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2篇
  免费   149篇
  国内免费   9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136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重复启动效应和一致试次所占的比例都会影响冲突适应效应。采用词-色Stroop任务, 本研究在控制了重复启动效应和一致试次的比例之后, 通过三个实验共同探讨反应执行和冲突观察对冲突适应效应的影响。实验一发现当前试次的Stroop干扰效应, 但没有得到冲突适应效应; 在实验二中, 先前试次为四选一的选择反应时任务, 当前试次为词-色Stroop任务, 得到反转的冲突适应效应; 实验三和实验一程序相似, 但在先前试次上不执行反应, 得到了稳定的冲突适应效应。这些结果证明, 冲突观察能够诱发冲突适应机制, 提升当前的操作表现。  相似文献   
182.
青少年在特定情境下的亲社会意图受到重要他人的影响,而预期重要他人观点的影响更为明显。本研究借助假设的冲突情境,考查了327名青少年(男生146人,女生181人)对重要他人的观点的预期及其对亲社会意图的影响。结果发现,青少年的亲社会意图与其预期的重要他人观点的偏离程度随着情境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在"个人健康—他人健康"、"个人学业—他人学业"、"人际关系—诚实品质"三种冲突情境中,青少年的行为意图分别与预期的父母、教师、同伴的观点偏离度最小。预期重要他人观点对亲社会意图的影响受到青少年对相应观点认可度的调节,在高认可度水平上,预期重要他人观点正向预测亲社会意图;在低认可度水平上,上述预测作用并未显现。该结果表明不同重要他人对青少年的影响是相对独立的,且受到生活事件领域的制约。  相似文献   
183.
陈俊  贺晓玲  李霞  张积家 《心理科学》2012,35(4):906-910
采用故事法, 考察在3种动机冲突下幼儿反事实思维理解的发展。结果表明:(1) 2岁幼儿的加法、减法反事实思维得分显著高于替代反事实思维。(2)在加法反事实任务中, 2岁幼儿显著低于4岁幼儿;在减法反事实任务中, 3个年龄组得分有显著性差异。(3)在趋避冲突下, 加法与减法反事实得分都显著高于替代反事实。(4)在结果反事实理解任务中, 随着年龄增长, 幼儿结果反事实思维理解能力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84.
陶爱华  刘雍鹤  王沛 《心理学报》2018,50(2):235-242
通过两个计算机情景模拟实验, 分别采用“保证游戏”与“最后通牒博弈”范式, 考察了人际冲突中失望的个体对于威胁评价与冲突行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冲突类型对人际冲突中失望个人效应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失望个体相比无情绪个体的威胁评价更高, 冲突行为更多。(2)冲突类型影响处于失望状态的个体的威胁评价, 即价值观冲突中失望个体的威胁评价要高于利益冲突中失望个体的威胁评价; 但是冲突类型并不影响失望个体的冲突行为。  相似文献   
185.
杜玮玮  宋婷  李富洪 《心理科学进展》2018,26(11):1969-1975
任务转换时, 如果一个刺激不仅包含当前任务的特征还包含另一任务的关联特征, 这样的刺激被称为双价刺激。双价刺激能影响个体对单价刺激的加工, 使个体对后续所有单价刺激的反应减慢, 这种现象被称为双价效应(bivalency effect)。研究者发现双价效应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稳定性。对双价效应的理论解释主要有情境捆绑说和基于经验的预测模型。双价效应的产生与额外视觉特征的提取及自上而下的认知控制调整有关, 前者主要与颞-顶联合区的激活有关, 后者主要与背侧前扣带回以及前辅助运动区的激活相关。  相似文献   
186.
邱桂凤  邱江  梁娜  张庆林 《心理科学》2008,31(1):138-141
以汉字作为实验材料,采用侧抑制任务范式,考察了不同性质冲突任务下的汉字识别情况.结果发现:反应冲突条件下的反应时显著长于无冲突条件,侧抑制效应非常明显;刺激冲突任务中,只有字音干扰条件表现出了侧抑制效应,字形和字义干扰条件下的反应时与无冲突条件均无显著差异.实验结果说明,侧抑制效应可能受认知加工阶段的影响;汉字字音与形、义特征的加工过程可能并不相同,语音的激活可能要早于语义和字形的激活.  相似文献   
187.
团队任务冲突与团队领导行为及团队学习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宝贡敏  汪洁 《心理科学》2008,31(6):1417-1420
本研究旨在探讨项目团队领导基于角色的不同行为对团队内部的任务冲突互动,以及团队学习的影响.以128个项目团队为研究对象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在领导行为与团队学习的关系中任务冲突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其中,团队领导的促进者与指挥者角色行为完全通过任务冲突的中介传导,对团队学习产生影响,;而领导的创新型行为则通过任务冲突的部分中介作用,产生对团队学习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88.
家庭环境类型与青少年亲子冲突解决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北京829名普通中学生为被试.探讨了家庭环境类型与亲子冲突解决的关系.结果表明: (1)高亲密度、高情感表达、低矛盾性的家庭在亲子冲突解决的关系目标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其它类型家庭;低亲密度、低表达性、高矛盾性的家庭在权力、公平、自认和自主目标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其它类型家庭. (2)高亲密度、高表达性、低矛盾性的家庭更多使用积极的冲突解决策略;低亲密度、低表达性、高矛盾性的家庭更多使用消极的冲突解决策略.说明不同家庭环境类型下的青少年亲子冲突解决有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9.
We aimed to explain the influence of family involvement on feelings of burnout among employees who combine work and family tasks. As proxies for family involvement, we used the family structure (partner, number and age of children) and family tasks (e.g. hours spent on household chores). We compared conflict theory and enrichment theory, and investigated how well they expla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mily involvement and feelings of burnout. Based on a sample of 1046 employees at 30 Dutch organization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resence of young children and doing more household chores were positively related to feelings of burnout, whereas having children reduced employees’ feelings of burnout. We also investigated interaction effects of gender and gender-role norms. We conclude that family life can reduce work-related burnout and that for me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mily involvement and feelings of burnout differs depending on whether they have traditional or modern gender-role norms.  相似文献   
190.
A new theory of eating regulation is presented to account for the over-responsiveness of restrained eaters to external food-relevant cues. According to this theory, the food intake of restrained eaters is characterized by a conflict between two chronically accessible incentives or goals: eating enjoyment and weight control. Their difficulty in weight control is due to their behavioral sensitivity to eating enjoyment and its incompatibility with the eating control goal. Accordingly, exposure to food-relevant stimuli primes the goal of eating enjoyment in restrained (but not unrestrained) eaters, resulting in an inhibition of weight control thoughts. Three studies are reported that support these assumptions. Study 1 demonstrates a substantial relation between Eating Restraint and measures of ambivalence towards eating. Studies 2 and 3 show that priming eating enjoyment decreases the accessibility of eating control concepts. The results are discussed in the context of current research on the psychology of obesity and restrained eat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