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6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The analytic setting as well as the analyst's initial communications unavoidably exert influence that may be perceived by the patient as a sexually tinged intrusion, which evokes questions about what the analyst wants. Together with the asymmetry of the analytic relationship, these phenomena uncannily bring to life a repressed relationship between infant and adult in which analogous stimuli constitute enigmas for the child. The theoretical understanding of Jean Laplanche of such enigmatic transference in terms of “primal seduction” is reviewed and clinical material is provided to illustrate Laplanche's ideas. The discussion addresses “recentralized” and “decentralized” aspects of sexuality. Primal seduction is discussed as including not only intrusion, but also qualities of stimulation and trust.  相似文献   
83.
摘要:本文将干扰任务对记忆的影响同测谎结合起来,试图运用这一方法来对求职者的真实学历和虚假学历进行区分。实验采用模拟面试的方式,对被试在有或无干扰任务条件下进行两次提问,结果发现,四种任务条件对被试真实经历和虚假经历都具有区分度,其中双双条件的区分度是最高的。并且,被试在双双任务条件下虚假经历的得分显著低于其他三种任务条件。  相似文献   
84.
通过对36名师范生进行问卷调查,考察师范生在教学反思过程中对教学能力的自我评价、他人评价和反射性评价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在对教学能力的评价中:(1)师范生的自我评价和反射性评价显著低于他人评价;(2)相对于具体他人,泛化他人评价和泛化反射性评价对个体自我评价的影响更大;(3)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存在中低相关,而与反射性评价存在中高相关;(4)反射性评价在他人评价和自我评价之间起着完全中介作用。本研究表明,师范生对教学能力的自我评价、他人评价和反射性评价并不完全一致,他人评价通过反射性评价间接影响个体的自我评价。  相似文献   
85.
This paper addresses issues related to integrating autonomy-enabled, intelligent agents into collaborative, human-machine teams. Interaction with intelligent machine agents capable of making independent, goal-directed decisions in human-machine teaming operations constitutes a major change from traditional human-machine interaction involving teleoperation. Communicating the machine agent’s intent to human counterparts becomes increasingly important as independent machine decisions become subject to human trust and mental models. The authors present findings from their research that suggest existing user display technologies, tailored with context-specific information and the human’s knowledge level of the machine agent’s decision process, can mitigate misperceptions of the appropriateness of agent behavioral responses. This is important because misperceptions on the part of human team members increases the likelihood of trust degradation and unnecessary interventions, ultimately leading to disuse of the agent. Examples of possible issues associated with communicating agent intent, as well as potential implications for trust calibration are provided.  相似文献   
86.
主客体之间产生不一致的情绪反应称之为不对称共情(Counterempathy)。在Decety提出的情绪分享过程两阶段及Goubert提出的“指向自己”和“指向他人”两种情绪反应指向的研究基础上, 构建不对称情绪分享过程的两阶段模型, 通过创建竞争环境, 检验在不对称情绪分享过程中是否存在情绪反应自我指向增强效应的这一假设。被试根据竞争对手的情绪表情(皱眉和笑脸)来完成情绪反应自我指向(判断被试者自己的输赢)和情绪反应他人指向(判断竞争对手的输赢)的实验任务。结果表明: 在不对称情绪分享过程中, 存在情绪反应自我指向的增强效应。被试不仅在自我指向任务中产生了不对称共情, 而且在他人指向任务中也产生了不对称共情, 这说明在有意识的不对称情绪分享过程中, 个体会分化出比他人指向更强烈的自我指向的情绪反应。并且, 相较他人指向任务, 个体在自我指向任务中产生了更强烈的不对称共情。尤其当竞争对手获利时, 个体会产生更强烈的指向自我的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87.
以卡通面孔图片为刺激材料,赋予5~6岁儿童三种不同的加工任务,包括卡通面孔识别、分类和吸引力评价,旨在比较其在不同任务情境中的眼动差异。结果表明:(1)任务情境会影响儿童对卡通面孔的加工。在不同的面孔加工任务中,儿童的反应时、正确率、注视时间和次数等存在差异;(2)随着三种任务难度的逐渐加大,儿童的加工程度也相应地加深;(3)儿童在三种任务中的加工方式一致,对面部不同部位的关注程度不同:加工初期特别关注鼻子,而后眼睛部位耗费最多的注意资源,其次是鼻子、嘴巴、前额和脸颊,极少关注下巴;(4)男女童在卡通面孔分类任务中表现出较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童具有速度方面的优势,而男童对于关键信息的搜索则更为积极主动。  相似文献   
88.
89.
陈洁彬  鲁忠义 《心理学报》2015,47(2):176-189
采用回指解决方法, 通过3个实验探讨了路径转弯对空间情境模型建构的影响机制。实验1和实验2的结果表明, 读者在建构含有路径转弯的语篇时, 在一定范围内出现了路径转弯效应。总体趋势为当语篇的空间描述简单(转弯次数<2)时, 目标句的阅读时间会随着转弯次数的增多而增长, 但当语篇的空间描述复杂(转弯次数>2)时, 不仅不再出现路径转弯效应, 反而出现了该效应的反转现象。实验3借助眼动仪监测, 运用语篇与主人公行走路线同步动态呈现模式, 让被试实时追随主人公行走路线, 控制转弯次数和路径距离, 以当前位置与回指地点间的直线距离为自变量, 探究读者在空间描述复杂时建构空间情境模型的心理机制。实验结果表明当阅读空间描述简单的语篇时, 读者建构的空间情境模型是路线型的, 通过逆向搜索的方式进行回指解决; 当语篇的空间描述较为复杂时, 读者倾向于建构地图型空间情境模型, 以俯视的视角通过空间搭桥寻找空间最短直线距离进行回指解决。  相似文献   
90.
基于真实急病情境,采用道德强度、道德认同、共情和慈善捐助问卷对46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了共情影响大学生慈善捐助的内在机制。结果显示:(1)女生在真实急病情境下比男生更容易对主人公的不幸事件产生共情反应;大学生真实急病情境下的共情反应随年级关系的疏远而逐渐降低;(2)共情在道德强度与慈善捐助的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即道德强度通过共情对慈善捐助产生间接影响;(3)道德认同对共情的中介作用具有调节效应,具体而言,相对于低道德认同的个体,高道德认同的个体表现出更多的慈善捐助,并且共情对道德强度和慈善捐助的中介效应也显著增强。研究结论对于理解慈善捐助的内在机制具有理论价值,对于慈善捐助的教育和干预具有现实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