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8篇
  免费   156篇
  国内免费   54篇
  1348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159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10篇
  1977年   13篇
  1976年   14篇
  1975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91.
采用青少年良心问卷、学业成就量表和学习投入量表,对 1028名中学生进行调查,探讨学习投入在中学生良心与学业成就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良心及各维度与中学生学业成就、学习投入均呈显著正相关;(2)学习投入在良心及其责任心、孝敬心、宽恕心、诚信心、是非心维度与学业成就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表明中学生良心及其上述维度可通过学习投入间接影响其学业成就。  相似文献   
192.
基于社会认知生涯理论考察高中生主动性人格对网络学习投入的影响,以及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和学业期望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本研究使用主动性人格量表、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学业期望量表和网络学习投入量表,对湖北和福建两所中学高一至高二的477名高中生(高一274人,高二203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主动性人格、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学业期望与网络学习投入四个变量相互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2)主动性人格可以通过三条间接路径对网络学习投入产生影响,即网络学习自我效能的单独中介作用、学业期望的单独中介作用以及网络学习自我效能和学业期望的链式中介作用。研究有助于揭示高中生主动性人格对网络学习投入的作用机制,这为提升其线上学习投入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3.
采用学习倦怠、学业自我效能、班级集体效能问卷,选取26个班级的1125名初中生作为被试,运用多层线性模型探讨班级集体效能对学业自我效能与学习倦怠的影响。在控制性别和年级的影响后,结果发现:(1)班级集体效能与学习倦怠具有直接的关联:班级正向联合力越高,则学生的学习成就感越高;班级负向联合力越高,则学生的情绪与生理的消耗越严重;班级优秀成员的效能越高,则其他学生学习的成就感越低,师生关系越疏远、生理消耗越严重;而班级成员的自我效能越高,学生的学习成就感越高、情绪的损耗越小;(2)班级集体效能对学业自我效能与学习倦怠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班级的正向和负向联合力越强,则学业自我效能对师生疏离的负向影响就越弱;班级的负向联合力越强,则学业自我效能对情绪耗竭的负向影响就越小;优秀成员效能越高,则学业自我效能对学习低成就感的负向影响就越大;而成员自我效能强,则学业自我效能对师生疏离的负向影响也强。  相似文献   
194.
父母教养与学业成就:心理因素的中介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郭明春  吴庆麟 《心理科学》2011,34(2):376-380
近十几年来,研究者们致力于探究父母教养与子女学业成就关系的内在机制。认知、大五人格、动机与自我概念作为学习者的心理特质,在父母教养与学业成就间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父母教养能通过影响这些心理因素间接地影响子女的学业成就。尽管研究者们在该领域已经取得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仍需要在将来加强综合性研究、应用研究和跨文化比较研究,以深化和拓展对这一领域的探索,同时促进已有研究成果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5.
张丽锦  陈亮  方富熹 《心理学报》2011,43(9):1075-1086
本研究旨在将“儿童认知发展水平诊断工具” (Inventory of Piaget’s Developmental Task, IPDT)中的守恒与关系领域分测验改编成动态测验, 并应用于不同程度学业成绩儿童当中以探查其认知发展的潜在水平。在实验研究基础上结合以往动态测验的编制技术, 把动态施测过程分为“前测—干预—迁移—后测”4个阶段, 分别确定各阶段的测题并构建了6等级提示系统。在中等学业成绩儿童(n = 33)和低学业成绩儿童(n = 35)中的应用发现, 动态测验测得的能力获得变量对儿童的学业成绩具有重要的预测作用, 证实了所改编测验的有效性; 动态测验情境下中、低学业成绩儿童的潜在认知水平基本相同, 所改编的动态测验有助于发掘儿童的潜在认知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96.
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学业倦怠对厌学现象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问卷法对362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探讨核心自我评价、学业倦怠对厌学现象的影响。结果发现:(1)核心自我评价、学业倦怠各维度与厌学现象有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2)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a.核心自我评价对厌学情绪、厌学行为存在直接和间接效应;b.厌学情绪-厌学行为存在分离现象;c.核心自我评价对厌学情绪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相当, 对厌学行为的直接效应明显大于间接效应;d.学业倦怠在核心自我评价对厌学情绪和厌学行为的影响中存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97.
小学儿童社会创造性与其同伴关系、学业成绩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整群取样法, 选取387名小学儿童, 采用问卷法、同伴提名法和成绩评定, 考察了其社会创造性与其同伴关系、学业成绩的关系。结果表明:(1)小学儿童的社会创造性与学业成绩、社会喜好、社会影响, 学业成绩与社会喜好均呈显著正相关;(2)社会喜好在社会创造性与学业成绩之间、学业成绩在社会创造性与社会喜好之间、社会创造性在社会喜好与学业成绩之间均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 社会影响在社会创造性对学业成绩的影响中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98.
中学生学业成就归因与学习动力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自编问卷对913名中学生学业成就归因和学习动力状况进行了调查,发现: (1)整体上看中学生较多使用内在原因和可控原因解释自己的学习成绩; (2)不同性别和不同年级学生有不同的归因倾向; (3)归因倾向与学习动力有明显联系,使用因子分析法得到“自挫因子”对学习动力有很大的消极影响。本文还就如何进行归因训练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9.
成就目标的一种新分类——四分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成就目标二分法和三分法的基础上,依据能力划分的两个维度-能力的界定维度和效价维度,Pintrich和 Elliott等人提出了成就目标的四分法,将成就目标分成掌握-接近目标,关注于掌握新的知识和提高自己的能力;掌握-回避目标,关注于避免完不成任务或避免失去已有的知识技能;成绩-接近目标,关注于表现得比他人优秀和胜过他人和成绩-回避目标,关注于避免表现得比他人更差或更愚蠢4种类型。实证研究表明,四分法不仅完善了成就目标的分类研究,而且也为提高个体的成就水平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0.
本研究基于广州市基础教育质量监测项目,以2380名初中生及其家长为被试,构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考察了家校合作对青少年学业成绩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家校合作对青少年学业成绩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2)在家校合作对青少年学业成绩的影响中,亲子沟通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3)独生状况调节了家校合作→亲子沟通→学业成绩的后半段,即相对于非独生子女而言,独生子女亲子沟通对学业成绩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