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3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6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31.
亲组织的非伦理行为(unethical pro-organizational behaviors,UPB)指员工为了其所属的组织利益而从事有违伦理的行为。研究探讨了组织承诺与UPB的关系,以及道德认同在其间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组织承诺与内化道德认同、象征化道德认同对UPB的影响存在三元交互的关系;组织承诺对UPB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低内化道德认同/高象征化道德认同者中。  相似文献   
432.
王秀娟  王娜  韩尚锋  刘燊  张林 《心理学报》2018,50(11):1292-1302
分别从特质依恋和状态依恋角度考察施助者的依恋安全在求助者面孔可信度与助人行为之间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求助者面孔可信度影响助人行为, 面孔可信度高的求助者得到的助人行为显著多于面孔可信度低的求助者; (2)施助者的依恋安全调节求助者面孔可信度与助人行为之间的关系, 安全依恋能有效缓冲低面孔可信度带来助人行为下降的趋势。本研究结果表明依恋安全有助于提升社会安全感和促进亲社会行为, 因此应注重依恋安全的培养。  相似文献   
433.
胡晓檬  喻丰  彭凯平 《心理科学进展》2018,26(11):2081-2090
道德判断与行为具有高度的文化敏感性, 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具有不同文化经历的个体, 对于同一道德现象的理解与建构存在显著差异。随着20世纪80年代文化心理学的复兴繁荣和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化, 文化视角的道德心理学在当代社会心理学语境中备受关注, 并已开展了初步的理论探索, 积累了大量的实证证据。基于文化心理学的视角, 本文将分别从文化间变异、文化内变异和多元文化三个方面梳理和评述不同文化因素(比如地域、生态、社会阶层等)如何影响个体的道德判断与行为, 期望推动未来研究进一步探索快速而剧烈的文化变迁背景下中国人的道德心理和价值体系已经发生了或正在发生着怎样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434.
班级行为范式对个体行为与受欺负关系影响的多层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雷雳  王燕  郭伯良  张雷 《心理学报》2004,36(5):563-567
运用同伴提名法、问卷法对82个班级4654名初中生的个体行为、朋友数量及学业成绩进行了测量,并用多层线性模型(HLM)对数据进行了分析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在个体水平上,初中生的朋友数量和学业成绩对受欺负状况有明显的负向预测效果,初中生的攻击和退缩行为对受欺负状况有明显的正向预测效果。在班级水平上,班级的攻击行为范式可以减弱攻击行为和受欺负状况间的正向联系,增强退缩行为和受欺负状况间的正向关联;而班级的退缩行为范式则可以强化攻击和受欺负状况间的正向联系,弱化退缩行为与受欺负状况间的正向关联。  相似文献   
435.
价值观与行为的一致性争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莹  郑涌 《心理科学进展》2010,18(10):1612-1619
价值观与行为的一致性存在着争论, 相关的实证研究包括以下几种模式: 价值观直接预测行为; 生活方式、态度等中介变量的桥梁作用; 人格与情境等调节变量的影响作用。目标层次理论认为价值观与行为之间是由逐渐具体化的目标连接起来的; 建构水平理论认为心理距离影响价值观与行为的关系; 自我价值定向理论认为个人自我价值体系对行为具有定向作用; 新社会分析模型则认为价值观是人格的一个领域, 特质与价值观这两个平行的结构共同作用于行为。未来的研究方向可能表现为价值观词典的应用; 价值矛盾与行为决策关系的研究; 中国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与行为一致性的探索以及建立专门针对二者关系的理论模型等方面。  相似文献   
436.
This study partially tested a recent process model for understanding victim responses to worksite/function closure (W/FC) proposed by Blau [Blau, G. (2006). A process model for understanding victim responses to worksite/function closure.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view, 16, 12-28], in a pharmaceutical manufacturing site. Central to the model are the Kubler-Ross [Kubler-Ross, E. (1969). On death and dying. New York: Macmillan] grieving stages, which have not been formally measured and applied to downsizing research. Following Blau (2006), individual grieving stages were successfully measured and clustered into more general grieving categories, i.e., negative (denial, anger, bargaining depression) and positive (exploration, acceptance). Across four waves of data 53 respondents constituted the complete data sample. The Time 1 personal factors had minimal impact on any type of response. However, Time 1 situational factors did have an impact, paced by higher perceived contract violation leading to greater strain, work incivility, organizational deviance, and intent to sue employer, and lower transactional obligations and employer endorsement. Earlier Time 2 grieving stages were used as individual antecedents in regression analyses to explain Time 3 (N = 77) victim responses (general strain, work incivility, interpersonal deviance, organizational deviance, transactional obligations, relational obligations) and also Time 4 (N = 53) prior to closure responses (intent to sue employer, employer endorsement). Within negative grieving, results indicated that greater anger was the most influential grieving stage, since it led to greater strain, work incivility, organizational deviance, and intent to sue, as well as lower transactional obligations and lower endorsement. Within positive grieving acceptance was the most influential, since it led to lower strain, lower work incivility, lower organizational deviance, and lower intent to sue. Study limitations and future research issue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437.
The current study sought to investigate how individuals optimize their partner's support during a weight transition to accomplish their weight loss goals. A theoretical model was tested to determine the role of support marshaling in managing the relational turbulence associated with weight transitions. Path modeling broadly identified that support marshaling is a useful framework from which to consider how relational turbulence associated with weight transitions influences health behaviors. The results identify that partner facilitation and interference are both directly related to health behaviors and indirectly related to health behaviors through support marshaling. Theoretical implications for relational turbulence and support marshaling are discussed with regard to their ability to account for weight‐related behavior changes.  相似文献   
438.
空气污染对行为影响的研究日渐丰富, 且大致分为两个方向:一是与环境健康有关的直接行为, 二是与之无直接相关的社会行为(溢出行为)。基于此, 在回顾空气污染对两种行为影响研究的同时, 进一步综述了用于解释直接行为产生机制的计划行为理论和健康行动过程取向模型, 以及用于解释社会行为机制的焦虑与自我损耗。而更全面的探究现象背后的机制有助于发现更多有效应对空气污染的举措, 未来的研究可以采用更多纵向的研究范式、增加对行为机制的探究, 从而改善人们的风险应对行为。  相似文献   
439.
员工主动行为因有利于个人和组织的长远发展而受到学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以往的研究主要关注主动行为对员工本人的人际内影响,而较少考虑对领导者的人际间影响;同时,考虑到员工在领导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对员工的主动行为如何影响领导的心理与行为反应做理论性整理将极大丰富对员工主动行为的认识。学界基于归因理论、内隐追随理论、自我-他人评价一致性理论等对上述自下而上的影响过程进行了初步探索,发现领导者对员工主动行为的态度评价和行为反应受到多重边界条件的影响。未来研究可具体化员工主动行为所诱发的领导者心理与行为反应,探索员工主动行为与领导方式的循环关系,以及深挖主动行为与绩效评价之间的内在机理。  相似文献   
440.
张建东  刘武 《应用心理学》2009,15(3):278-283,288
本研究就国人的群体关系与问责对谈判者行为及信息共享意愿进行考察,试图探讨文化对谈判者的影响。通过对128名在校大学生的模拟谈判实验,发现谈判者在群内谈判比在群际谈判时有更高的信息共享意愿和更少的强硬行为,群体关系和问责对信息共享意愿及主观利益冲突有交互效应。具体而言,高度问责时,谈判者在群内谈判比群际谈判时有更多的信息共享意愿;低度问责时,谈判者在群内谈判比群际谈判时有更少的主观利益冲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