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98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1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340篇
  1984年   387篇
  1983年   319篇
  1982年   416篇
  1981年   408篇
  1980年   412篇
  1979年   359篇
  1978年   404篇
  1977年   306篇
  1976年   307篇
  1975年   255篇
  1974年   260篇
  1973年   220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陈涯倩 《现代哲学》2007,2(1):80-85
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将职业与天职联系起来,并从这一角度指出,新教伦理促进了资本主义精神的兴起。该文认为这种直接的联系的基础是自然神论。通过引入克尔恺郭尔对西方理性形而上学的批判,笔者将论证,一方面,由自然神论衍生的基督教职业观在克尔恺郭尔的视野下是错误的,因为职业只是一个人生存的偶然性境遇之一,因此不是上帝的“召唤”。根据克尔恺郭尔对基督教的阐释,上帝的召唤是超越性的,这决定了它不可能直接地被人的理性理解,它以一种独特的———我称之为“否定性的”、“间接的”———方式被领会,召唤超越于职业,前者超越了人的理性,而后者是理性分工体系的产物;另一方面,上帝的召唤又与职业有关系。偶然性境遇恰恰是上帝进行召唤以及人作出回应的“场合”(occassion),一个基督徒如果占据某一职业,那么他(她)就必须辛勤劳动,甘愿“受苦”(suffering),韦伯正确地看到了基督徒对职业的重视、在职业上吃苦耐劳的表现,但未能正确地解释其原因。总之,依据克尔恺郭尔的思想,存在着一种有别于韦伯的基督教职业观,从而将基督教与资本主义精神联系起来是值得疑问的。  相似文献   
992.
盛志德 《现代哲学》2007,(4):113-118
康德从抽象的个人建立道德规律,与他所谓的人类的道德史相矛盾。解决的办法:是团体、社会性与集体思想作为个人先在的规定性与责任与道德的源泉。  相似文献   
993.
A classic study conducted by Ross, Lepper, and Hubbard (1975) revealed a perseverance effect wherein people who received positive performance feedback on an alleged social perceptiveness test reported more favorable self-perceptions in this domain than those who received negative feedback despite the fact that they had received standard outcome debriefing (i.e., been informed about the false, predetermined, and random nature of the feedback) prior to reporting self-assessments. The present studies extend this past research by revealing that (a) there is a form of outcome debriefing (i.e., informing participants about the bogus nature of the test as well as the bogus nature of the feedback) that effectively eliminates the perseverance effect, (b) the perseverance effect that occurs after standard outcome debriefing is limited to perceptions of specific task-relevant skills rather than more global abilities, and (c) affective reactions do not underlie the perseverance effect that occurs in the false feedback paradigm.  相似文献   
994.
《管子》天论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管子》“天”的含义有至上神、自然神以及运行变化有自身规律的自然之天。基于这种认识,天人关系表现为一是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的直接的因果关系的“天人感应”;二是人效法、顺从“天道”,利用自然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宰自然,这在当时是具有进步意义的思想。它在先秦的天论思想发展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5.
英国心理学会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心理学会成立于1901年,有较长的历史;现有会员4万4千多人,在英国心理学研究和应用方面发挥了重要的领导和协调作用。该文介绍了英国心理学会的组织结构及它在2006年的活动情况。  相似文献   
996.
事件聚集是在事件水平上组织自传记忆的结构,是一种反映自传记忆组织的提取现象.在利用矫正后的事件追随任务对62名成人进行测试后发现:①事件之间各种组织信息并不是分离的,而是以整合的方式来组织事件聚集结构,这些信息不仅包含客体的信息,更包含主观的感受.②自我在自传记忆组织中的作用是强化事件聚集本身所具有的联系.③自传记忆的提取中首先要满足当前自我的要求;进行直接提取失败后,被试根据自传记忆的层级关系进行生成搜索;生成提取策略也失败后,个体则会根据事件线索中任何可以利用的细节来完成回忆任务.  相似文献   
997.
内隐学习的意识性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内隐学习的研究中,尽管目前已经默认了内隐学习的存在,但是,内隐学习与意识的关系,一直有着不断的争论.文章从内隐学习足否是无意识的、次级任务对内隐学习的影响和内隐学习的关系等三个方面对内隐学习的意识性研究主要的矛盾焦点进行了述评.  相似文献   
998.
This paper defends the communitarian account of meaning against Boghossian’s (Wittgensteinian) arguments. Boghossian argues that whilst such an account might be able to accommodate the infinitary characteristic of meaning, it cannot account for its normativity: he claims that, since the dispositions of a group must mirror those of its members, the former cannot be used to evaluate the latter. However, as this paper aims to make clear, this reasoning is fallacious. Modelling the issue with four (justifiable) assumptions, it shows that Condorcet’s ‘Jury Theorem’ can be used to prove that the dispositions of the majority of the members of a group can differ from those of any individual member in a way that makes it possible to use communal dispositions as a standard with which individual dispositions can be assessed. Moreover, the argument of the paper is also shown to have general implications for the use of formal methods in the explanation of the nature of certain fallacious inferences.  相似文献   
999.
大学生思维方式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思维方式问卷和应对方式问卷对663名大学生进行测试,旨在从文化视角探讨大学生思维方式的特点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结果表明:(1)大学生思维方式在专业、地域、年级等人口统计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文科生思维的整体性显著高于理工科和艺术类;南方人思维的变化性显著高于北方人;大二学生思维的整体性显著高于大一和大三,大一思维的变化性显著高于大四年级。(2)思维方式对应对方式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其中,协变性对积极应对正向作用显著、对消极应对中的自责和合理化负向作用显著;矛盾性对积极应对负向作用显著、对消极应对正向作用显著。思维的整体性和变化性针对性较强:整体性有助于解决问题的积极应对,变化性可有效避免自责、幻想、合理化的消极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000.
中世纪二元对立型社会治理模式与基督教信念伦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深入分析了欧洲中世纪二元对立型社会治理模式与基督教信念伦理的深层成因、基本特征、主要内容及其二者的内在关联性,指出了它们被近现代民主法治型社会治理模式和规范伦理取代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