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23篇
  240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Thiessen ED 《Cognitive Science》2010,34(6):1093-1106
Infant and adult learners are able to identify word boundaries in fluent speech using statistical information. Similarly, learners are able to use statistical information to identify word-object associations. Successful language learning requires both feats. In this series of experiments, we presented adults and infants with audio-visual input from which it was possible to identify both word boundaries and word-object relations. Adult learners were able to identify both kinds of statistical relations from the same input. Moreover, their learning was actually facilitated by the presence of two simultaneously present relations. Eight-month-old infants, however, do not appear to benefit from the presence of regular relations between words and objects. Adults, like 8-month-olds, did not benefit from regular audio-visual correspondences when they were tested with tones, rather than linguistic input. These differences in learning outcomes across age and input suggest that both developmental and stimulus-based constraints affect statistical learning.  相似文献   
92.
为探讨词间空格在维吾尔族大学生不同文本呈现方向汉语阅读中的作用;本研究使用眼动仪记录读者的阅读过程;操纵了文本呈现方向(从左向右和从右向左)、词切分线索(无空格和词间空格)和目标词的词频(高频和低频)。结果发现:维吾尔族大学生阅读词间空格句子的效率显著高于阅读无空格的句子;从右向左阅读时词间空格条件下的总注视次数显著少于无空格条件;词间空格条件下目标词的注视时间显著短于无空格条件;但词切分线索与词频没有显著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词间空格作为词切分线索可以提升维吾尔族大学生的汉语阅读效率与词汇加工效率。  相似文献   
93.
概率词切分指个体利用音节间的转换概率切分语流、发现词语边界的过程。经典的概率词切分研究多采用“学习-测试”范式, 首先要求被试切分一段无意义人工语言, 随后对切分效果进行测试。近年来, 研究者逐渐关注语言经验对概率词切分的影响, 具体包括语音经验和被试掌握的语言知识两方面。今后的研究, 一方面可以更多地关注普通话母语者的语言经验如何作用于概率词切分过程; 另一方面还可以在语言经验的分类上进行拓展, 细分群体语言经验和个体语言经验的影响。  相似文献   
94.
对变化/分割模型的检验(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希庭  徐光国 《心理学报》1999,32(2):135-141
在前一报告的基础上设计了两个实验,对变化/分割模型做进一步的检验,实验3控制目标时距和该时距内的填充数字系列的分割段数以及段的持续时间,操纵段内的项目数;结果显示,数字系列的分割段数明显影响延迟操作条件下的时距估计,而段内的项目数则不影响对时距的估计,实验4控制目标时距和该时距内填充数字系列的分割段数以及段内的项目数,操纵的持续时间,结果显示,对时距的估计取决于被试所傅物时间标尺,四个实验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95.
大脑半球损害病人的汉字抄写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37例左、右半球病变者进行汉字抄写等测查。结果发现:1.大脑半球病变影响汉字抄写,但左和右半球病变者、皮层和皮层下病变者、失语和非失语病人的汉字抄写成绩无明显差异;2.无论有无失语,抄写与听写都无相关;与画图的关系取决于文化背景,即文化水平低者(无读写能力)汉字抄写与临摹画图高度相关,并受半测空间疏忽影响,而有读写能力者汉字抄写不受以上因素影响。由此推测:不同的汉字书写方式有着不同的神经机制;无汉字读写能力者抄写过程主要与右脑有关,而有读写能力者汉字抄写时双脑并用。  相似文献   
96.
中文词切分的认知机制一直是心理语言学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研究发现中文读者可使用词素位置概率等语言学线索帮助词切分,而首、尾词素位置概率的重要程度以往研究观点并不一致。本研究通过词汇判断和眼动实验,考察中文读者对首、尾词素位置概率的利用情况。实验1a和1b采用词汇判断任务,考察在不同词频条件下词首与词尾词素位置概率对词汇识别的影响。在错误率和反应时指标上,高频词条件下词首与词尾词素位置概率效应不显著;低频词条件下词首词素位置概率效应显著,词尾词素位置概率效应不显著。实验2a和2b采用句子阅读任务,考察在自然阅读情境中被试对词素位置概率的运用。在凝视时间、回视路径时间和总注视时间指标上,低频词条件下词首词素位置概率效应显著,词尾词素位置概率效应不显著。高频词条件下词首与词尾词素位置概率效应均不显著。词汇判断和眼动证据共同表明,词素位置概率信息是中文读者重要的语言词切分线索,且与词尾词素位置概率相比,词首词素位置概率在词汇切分与识别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更大。同时,词素位置概率线索的运用会受到词频的影响,研究结果支持复合词加工的混合通达表征模型。  相似文献   
97.
当一段连续的运动被分割为多个片段且改变顺序时,观察者对它的时距估计会缩短,这一现象称为“记忆碎片效应”。该效应的产生是源于事件切割还是时空可预测性的变化,目前仍然存在争议。本研究在前人范式的基础上,通过控制时空可预测性、诱发事件切割(实验1、2),或保持事件数不变、改变时空可预测性(实验3)来探讨上述问题。结果发现,事件切割可导致主观时距缩短,而时空可预测性的变化则不产生影响。由此可见,事件切割而非时空可预测性是产生记忆碎片效应的原因,且在记忆碎片效应下事件切割可导致主观时距缩短。  相似文献   
98.
卒中部位及局部脑血流量对智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长谷川智力测定量表法测定了189例卒中患者的智力,分析了病变部位、脑萎缩及局部脑血流量(rCBF)对智力的影响.其中69例患者长谷川分数低于21.5分.当病变位于左半球时,属痴呆或可疑痴呆者达42.9%;而病变位于右半球时,仅23.1%属痴呆及可疑痴呆.rCBF与长谷川分数之间的相关分析显示:左额、右颞及左顶叶的rCBF与长谷川分数呈极显著正相关.提示左半球在智力活动中起主导作用.脑萎缩亦是影响智力的因素.  相似文献   
99.
分段原则是多媒体和视频学习中通过分段促进学习的重要原则。本研究探讨了测验和反馈对分段的影响。实验1对比了观看分段视频和在分段中进行测验两种情境,结果表明分段中测验会提高学习表现。实验2对比了分段视频、分段中测验和分段中测验并提供反馈三种情境。结果发现分段组与分段测验组之间没有差异,接受反馈的学习者学习表现最好。结果表明在分段视频中测验和反馈具有积极效应,对多媒体和线上学习具有潜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0.
应用探测任务范式和事件分割范式,以反应时、正确率、均字阅读时间等为指标,探讨主人公转换在记叙文情境模型更新中的作用。结果显示:(1)在主人公转换与事件转换一致时,主人公转换条件下的认知加工更加困难,表现为较长的反应时和均字阅读时间,以及较低的正确率和较高的分割概率。(2)在主人公转换与事件转换不一致条件下,主人公转换对反应时和均字阅读时间的影响显著降低,而分割概率与无转换条件无差异。这表明,事件是记叙文情境模型的核心;主人公维度仅在代表事件转换的条件下,才能引起情境模型的更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