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7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动词隐含因果关系在代词解决中的时间进程的眼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初中三年级学生为被试,利用Eye-LinkⅡ型眼动仪,探讨动词隐含因果关系在代词解决中的作用及其时间进程。结果表明,动词隐含因果关系在代词解决中起重要作用,其时间进程是一个延缓加工的过程,结果支持了整合假设。同时还发现被试工作记忆容量的大小对代词解决任务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2.
张向葵  郭娟  田录梅 《心理科学》2005,28(3):602-605
采用2×4两因素组间设计,以168名大学生为被试,考察了自尊对死亡提醒条件下死亡焦虑的影响.结果发现(1)死亡提醒操作确实唤醒了大学生的死亡焦虑,焦虑平均值为2.28±0.49;(2)支持了西方文化背景下提出的自尊缓冲死亡焦虑的假设,即死亡提醒条件下,自尊越高,死亡焦虑越低,说明自尊对死亡焦虑的缓冲作用是一种普遍心理现象.  相似文献   
53.
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人的生命属于自主性生命,已超越了生命本能,成为自我生命的主宰者。人的活动是有意识的追求个性自由的、生存优越的创造性的活动。创新是组织发展的内在要求。具有创新精神的组织才有活力,才有可能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创新人”的人性假设给管理者提供了促使组织进一步超越的理论基础。以事就人,以人为主,才能使人尽其才,人适其所。  相似文献   
54.
张林军  舒华 《应用心理学》2006,12(1):63-66,72
作为一种超音段成分,音高在言语的理解和产生过程中承担着重要作用,这些作用主要包括:区别不同声调的词汇意义,区别陈述、疑问等不同的语调,标志话语的情绪色彩等。音段、语义和句法信息的加工具有左脑优势,但音高模式加工的单侧优势及其机制还存在很多争论,本文从音高模式加工的两个主要理论———功能假设和声音信号假设出发,对相关研究加以评述。  相似文献   
55.
药物成瘾理论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成瘾过程伴随着一系列脑机能和心理机能的改变,但对药物滥用如何导致这些改变以及它们如何诱发成瘾却存在着不同的解释。近年来,由于认知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技术在该领域的应用,研究者对药物成瘾过程的认知机能及其脑机制获得了新的认识,且基于对负性生活事件及外部压力在维持药物滥用及诱发复吸行为中的作用的测量学研究和动物实验研究而提出的成瘾理论为该领域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思路。本文重点评述了药物成瘾的认知加工模型和以压力或负性情绪为核心的相关理论模型及其研究,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56.
石荣  刘昌 《心理科学进展》2019,27(8):1468-1477
亲社会属性是人类的一个重要特征, 也是研究者一直关注的重点问题。大多数关于亲社会性的理论模型都有一个共同的假设:人类本能地自私, 亲社会行为是对自私进行反思控制的结果。亲社会性直觉模型却提出了相反的假设, 认为在许多情况下, 亲社会行为不需要主动控制自私冲动, 它本身就可以以直觉的(或冲动的)方式出现。亲社会性自动化的行为特征、奖赏寻求的神经特征, 以及儿童亲社会性的早期发展都为亲社会性直觉模型提供了支持性证据。社会启发式假设可以对个体的直觉亲社会性进行解释, 并从情境和个体两个方面对影响直觉亲社会性的因素进行了预测。这不仅为研究者重新思考亲社会行为的根源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也为未来研究提出了一些可供参考的方向。  相似文献   
57.
陈广耀  何先友  刘涛 《心理学报》2018,50(2):186-196
2个眼动实验分别探讨强弱语义语境下的否定句加工机制, 以便考察语言理解是命题表征的过程还是经验模拟的过程, 抑或是二者兼具。在实验中, 被试首先听句子(强语义语境:如“胳膊不是弯曲的”的备择选项为“伸直的胳膊”, 其中“弯曲−伸直”为具有反义关系的强语义连接关系; 弱语义语境:如加工“裙子不是蓝色的”的备择选项为“黑色的裙子”, “蓝色−黑色”为弱语义连接关系), 然后会看到4张同时呈现的图片, 被试的任务是按键选择与句子描述匹配的图片。结果发现, 在强语义语境条件下, 被试在早期(201~600 ms时窗)对描述事件否定状态的图片(弯曲的胳膊)与描述事件实际状态的图片(伸直的胳膊)的注视概率没有差别, 晚期(601 ms后)仅对描述事件实际状态的图片的注视概率更高; 弱语义语境条件下, 被试在早期(401~600 ms)仅对描述事件否定状态的图片(蓝裙子)注视概率更高, 晚期(801 ms后)仅对描述事件实际状态的图片(黑色裙子)注视概率更高; 并且, 都对描述事件否定状态的图片的注视概率低于随机水平。结果支持符号依存假设和抑制假设。  相似文献   
58.
亲属关系基于血缘关系和婚姻关系形成, 是个体首属的社会关系, 被视为人类学研究的“王冠”。在每种语言中, 都有表征亲属关系的词, 即亲属词。亲属词蕴含着丰富的遗传、婚姻、社会和文化的信息, 是文化人类学、语言学和民族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2001年以来, 通过一系列对汉族大学生、汉族儿童及青少年、纳西族、摩梭人、傣族、基诺族、彝族和白族的亲属词分类研究, 发现了不同民族亲属词的概念结构, 揭示了影响亲属词分类的因素, 显示了民族语言对民族心理的影响; 揭示了语言影响亲属词分类的机制, 为语言影响认知的理论提供了重要证据; 揭示了不同民族的亲属关系的特点, 为民族心理学的理论构建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59.
爱荷华博弈任务(IGT)是一项检查情感性决策机制的常用实验范式。据此, Damasio等人提出了躯体标记假设(SMH)解释情绪影响决策的神经生理机制。近期, 大量研究在IGT究竟是模糊决策还是风险决策、与情绪和认知的关系、与工作记忆和陈述性记忆的关系以及IGT的神经网络与分子遗传机制等方面积累了丰富资料。结果显示, IGT加工的早期由模糊决策主导, 情绪性躯体信号对引导决策选项的偏好可能起关键作用, 后期则倾向是一种风险决策, 认知评价和预期对选项偏向逐渐占优势; IGT与工作记忆的加工成分有相互重叠, 也需陈述性记忆的参与; IGT的加工不仅依赖于杏仁核、腹内侧前额皮层、眶额皮层等组成的情绪脑网络的活动, 还与背外侧前额皮层、海马、腹侧纹状体、岛叶皮层、辅助运动前区、扣带回皮层等许多脑区的活动有关; COMT和5-HTT的基因多态性会调节IGT相关的决策加工。总之, IGT是一项需要多重神经系统协同活动的决策加工任务, 且模糊与风险决策可能具有不同的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60.
再探究不确定状态下违背“确定事件”原则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汪祚军  李纾  房野 《心理科学》2011,34(6):1463-1468
确定事件原则是规范决策理论的基本原则之一。本研究通过选取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被试、构建和修改一系列问题情境来考察违背确定事件原则的原因。结果表明,在双重理由的分离情境中,确定事件原则被违背了;而在单一理由的分离情境中,确定事件原则得以遵循。实验结果支持“基于理由的假设”而不支持“思维惰性假设”。文章最后讨论了本研究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