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相对之原理见于大易“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宇宙相对之二大动能也。此两种相对不同之势用,互为消长、依存,推动宇宙、人生,乃有今日之大千世界。凡事物皆有正反两面,故有利则有害,有是则有非;利害同一体也,是非同一体也。于生死、寿夭、成败、得失莫不皆然,宇宙万有无不在相对原理之中,人则茫然而不知,此易学之妙用也。本文特举相对概念之大者:一曰善恶,二曰是非,三曰祸福,四曰生死,五曰寿夭,六曰得失,七曰贵贱,八曰黑白,九曰荣辱,十曰利害,十一曰忧乐,十二曰正反。此十二曰,争议之大者,而论其所以自处之道,欲人不堕入相对之迷雾中而无以自拔也。综上十二项皆物论争议之大者,执相对之两端而纷纷不息,则世界永无宁日,不如泯绝相对之概念以归于中和。孔子所谓“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不仅人类和平共存,则天人亦和谐无间矣。  相似文献   
122.
帛书《易经》卦爻辞有大量与通行本相异的文字,需要考释。本文仅以通行本之"惕"字为例,论证帛书本异字"氵易"(即《小畜·六四》"血去惕出"的"惕"字,帛书写作"氵易"字)是""字之别写,而""通"",""的古体为"",故可校"惕"字为""字之误或原本相通。同时,帛书《乾·九三》"夕(残字)若厉"的"",讼卦卦辞"洫宁"的"洫",《·九二》"亻易号"的"亻易";通行本《师·九二》"王三锡命"的"锡",《涣·上九》"血去逖出"的"逖"字等,都得到相应的校释。  相似文献   
123.
魏了翁继承朱熹,兼重象数义理,以辞、变、象、占为《易》之纲领,力图融会程、邵易学。他深研邵雍易学,提出“性善之义具于《易》”,并对河图洛书、先后天易学源流及有关分歧作了进一步考证,得出图书相通的结论。魏了翁重世教,学术以济世为旨。  相似文献   
124.
荣格与《易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彭贤 《周易研究》2003,(2):19-27
荣格在《易经》的影响下提出了具有重大理论价值的"同时性原理",这是一种与因果律完全不同的普遍性联系。本文介绍了荣格的这一原理,依据《易传》的相关论述对其作了深入剖析,并进一步用"同气相求"同类相动"的道理,对同时性现象,包括占筮过程作了新的解释。文章认为,荣格在肯定《易经》科学价值的同时,正确地指出了《易经》所代表的中国科学与西方科学在思维方式和认识方法上的根本区别。  相似文献   
125.
朱熹从探究《易》之本义的角度,继承和发展了邵雍的先天象数学,提出了《周易》本来是卜筮之书的思想,主张“三圣易”和经传相分,探析了河图、洛书及其关系,进而对伏羲画卦的内在机制以及大衍之数五十的来源做了阐释,从而不仅为象数易学增添了新内容,而且为学人提供了一种合理的解《易》方法。  相似文献   
126.
欧阳修《易童子问)认为,《易》之“十翼”各有瑕疵,其中纵有孔子之言,但非孔子之文章。本文认为。此论并非无可嘉许之处.但亦不免言过其实,而致疑于其所不应疑者。本文通过对“十翼”的逐一分析。得出结论《序卦传》与《杂卦传》确如欧阳修所言。既不具微官大义.也与孔子无关。《说卦传》与《周易》关系渺茫,以《说卦传》为孔子之所作,更属无稽之谈。大小《象传》之内容,则不离乎秦汉时代、以功名利禄为人生目的的俗儒之胸襟,亦可能为邹衍一派阴阳家言。而《彖传》乃《周易》哲学精义之所在,其中若干部分必在孔子之前已经集结。惟《文言传》与《系辞传》中所录孔子之言,必皆出于孔子及门弟子之手。欧阳修呼《系辞传》为“僭妄之书”,且具有“害经惑世”之罪愆.未免有褊狭愚昧之失。文章还对欧阳修所指《系辞传》中三种成卦之法的不相容进行了辨析,指出.究实此三者所指不同,可以并存而不害。  相似文献   
127.
王弼易学的特点是以<老>解<易>,以他在<老子注>中所阐发的玄学本体论思想为基础来解释<周易>,这主要体现在他的<周易略例>当中.而他对"大衍之数"的解释,也使"大衍义"在其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联系<周易略例>我们就能看出,"大衍义"是连接王弼玄学中老学和易学的桥梁,它体现了王弼玄学的体用观念,为王弼思想由老学向易学的过渡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8.
先天易的数学基础初探——试论先天卦序与二进位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从自然数及其记数法的基本慨念出发。辨析了与二进位制相关的几个容易混淆的概念,指出序数概念的引入在近代数学发展中有重要意义。作为邵雍数学学派的数学基础,先天易是数学史上第一个专门定义的序数体系,该序数体系在数学史上率先采用了二进位制记数法。先天易作为二进制序数体系这一事实在明清时期引起不同的反响,反对者认为它使易道沦落,大数学家汪莱则从P进制的角度论证它的优越性。本文最后还对近年来反对先天易与二进制有关的两种典型观点进行了剖析.指出其谬误所在。  相似文献   
129.
唐琳 《周易研究》2006,(3):36-41
卦变说是朱震易学思想中体系最为庞杂、但却最能体现其作为象数派易学家的部分。他对“卦变”做出了多种解读,提出凡是由一卦演变出另一卦及有关意义的思想,皆可视为卦变。虽然其中难免有牵强附会之处,但其内在的思维理路,就是试图以“变”为主体内容,以卦变为基础,统率易学中的相关体例。  相似文献   
130.
邵雍为宋代象数说《易》之大宗,其学通过友朋、弟子、子孙、术士等途径广泛传播,而友朋、子孙、术士传其学多在巴蜀。宋代巴蜀对邵雍学术传播的贡献极大,其中蜀人张行成得司马光、牛师德、牛恩纯之传,又得邵雍十四图及王湜《皇极经世》之学,影响最大;邵雍子孙长期留居巴蜀,使邵氏学术在巴蜀乃至全国各地广泛传播;术士传播邵雍学术则源于蜀人杜可大,经过祝泌、傅立等人的大力弘扬,成就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