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1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3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4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81.
In March 2018 the World Council of Churches will convene a Conference on World Mission and Evangelism at Arusha in Tanzania to address the theme “Moving in the Spirit: Called to Transforming Discipleship.” The verbs in the title give an important clue as to its meaning. It suggests an understanding of faith that is dynamic and relevant, provoking challenge and engendering change. This article seeks to sketch salient aspects of the contemporary global context that invite such transformative engagement. We are living through a time of rapid change in the “Overton window” – the acceptable range of beliefs and values in a culture at any particular time. This is illustrated by examining populist politics; fake news, post‐truth and alternative facts; the new age of xenophobia and racism; inequality and justice; and the earth at stake. Behind the forces driving the change in values are powerful vested interests that will not take kindly to being challenged. Discipleship is going to be costly. Deep personal transformation will shape agents of change who bring hope to a deeply troubled world. Disciples are called to carry their cross, yet at the same time, and no less fundamentally, they discover the source of infinite joy.  相似文献   
582.
583.
楚竹书《孔子诗论》“类序”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楚竹书《孔子诗论》的分析,结合对《诗经》文本形成过程的探讨,得出《诗经》之部类及其类序为《风》、《小雅》、《大雅》、《颂》的结论,同时厘清孔子、《孔子诗论》和《毛诗》在文本方面的关系。《诗经》的结集经历了一个过程,其分类由来已久;未曾更改。《诗》“类序”的形成也具有一定的历史性,是在《诗》文本编辑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孔子在整理《诗经》的过程中并不存在一个前提性的“编序”原则,所谓孔子“删诗”,只是对诗篇做些必要的一般性古籍整理而已。至于出土文献《孔子诗论》中偶尔出现的颠倒《诗》“类序”的论述亦属正常,并不能说明孔子曾编有与传统《诗》“类序”相反的文本,也不能否定《毛诗》文本具有一定的历史延续性,更不能由此说明《孔子诗论》中出现“类序颠倒”具有更为不可测知的寓意。  相似文献   
584.
本文通过对先秦儒学"性"、"命"概念之演化与发展的历史考察,指出:《易传》的性命之论与《中庸》、楚简、孟学相契,而与荀学不类;《易传》的创作年代是在荀子之前之思孟学派形成和兴盛时期,而不是在荀子之后。  相似文献   
585.
"一阴一阳之谓道"析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阴一阳之谓道,包含着三个问题:一是一阴一阳的关系;二是一阴一阳与道的关系;三是道究 竟是二元的或是一元的。本文结合中西哲学史对此展开分析,并得出结论认为,“一阴一阳之谓道”,已将 易之三义(即易简、变易、不易)全部涵括在其中了。  相似文献   
586.
本文在对《颐卦》“口实”、《易传》“养”之义考释和对殷周之人对龟卜的态度进行考察的基础上,对《颐卦》卦爻辞进行解释。认为《颐卦》“口实”当取借口、依据之义,经传“养”当训为“象”、“相”,卦辞“观颐,自求口实”是“观察人的面部表情动作所传达的意见.为自己的行为寻找借口”之义,爻辞“朵颐”、“颠颐”、“拂经于丘颐”、“拂颐”、“拂经”、“虎视眈眈,其欲逐逐”等都是一些暗示人不同意见的面部表情语言、动作语言。全卦实际上反映了商周之际人们思想的转变以及在人意、龟卜结果之间取舍的矛盾复杂心态。  相似文献   
587.
本文主要分析了陈致虚道教易学的内丹学思想的理论特色。陈致虚以《周易》之理来建构其内丹学的思想体系,提出了“易只阴阳两件物事”、“易之道道数也”、“易之道统乎天心”等三条道教内丹学的原则。认为道教内丹修炼是法天地阴阳造化生生之理而进行的,天地造化就是太极或道的展开过程,修道即是要回复到道本身。而天地造化之功不离阴阳两件物事,所以,内丹修炼不离阴阳。“阴阳”为道之纲纪,向道复归的路径为“逆”,“天心”即天地造化生生的节度和有序性,内丹修炼通过调和“阴阳”,以“逆”的方式法“天心”而施功,便能参赞天地之化育,以论还丹。陈致虚通过“援易入道”,在对本体之道的理解、修持的原理、证道的方法等内丹学的重要理论问题上作出了具有特色的阐述,为宋元时期成熟的道教内丹学的理论体系的建立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588.
"元气"演化史观--《易纬》的自然史观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萧洪恩 《周易研究》2003,3(4):51-59
"元气"演化史观是<易纬>历史观的重要内容.本文论<易纬>的"元气"演化史观即自然史观,强调<易纬>对<易传>"太极生化"说的发展与改造,探讨其"五气渐变,是为五运"的自然史观对自然演化过程的物质前提的肯定,从"象"与"数"的角度讨论其自然史观的哲学性质,肯定其具有的一定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589.
倪南 《周易研究》2003,(4):32-44
从"推天道以明人事"这个易道的根本"法门"来说,以"象"、"数"为特殊符号形式和运算法则,以操作者个体的超常心智活动为根本运算机制,从现象"推衍"出某种可以决定现象变化方向和结果的规律性普遍原则,是象数易学的主要内容.象数易学最突出的特点是观念的形式建构,汉代的象数易学通过改变卦序结构,附会律历之学,在阴阳之气的基础上运演阴阳五行的结构变化以体现"一阴一阳"之易道(天道),这种试图将易道完全形式化努力的最终结果是"入于祥",成为一套牵强附会的繁琐哲学,其症结就在于形式化的共识建构对于其成立条件的强烈依赖.只有寻"理"而不执于"理",方有可能实现由知识之"理"向智慧之"道"的飞跃.  相似文献   
590.
东坡解易,本儒家“刚健有为、厚德载物”之精神,又博取道家“超然旷达”之思想,在北宋诸思想家中独树一帜。其核心主旨是:“学以致道”,“有心于学、无心于得”而得之;无心应物似水之元形而随物赋形,故苏轼崇尚水之外柔而内刚,从而旷达与执着成为苏东坡的人格追求;既注重德行又关注功业,崇德在于立业,通过德性修养从而有所作为于社会,实现由内圣向外王的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