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6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15篇
  1252篇
  2025年   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3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42篇
  1983年   32篇
  1982年   44篇
  1981年   41篇
  1980年   45篇
  1979年   39篇
  1978年   29篇
  1977年   31篇
  1976年   24篇
  1975年   11篇
  1974年   29篇
  1973年   2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医务人员在社交网站上个人生活和职业生活的模糊已导致了伦理和医师职业精神的诸多问题。从数字职业精神的定义与现状入手,探讨在线环境中医务人员不恰当的在线言论和网络行为对所在单位和整个医疗卫生群体声誉的影响,医患双方通过社交媒体发布信息可能造成的隐私泄露,以及因在线沟通造成的医务人员医疗实践和职业发展的困境问题。建议将数字职业精神的指导纳入相关法律和行业内部规范,并贯穿医学教育的全过程,以期应对互联网时代对医师职业精神的挑战。  相似文献   
992.
安全依恋启动具有一系列积极心理效应,且表现出启动效应普遍性与特异性的共存。两种属性的区别在于个体非安全依恋风格是否参与调节,这一调节与个体的依恋策略使用和概念联结程度紧密相关。当前,对于安全依恋启动内在机制的探讨集中在情绪缓冲与认知调控过程,本文回顾现有关于安全依恋启动的主要结论与解释,整合安全依恋启动的神经基础,并纳入依恋风格的调节因素,提出一个安全依恋启动的情绪/认知协同作用模型。最后围绕需要深入探讨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3.
随着医疗社会史书写视角的转变,明清医病关系史渐成学界新的研究热点。现有研究根据史料中病家频繁换医现象,认为病家对医家缺少信任是中国古代医病关系的基本格局。在对史料“重新发现”的基础上,加入阶层等变量,拟对这一论断进行重新审视:这一论断并不具有代表性,中下阶层的病家对医家是颇为信任的,甚至到了唯唯听命的地步;医病关系更深层次的心理机制在于由于医学理论和疗效的不确定性,病家利用所能触及的一切机会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994.

采用语料库研究法,对上古时期中医颜色域1744例词汇进行频次和组合方式的考察,重点讨论《黄帝内经》484例颜色词在“中医药概念域”中的分布情况和语义组合模式。上古医书颜色域以“赤”为核心,顺序为“赤”>“青”>“白”>“黄”>“黑”,该顺序与Berlin和 Kay发现的人类普遍认知结构中基本颜色词的先后顺序不同,体现出中医语言文化特性。《黄帝内经》颜色词以描述病理之色为主,兼及生理之色,较少直接描述颜色元概念、天地和五行之色。“五色”最多关联28个概念域,包含6类概念整合下的14类概念域组合模式,有88.97%的颜色词属“复合语义组合模式”。

  相似文献   
995.
对1222名青少年进行六个月的追踪测查,以探讨父母自主支持、父母心理控制和青少年网络成瘾之间的相互预测关系。结果表明:(1)前、后测父母自主支持均与网络成瘾呈负相关。(2)前、后测父母心理控制均与网络成瘾呈正相关。(3)前测父母自主支持可以预测后测网络成瘾,前测网络成瘾也可以预测后测父母自主支持。(4)前测父母心理控制可以预测后测网络成瘾,但前测网络成瘾不能显著预测后测父母心理控制。本研究揭示了父母因素与青少年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这对改善青少年网络成瘾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96.

基于乔哈里视窗理论,从开放区、隐秘区和盲目区三个维度对海量医患交互数据进行聚类与界定,得到5种医患交互模式:沟通不足型、封闭交流型、患者主导型、患者独白型和医患平等型。采用统计分析和会话分析方法进一步研究发现:医生回复时间、患者扩展回答质量、医生回答详尽及明确程度、医患问答的话轮交叠度是不同模式下影响患者满意度的关键因素。最后,从信息质量、会话结构、生命关怀、信任关系四个层面针对三方主体提出建议,以期为提升医患交互质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供优质在线问诊服务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97.

《艾灸图》是一幅罕见的以中医艾灸为主题的宋代人物风俗画,它用生动的笔墨、创新的技法与丰富的细节,向世人展示了画作的三重蕴意——画卷之中的“艾灸之景”、画史之间的“进谏之愿”、画面之外的“巫医之争”。生动写实的艾灸之景与迂回婉转的进谏之愿相得益彰,不仅表达了画家对病可就医、医者有法的太平景象的希冀,而且折射出他对“病不疗治,听于巫觋”的医疗窘境的批评。从医疗史的角度,对以《艾灸图》为代表的与中医药相关的古代书画作品进行鉴赏与分析,有助于更加生动与全面地了解中国古代的医疗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998.
仿真气球冒险任务(TheBalloonAnalogRiskTask,BART)能在实验室环境下模拟真实世界的风险情境,具有高生态性,稳定性和可靠性等优点,已经成为风险决策研究中最常用的实验范式之一。近年来,研究者发展了多种BART变体范式,对发展、健康以及精神病理等多领域的风险决策行为及其神经基础开展了广泛探索。BART任务中的风险决策加工与腹侧纹状体、前扣带皮层、脑岛、中脑及背外侧前额叶等脑区的激活相关。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完善BART任务在风险决策认知神经领域的信效度并扩展BART的应用情境。  相似文献   
999.
为探究留守中学生拒绝敏感性、生命意义感、自我污名与病理性网络使用之间的关系,采用青少年拒绝敏感性自陈问卷、生命意义感量表中文修订版、留守儿童自我污名自陈问卷,以及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量表,对803名留守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拒绝敏感性既可直接正向预测,也可经拥有意义感、自我污名以及二者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正向预测留守中学生的病理性网络使用行为。研究结果可为解释留守中学生病理性网络使用问题的成因及教育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学界大多围绕医疗过程中医患关系、社会控制等议题,在社会建构视角下阐释医学化的发展路径,而在成瘾研究领域,医学依靠以脑成像科学为代表的实验室技术,通过排除偶然性因素的逻辑促进知识模型化,实现研究范式的建立;并通过对病人主体性的排斥,将病人构建为契合知识合法性原则的标准化病人。这两种方式相辅相成,进一步促进了医学逐渐向追求更稳定的真理性知识的方向靠拢,并最终导致了医学理性化的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医学对技术的依赖不仅体现出社会建构视角下不平等的医患角色关系,更体现出疾病认知中理性的“铁囚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