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李小平 《心理学报》2017,(2):262-272
艾勒悖论的第一项决策任务属于三结果决策任务,这对齐当别模型以及鉴别其不同判断任务间的优势都具有特殊意义。本研究通过3项子研究系统的探讨了不同表征方式("最好-最坏","好-坏")、不同判断任务(经典判断任务与联合判断任务)、不同数量级的结果值(万元级、百万元级以及亿元级)以及不同决策情境(迫选,非迫选)上,齐当别模型对艾勒悖论的解释力。结果显示:无论是迫选情境还是非迫选情境,经典的艾勒悖论均可被齐当别模型解释,但应基于"好-坏"而非"最好-最坏"表征维度;齐当别模型的联合判断任务在三结果决策任务上的预测力也再次被证明优于经典判断任务。  相似文献   
52.
本文通过对秦简《日书》中众多规则和方法的研究,指出在战国时期,不仅已经有了五行相生和五行相克的完整表述,有了五行与四时、五行与四方(五方)、五行与天干地支以及五行与河图十数等的配属,而且五行寄生十二宫和三合理论亦已完成并普遍应用;此外,还出现了阴阳穷绝、阴阳击冲、五行无气等观念;关于五行旺相休囚死的重要观念也已产生。据此,本文认为,五行作为一种哲学观念,在战国时期已经基本完备,基本成熟了;战国是我国五行观念发展最为重要的一个时期,即成熟时期。在此之后,五行观念主要是在应用方面加以发展。  相似文献   
53.
对于中国古典道家"自我"的一种新的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古典道家中并没有“自我”这一概念,但却拥有丰富的关于“自我”的思想。该文在对照西方传统自我观念的基础上,理解中国古典道家的“自我”。指出道家的自我是一种无知的自我、无为的自我、无欲的自我;是一种顺应的自我;是一种幽默化的自我。希望这种解读在某种意义上能够丰富与发展“自我”的概念,并为心理学对于当代中国人“自我”的研究提供些许借鉴。  相似文献   
54.
研究采用单探测变化检测范式,探讨了三维图形在视觉客体和空间工作记忆中的存储时程。实验一的三维图形由不同颜色、形状组成,实验二的图形由不同颜色、图案组成。两个实验的结果均发现:被试的正确率随刺激间隔时间的延长而显著下降; 空间工作记忆任务的正确率显著高于客体工作记忆任务。研究结果表明,视觉刺激消失后,不论是客体信息还是空间信息,均随间隔时间的延长而逐渐衰退,且客体信息衰退的速度比空间信息快。总体来看,三维图形的客体和空间信息在视觉工作记忆满负荷条件下能保持大约3~5秒的时间。  相似文献   
55.
传统中国文化处理心理健康问题的三种思路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景怀斌 《心理学报》2002,34(3):107-112
近年来 ,从中国文化的角度进行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多 ,但是从文化整体的角度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尚嫌不够。本文认为 ,虽然传统中国文化没有现代心理学意义上的心理健康的说法 ,但是由于人的存在的共同性 ,传统中国文化客观上具有处理心理健康问题的功能。这表现为三种思路 :信仰—养性的思路 ,养生—治身的思路 ,迷信—功利的思路。它们各自对心理健康有自己的见解和做法。文章分析了这三种思路的基本情况和特征 ,并进一步讨论了它们对当代心理健康研究的启发  相似文献   
56.
蔡厚德 《心理学报》1996,29(2):209-214
用半视野速示术检查阿拉伯数字和汉字大写数字在三种任务加工条件(认读、简单相加、奇偶概念异同判断)下进行认知的大脑两半球机能活动一侧化效应。结果表明:以被试正确反应的百分数为指标,两类数字的三种任务加工均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视野(大脑半球)优势。以被试正确反应的反应时为指标,两类数字的认读和简单相加也未出现视野(大脑半球)的明显差别,而两类数字的奇偶概念异同判断却出现了差异显著的右视野(左半球)优势。  相似文献   
57.
拼读困难儿童某些认知特征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李晓雯  郭念锋 《心理学报》1996,29(2):215-222
通过两级筛选以验证中国儿童在学习汉语拼音时是否也存在拼读困难,并通过认知心理学方法对拼读困难儿童与同年龄正常儿童进行比较研究,以期深入了解他们的认知整合能力和精细分辨能力。研究结果提示:1.经对1060名小学一、二年级学童进行卷面和口试筛选,共发现12名儿童有汉语拼音拼读困难,约占总样本的12%。2.拼读困难儿童的某些认知整合能力和精细分辨能力均比正常儿童差,这可能是他们拼读困难的认知心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58.
刘向、刘歆是汉代著名学者,对<周易>颇有研究.其易说保存在<汉书>的<艺文志>、<律历志>、<五行志>和刘向<说苑>中.本文据此对刘氏父子的易说作了初步探讨,认为他们所提出的"<易>为五经之原"、"人更三圣"说、"太极元气"说、"河图洛书"说,在易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产生了深刻影响,是一份值得发掘的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59.
杨东 《周易研究》2004,(5):37-44
王弼在吸取<易传>乘、承、比、应、当位、中位等说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周易>的体例以及原则,进一步阐发了<易传>所蕴含的取义说、适时说,还提出了主爻说、初上不论位等说,确立了义理派解易的基本思想方法.尽管程颐在对<周易>体例的看法上基本上承袭王说,但亦有发展与创新之处.他在王氏"适时说"基础上强调<易>随时取义的观点,提出了中则正、乾坤卦变以及卦才说等,丰富了义理派解易的方法,增加了解释卦爻象和卦爻辞的灵活度.本文在论述以上观点时,还对前人之说提出了一些异议.  相似文献   
60.
本文以提示<易经>"三才之道"的意蕴为契入点,通过易儒互动、会通过程的考察,探讨儒家人文哲学的宇宙论根据及其有原创意义的思维模式,又采用中西哲学差异比较的方法,概括出"有机人本"、"宗法群体"、"主观能动"、"道德理性"四项观念,剖析和诠释儒家人文哲学的内容特质和精神价值,进而为合理评价儒家哲学人文资源的现代意义提供必要的条件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