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费全文 | 1176篇 |
免费 | 61篇 |
国内免费 | 15篇 |
1252篇 |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10篇 |
2023年 | 12篇 |
2022年 | 12篇 |
2021年 | 16篇 |
2020年 | 32篇 |
2019年 | 36篇 |
2018年 | 34篇 |
2017年 | 33篇 |
2016年 | 29篇 |
2015年 | 26篇 |
2014年 | 28篇 |
2013年 | 138篇 |
2012年 | 14篇 |
2011年 | 37篇 |
2010年 | 23篇 |
2009年 | 40篇 |
2008年 | 64篇 |
2007年 | 68篇 |
2006年 | 43篇 |
2005年 | 33篇 |
2004年 | 33篇 |
2003年 | 26篇 |
2002年 | 11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7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3篇 |
1989年 | 1篇 |
1985年 | 30篇 |
1984年 | 42篇 |
1983年 | 32篇 |
1982年 | 44篇 |
1981年 | 41篇 |
1980年 | 45篇 |
1979年 | 39篇 |
1978年 | 29篇 |
1977年 | 31篇 |
1976年 | 24篇 |
1975年 | 11篇 |
1974年 | 29篇 |
1973年 | 20篇 |
采用语料库研究法,对上古时期中医颜色域1744例词汇进行频次和组合方式的考察,重点讨论《黄帝内经》484例颜色词在“中医药概念域”中的分布情况和语义组合模式。上古医书颜色域以“赤”为核心,顺序为“赤”>“青”>“白”>“黄”>“黑”,该顺序与Berlin和 Kay发现的人类普遍认知结构中基本颜色词的先后顺序不同,体现出中医语言文化特性。《黄帝内经》颜色词以描述病理之色为主,兼及生理之色,较少直接描述颜色元概念、天地和五行之色。“五色”最多关联28个概念域,包含6类概念整合下的14类概念域组合模式,有88.97%的颜色词属“复合语义组合模式”。
相似文献基于乔哈里视窗理论,从开放区、隐秘区和盲目区三个维度对海量医患交互数据进行聚类与界定,得到5种医患交互模式:沟通不足型、封闭交流型、患者主导型、患者独白型和医患平等型。采用统计分析和会话分析方法进一步研究发现:医生回复时间、患者扩展回答质量、医生回答详尽及明确程度、医患问答的话轮交叠度是不同模式下影响患者满意度的关键因素。最后,从信息质量、会话结构、生命关怀、信任关系四个层面针对三方主体提出建议,以期为提升医患交互质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供优质在线问诊服务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艾灸图》是一幅罕见的以中医艾灸为主题的宋代人物风俗画,它用生动的笔墨、创新的技法与丰富的细节,向世人展示了画作的三重蕴意——画卷之中的“艾灸之景”、画史之间的“进谏之愿”、画面之外的“巫医之争”。生动写实的艾灸之景与迂回婉转的进谏之愿相得益彰,不仅表达了画家对病可就医、医者有法的太平景象的希冀,而且折射出他对“病不疗治,听于巫觋”的医疗窘境的批评。从医疗史的角度,对以《艾灸图》为代表的与中医药相关的古代书画作品进行鉴赏与分析,有助于更加生动与全面地了解中国古代的医疗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学界大多围绕医疗过程中医患关系、社会控制等议题,在社会建构视角下阐释医学化的发展路径,而在成瘾研究领域,医学依靠以脑成像科学为代表的实验室技术,通过排除偶然性因素的逻辑促进知识模型化,实现研究范式的建立;并通过对病人主体性的排斥,将病人构建为契合知识合法性原则的标准化病人。这两种方式相辅相成,进一步促进了医学逐渐向追求更稳定的真理性知识的方向靠拢,并最终导致了医学理性化的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医学对技术的依赖不仅体现出社会建构视角下不平等的医患角色关系,更体现出疾病认知中理性的“铁囚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