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25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黄帝内经》二十五音和经络调理的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古琴的启发,对2000多年传抄文字的考量,根据当代物理声学对声音频率的定律,更正了既往研究的错误,最终发现《黄帝内经》二十五音的排列和经络调理之间存在严谨的客观规律,声学部分与当代物理学完全相同,从而为中医听声辨痛提供了一个坚实的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12.
从战国楚简看通行《周易》版本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通过比较今本和楚简<周易>,认为战国楚简与今本<周易>无论是卦符、卦名,还是卦爻辞,整体内容和文辞意义都没有很大的差别.今本虽然经过后世整理,但是文字上仍保留了许多与战国本完全相同或意义相同的文字,这种今本与战国本相关联的事实,无可争辩地证明了今本仍然是<周易>各种版本中最重要的版本,今本整体上优胜于战国本和其他本,其权威性并没有因为近几年许多<周易>文本的出土而削弱和动摇.当然,今本并非十全十美,个别地方仍有错误,不必盲目崇拜.还有个别字的意义,今本不如战国本更清楚.  相似文献   
113.
刘彬 《周易研究》2004,(6):22-27
<易纬>的<乾凿度>和<通卦验>分别记载了两种八卦卦气思想,虽然都是关于八卦于一年中用事的学说,但二者在具体内容、卦序、所属易学流派等方面有所不同.本文即对这些方面作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14.
本文取帛书《易经》乾至蹇卦的卦爻辞与今本对应的卦爻辞异文进行对比,阐释了二者今、古文的使用情况,并对二者诸多异文的含义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一些出人意料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5.
《周易》犯罪学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易》中的犯罪学思想,几乎涵盖了现代犯罪学研究的所有理论基本点。本文从犯罪学基本概念、犯罪产生的客观必然性以及社会、政治诸方面揭示了犯罪产生的深层原因;还从人类学、生物学、心理学等方面探讨了犯罪产生的直接原因。并指出《周易》犯罪学对策论是以预防为主、法治与德治并举的原则;其理论架构具有整体性、动态性,体现了一种独特的认识方法。  相似文献   
116.
本文在综观易学文化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当代易学文化传承与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强调把易学作为独立学科加以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明确提出一系列观点:应该合理界定易学的名称范畴,密切关注易学文化的传承问题,逐步拟定易学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17.
《周易》与中国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立足中国文化独特性的视野,探讨了易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问题,提出应该按照中国文化本身的结构、途径和方法来看易学带给它的作用,由之进一步地论述了易学对传统文化的深远影响,接着通过对简帛文献的分析,有力地说明了孔子对易学的开创性贡献.  相似文献   
118.
曾凡朝 《周易研究》2005,2(6):22-33
对于程颢易学思想,学界述及较少,本文仅从"生生之易即为道"、"天人一也"、"只心便是天"、"形上形下之辩"等方面入手展开讨论.程颢以易为道,认为道的内容即是生生,生生之易为道体,为天理.从具有普适性的道、天理出发,程颢提出了"天人一也,更不分别"的思想.在天人关系中,程颢彰显了人的价值意蕴,认为"无人则无以见天地","人为天地心","只心便是天".同时,以道、天理为基础,在道器关系上,程颢阐述了道器的清晰区分和真正关联,并更加重视道器的圆融为一.  相似文献   
119.
Despite the fact that the Dao De Jing道德經 is one of the mos frequently translated texts in history,most of these translations share certain unexamined and problematic assumptions which often make it seem as though the text is irrational,incoherent,and full of non sequiturs.Frequently,these assumptions involve the imposition of historically anachronous,linguistically unsound,and philosophically problematic categories and attitudes onto the text.One of the main causes of the problem is the persistent tendency on the part of most translators to read the first line of the text as referring to or implying the existence of some kind of "eternal Dao." These are what I term "ontological "readings,as opposed to the "process" reading I will be articulating here.  相似文献   
120.
帛书《衷》篇"《川》之详说"章,是研究孔子《坤》卦思想的重要文献.从目前对此章的校释研究看,很多疑难辞语未得其解,需要进一步疏通解读.在此章中,孔子以灾异观念释《坤》卦辞"先迷后得主","学人"当训觉人,使人觉悟之义;孔子以周代"保傅"制度释《坤》卦辞"东北丧朋,西南得朋,吉",以及初六爻辞"履霜,坚冰至";"非吉石也,亓口口要诚与贤之胃也","吉石"当训告所,言不是告诉方所的,而是讲得贤的;"小事时说","时"当训待,言待时而说;"知勿过数","知"当训交接,指文柔之人与君主交接,不急迫,不促狭;"文人内亓光,外亓龙","龙"训宠,荣光之义,言文柔之人内藏光华,自然外显而有荣光;"隐文且静","静"当训情,言内隐文德,中心笃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