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6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4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1047篇
  2013年   110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171篇
  2010年   162篇
  2009年   175篇
  2008年   173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马克思、恩格斯对德国和俄国之现代化道路的研究,凸显了一种“特殊的普遍性”逻辑,其实践旨归不是同质化的普遍性模式,而是基于特殊性的多样化路径选择。中国式现代化呈现了这种“特殊的普遍性”逻辑,其中的文化实践蕴含着三个基本指向: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转换、保持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互鉴。这三者之间不是孤立推进的,而是共时性演进,形成共生性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所指向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正是这种共时共生关系的动态呈现。  相似文献   
62.
王忠禹说,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根据目前我国的形势,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这就需要全国各族各界人民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实际的贡献。宗教界如何发挥积极作用,如何多做贡献,是个非常重大的课题。希望大家通过认真学习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和中央领导同志的有关讲话精神,通过交流各宗教团体好的经验和做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中更好地发挥积极作用,做出更多的贡献。  相似文献   
63.
64.
诺贝尔医学奖的教育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诺贝尔和诺贝尔奖对人类科学产生的深远影响 ,已为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们认可。以至于不再仅仅把诺贝尔奖看作是对科学家的一种奖励 ,而更把它视为一个国家占有科学高峰的象征和具有知识创新能力的标志。诺贝尔及其获奖史对当代科学发展的深刻反映 ,为科学哲学研究提供的丰富素材和大量有待讨论的问题 ,已使外国人开始筹建“诺贝尔学”。但国内目前有关宣传与研究 ,则更多地停留在每年颁奖时的奖项介绍和有关史学角度的探讨 ,与其影响程度和应有之位失之偏颇 ,其中折射出的我国教育方面的问题 ,更被极大地忽视了。我国科学研究冲击诺贝尔奖的…  相似文献   
65.
陈红兵 《管子学刊》2005,2(4):59-64
儒家、道家哲学生态观既有共同点,又存在差异。在生态存在论上,两者都是一种生成论世界观,强调人与自然万物的内在联系。不过,道家注重自然运化过程的自然性、一体性,儒家则强调自然运化的生命特征,肯定人与万物的差别;在生态价值论上,道家偏重“自然”的价值.强调自然运化的自然目的性和价值性,肯定人和万物的自然本性的价值。儒家则偏重“人文”价值。它强调人与社会的生存价值.肯定主体德性的价值;在生态实践观上,道家强调“自然无为”的实践原则,“自然无为”体现了对自然自组织、自协调智慧的信任。道家实践观体现在个人生活方式上具有消减性特征,强调慈爱利物、俭啬有度、知和不争。儒家强调发挥人的主体能动性,肯定主体对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作用。在对农业生产实践的治理上。儒家强调顺应天时、因地制宜和“谨其时禁”。  相似文献   
66.
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的一条独特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永芳 《心理科学》2005,28(3):735-737
企业竞争中其他资源的无差异化导致了人力资源成为关注的热点问题。研究人力资源问题时,心理学应该突出自己的学科特点和优势:从个体关怀的角度出发;回答“为什么”的问题;重视理论与实务之间的联系;强调意识层面的问题。要想对管理实践起到切实的指导作用,应该掀起一场心理学理论和知识的工具化和可操作化运动。  相似文献   
67.
支撑—活动观、社会共享认知观以及实践共同体观是当前情境理论中具有代表性的迁移观点。这些观点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强调情境特性对迁移的影响,并主张在常规的学校教育中突出情境、尤其是社会文化与社会实践情境的作用。  相似文献   
68.
中国古代的自主学习思想探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从自主学习的价值、自主学习的原则、自主学习的教学等方面探讨了中国古代的自主学习思想。中国古代学者强凋为学贵在自求自得。注重立志、学思结合、知疑善间、自我省察、相互切磋等自主学习原则。主张遵循启发式的、少而精的教学原则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69.
本文阐述了学习的双机制理论关于学习的基本机制的观点,根据该学习理论对知识分类进行了新的划分,并分析了不同类型知识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与特点,然后提出了课堂学习与教学的“七阶段模型”及相应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70.
正义与美德是西方道德哲学的核心观念,从更广的视域看,二者也构成中国传统道德哲学的逻辑基础。质言之,正义与美德各自具有自己相对独立的意义形式和逻辑面向,标示了两种截然不同、有时竟相互抵牾的道德规范模式。近年来,尤其是随着规范伦理学在现代人类社会普遍注重法制建设的社会历史背景之下的迅速发展,有两个问题越来越突出,即规范伦理学由于过度追求自身形式的精密化而逐渐减蚀其合理性内核和基础;再者,美德伦理学因过度诉求善良意志的纯粹性而拒绝随社会实践的发展将自身现实化或曰显像化,从而造成正义与美德体用殊绝,亦即二者结构的严重失衡及其内在逻辑张力的断裂。道德主体行动判断力和价值观的减弱亦可在这一背景下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