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9篇
  免费   452篇
  国内免费   16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187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11篇
  1976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探究大学生共情、幸福感和神经质对利他行为的影响,为促进大学生利他行为提供依据。采用方便取样,选取辽宁省某高校选修课程学生273名,完成中文版人际反应指针量表、神经质人格问卷、幸福感指数量表和大学生利他行为问卷。结果显示:(1) 神经质在共情和利他行为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也就是说,共情既对利他行为产生直接影响,也通过神经质间接地影响着利他行为;(2) 幸福感是神经质部分中介共情和利他行为关系的调节变量。幸福感调节的是中介作用的后半路径,即共情通过神经质对利他行为的间接效应受到幸福感的调节。具体的说,相对于低幸福感的大学生,间接效应对于高幸福感的大学生更加显著。因此,共情对利他行为的影响是有调节的中介效应。研究结论对增强大学生利他行为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932.
The primary purpose of this investigation was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a program designed to improve adolescents' relationships with at least one teacher in an urban high school. All participating students were nominated by teachers as having significant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problems and approximately half of these youth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an intervention that included increased positive involvement between each student and one teacher within the school. Teacher ratings of students' social, behavioral, emotional, and academic adjustment at pre- and post-intervention indicated that students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had higher grade point averages than did stud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following the 5-month intervention but no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on other variables. Challenges associated with conducting school-based, relationship-focused interventions in high-poverty urban environments and several lessons that were learned in the process of initiating this project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933.
中学生内隐自我价值感特征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翟群 《心理科学》2005,28(4):889-892
应用经过修订的内隐联想测验技术和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对230名初中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组中学生的内隐自我价值感与外显自我价值感的发展水平进行测试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过修订的内隐联想测验的实验效果量良好;中学生的内隐自我价值感具有稳定性和一致性特征;内隐自我价值感与外显自我价值感是两个相对独立的结构。  相似文献   
934.
初中生友谊特征与攻击行为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宗奎  万晶晶 《心理科学》2005,28(3):573-575,572
本研究运用社会测量提名法、友谊质量问卷、社会行为同伴提名法考察了586名初一至初三儿童的友谊特征与攻击行为的关系。研究表明,在男女初中生中,不论外部攻击还是关系攻击,一对友伴表现出的攻击行为越多,其同伴接纳程度越低。结果表明,同伴群体可能支持符合性别规范的攻击行为,反对不符合性别规范的攻击行为。友谊受欢迎程度这一外部指标比友谊质量等内部指标对攻击行为的预测更为稳定和可靠。  相似文献   
935.
小学生预见性偏差及其削弱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张敏  雷开春  张巧明 《心理科学》2005,28(5):1148-1154
采用三种不同去偏差方法,对不同年龄儿童的预见性偏差及削弱进行探讨。实验结果发现,二年级和三年级出现了预见性偏差,五年级没有出现预见性偏差;对于二年级儿童,只有基于理论的去偏差方法才能削弱预见性偏差。而三年级儿童,三种方法都能削弱预见性偏差。结果说明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元认知理论可以有效提高他们元认知监测水平。  相似文献   
936.
压力和应对策略在女性大学生负性情绪产生中的作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刘霞  陶沙 《心理学报》2005,37(5):637-649
通过对239名女性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探讨了不同类型的压力和应对策略在负性情绪产生中的作用及其特点。结果表明:(1)压力和应对策略作用于负性情绪的过程模型既存在差异性又存在一致性。学业压力可以直接作用于负性情绪,也可通过消极解决问题策略的中介间接作用于负性情绪;经济压力主要通过消极解决问题和寻求支持策略的中介间接作用于负性情绪;人际压力对负性情绪的产生具有直接作用,也通过消极解决问题和寻求支持策略的中介间接作用于负性情绪;(2)在三种压力情境下,消极解决问题和寻求支持策略对负性情绪的产生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37.
采用问卷,调查了在澳大利亚的144名中国留学生的文化认同、社会取向及主观幸福感。结果显示,随着文化融入的进程,中国留学生对澳大利亚主流文化认同增强,对中国文化认同减弱;文化融入进程对个体取向没有显著影响,但通过主族和客族文化认同间接地减弱集体取向;中国留学生的文化认同和社会取向均可直接影响其幸福感;文化融入进程可直接影响中国留学生的幸福感,并可通过文化认同和社会取向对其幸福感产生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938.
医学生道德发展与医德教育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医学生的道德发展有其内在规律性,医学生在低年级进入社区医疗机构,开展早期接触临床的实践,遵循了道德发展规律,明确了医德教育的阶段性目标和定位,是一项非常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939.
侯神  李永鑫 《社会心理科学》2005,20(5):207-212,198
用修订后的中文super职业价值观量表为工具对377名在读硕士研究生的职业价值观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在研究生职业价值观中影响最大的因素为进取心、经济价值和工作关系。2.研究生对15种职业价值尺度最重视的前4位依次为生活方式、成就、独立性、同事关系,而对监督关系、变动性、安全性、管理最不重视。研究生的职业价值观在不同年级、性别、工作经历、婚姻状况、学科间重视顺序一致性程度很高,但在一些价值尺度上也表现出了团体差异和个别差异。  相似文献   
940.
在前期访谈并结合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编制网络成瘾领域的利弊权衡问卷(Internet Addiction Decisional Balance Questionnaire,简称IDBQ)。被试为选自北京市7所高校的1166名大学生,按大约2∶3的方式将被试随机分成两组(N1=441,N2=725)分别用于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IDBQ由好处分问卷和代价分问卷组成,其中好处分问卷维度包括放松心情、获取知识、方便交流和获得成就感;代价分问卷维度包括空虚苦恼、荒废学业、人际受损、浪费金钱。IDBQ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指标,可以作为我国大学生网络使用利弊权衡的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