异(Qb=73.99,p<0.001)。具体而言,学前期儿童主要以情绪共情为主,儿童中期至成年早期主要以认知共情为主,成年中期至成年晚期主要以情绪共情为主。  相似文献   
193.
影响图画命名时间的因素   总被引:21,自引:11,他引:10  
张清芳  杨玉芳 《心理学报》2003,35(4):447-454
实验共测量了311张图片的H值、命名一致性百分数、概念一致性百分数、表象一致性、熟悉性、视觉复杂性、词长和图片命名的时间,主要探索影响图片命名潜伏期的因素,结果发现概念一致性、熟悉性、表象一致性、词频是影响图片命名时间的主要因素。并尝试建立了概念一致性、熟悉性、表象一致性和词频对图片命名时间的回归方程,其预测能力为55.5%。根据图片的命名时间对命名的难易程度进行了分级,希望能对利用图片作为实验材料的认知实验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94.
组织承诺研究的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该文采取多测度分析的方法,从理论基础,概念性定义和操作定义,量表的信度、效度和影响变量等方面对组织承诺的已有研究进行回顾和分析。发现现有的组织承诺概念比较冗余,需要进行有效的整合,现有组织承诺量表需要在内容效度、汇聚效度和区分效度等指标上进行深入探索;目前关于组织承诺的研究多从离职/留职意向的角度进行探讨,缺乏从雇佣关系的角度进行的系统研究;需要进行纵向研究以获得组织承诺和其他一些员工态度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后续研究可以从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的角度,详细考察组织承诺的不同维度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95.
情感启动行为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方心理学界,情感启动的研究是近20年来的一个比较活跃的研究领域,研究者们采用多种实验任务和研究方法进行了大量实验,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证明了人的态度能够被自动激活,并提出了三种对情感启动效应的理论解释:激活扩散机制,反应冲突机制,情感匹配机制。但到目前为止,不同的研究之间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分歧。今后的研究应该重点探讨评价自动激活的内在机制,从而促进情感启动的无意识研究。  相似文献   
196.
We evaluated differential reinforcement of alternative behavior (DRA) plus prompting to increase peer-directed mands for preferred items using a picture exchange communication system (PECS). Two nonvocal individuals with autism participated. Independent mands with a peer increased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DRA plus prompting for both participants. In addition, peers engaged in brief social interactions following the majority of mands for leisure item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eaching children to use PECS with peers may be one way to increase manding and social interactions in individuals with limited or no vocal repertoire.  相似文献   
197.
198.
任俊  黄璐  张振新 《心理学报》2012,44(10):1339-1348
虽然前人已有不少研究发现冥想具有减少个体焦虑、缓解抑郁水平等功能,并且也已经揭示了冥想促进情绪调节能力的认知神经科学机理,但对于冥想会怎样调制人们对于外部施加的正、负性情绪刺激(图片)的情绪反应尚不清楚,冥想究竟会使人们对外部施加的情绪刺激的敏感性增强还是减弱?如果冥想能够调节和缓解人们的情绪反应的话,那么,这种调节作用是“双向的”(即对正性或负性情绪刺激能产生具有不同效价方向的调节作用)还是“单向的”(即对正性或负性情绪刺激产生具有相同效价方向的调节作用)?为了检验和回答上述问题,本研究以无冥想(或相关)经验的大学生为被试,通过随机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的实验设计,考察了冥想训练能否影响被试对于正、负性情绪图片的情绪唤起.62名大学生被试被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控制组(每组31人),实验组参与连续5天、每天20 min的冥想练习,控制组在此期间的控制任务为通常的闭眼休息.结果显示:冥想组在练习过程中的脑α波指数显著升高;与控制组相比,冥想组被试对消极图片的效价评定值显著改善,这表明冥想降低了被试对负性情绪图片的情绪反应,研究还发现了冥想降低被试对正性情绪图片的积极评价倾向,从而证明对外部施加的正、负性情绪刺激而言,冥想训练的调制作用是使人们的情绪反应趋于平和.  相似文献   
199.
近年来,情感代理如何影响学习受到了研究者们的高度重视。情感代理是可以通过面部表情、声音、肢体动作和言语信息等影响学习者情感体验的教学代理。以往研究主要关注两种类型的情感代理:表达型情感代理和移情型情感代理。表达型情感代理是仅通过自身的情绪表达(如:使用微笑的面部表情和热情的声音)以影响学习者情绪体验的代理。移情型情感代理则是能根据学习者的学习表现或情绪状态给予情感反馈(如;点头、鼓励和共情)的代理,其目的是为了调节学习者的情绪、激励其继续努力。虽然不同的研究者对情感代理的具体操作有所不同,但无论哪种类型的情感代理均是为了增加学习者的积极情绪,提高内部动机,最终促进学习。关于情感代理的潜在作用,研究者基于不同的理论观点给出了不同的解释。情绪感染理论认为一个人的情绪状态容易受到另一个人情绪表达的影响,因此界面代理的情绪会直接影响学习者的情绪和动机。情绪反应理论认为如果教师的言语和非言语线索诱发了积极的情绪,学习者就会产生趋近学习的行为(例如,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多媒体学习认知情感理论强调了学习过程中情感和动机的重要性。基于多媒体学习认知情感理论,情感代理能唤起学习者的积极情绪,增加学习动机,进而提高学习成绩。而认知负荷理论和干扰理论却认为情感代理丰富的面部表情和手势动作可能会增加学习者的外部认知负荷,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减少对关键信息的注意,因此干扰学习效果。在上述理论的指导下,研究者们对情感代理的效果进行了探究,结果发现,情感代理可以有效地唤起学习者的积极情绪(d积极情绪= 0.45),提高学习动机(d内部动机= 0.52)。但不一定能影响认知负荷(d内部认知负荷 = -0.01;d外部认知负荷 = 0.09;d相关认知负荷 = 0.08),并且在学习效果上的作用也比较微弱(d保持 = 0.18;d理解 = 0.32;d迁移 = 0.14;d联合 = 0.32)。情感代理在学习效果上的作用不稳健的原因可能是受到了潜在调节因素的影响。例如,学习者的个体特征(如,工作记忆能力和年级水平)、情感代理的类型、任务特征和测验时间等。总之,尽管目前关于情感代理的研究结果存在不一致,但整体而言,在积极情感代理条件下,学习者更加快乐,更有动力。因此,在教育实践中,教学设计者可以考虑为学习者呈现一个积极的教学代理以帮助他们更加快乐地学习。未来关于情感代理的研究需要继续关注情感代理的操纵和评定方法;探究影响情感代理效果的边界条件;考察情感代理影响学习背后的神经机制;提高情感代理研究的生态效度等。  相似文献   
200.
Pain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health problems and has a severe impact on quality of life. Yet, a suitable and efficient treatment is still not available for all patient populations suffering from pain. Interestingly, recent research shows that low threshold mechanosensory C-tactile (CT) fibres have a modulatory influence on pain. CT-fibres are activated by slow gentle stroking of the hairy skin, providing a pleasant sensation. Consequently, slow gentle stroking is known as affective touch. Currently, a clear overview of the way affective touch modulates pain, at a neural level, is missing. This review aims to present such an overview. To explai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affective touch and pain, first the neural basis of the affective touch system and the neural processing of pain will be described. To clarify these systems, a schematic illustration will be provided in every section. Hereafter, a novel model of interactions between affective touch and pain systems will be introduced. Finally, since affective touch might be suitable as a new treatment for chronic pain, possible clinical implications will b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