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5篇
  9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30名男性军校学员。在两种指导语指导下,经受了一系列视动跃跃刺激(5、10、15、20、30、40、60、80、100、120度/秒),每个刺激持续20秒。用磁带机记录被试的视动性眼震信号,同时,记录被试视动性错觉出现的潜伏期和错觉量。视动性眼震信号在7T17信息处理仪上进行脱机采样处理,错觉量用模糊集途径进行量化。主要结论如下:1.视动性眼震的快相速度、慢性速度、快相幅度、慢性幅度均随刺激速度增加而增大,在60-120度/秒范围达到峰值后,基本维持稳定状态,而快慢相时间却有相反的变化趋势,其随刺激速度增加而减小,在60度/秒达到最低值,然后略有回升。2.在5-120度/秒内,视动性错觉随刺激速度的增加而增大,呈直线上升。3.视动性眼震与视动性错觉不存在因果关系。低速度视动刺激下,当视动性眼震被抑制时,错觉量明显增大,说明视动性眼震减轻了视动性错觉。  相似文献   
22.
聚焦错觉是个体在进行情感预测时,错误地估计了聚焦事件会对情绪造成影响的一种倾向.聚焦错觉是造成情感预测偏差的重要原因.其心理机制主要包括直觉预测和可得性模型.聚焦错觉的影响因素主要有预测事件的情感效价、性质,情境因素、个体习惯和文化差异等.其应对策略主要有去焦点化和情感平均.未来的研究应从聚焦错觉与忽视情绪适应的关系、聚焦错觉的产生根源以及聚焦错觉与其他聚焦效应的关系等方面来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3.
问题提出基本的Poggendorff 错觉是指与两平行线相交的同一斜线看起来不在一条线上。国外的研究主要可分为两方面。第一是图形结构方面,如斜线与垂线的倾角对错觉量的影响,通过研究得出了一个经验方程:I=0.162W/tga(I 为错觉量,W 是平行线间的距离,α是斜线偏离垂直线的倾角);还有人研究,当斜线成垂直或水平状态时,这种错觉量减小到几乎为零。第二是对这种错觉的解释研究,它可分成两类:一是从结构机制(Structural mecha-  相似文献   
24.
周衡  何华  于薇  王爱君  张明 《心理学报》2020,52(7):823-834
声音诱发闪光错觉(sound-induced flash illusion, SiFI)是一种听觉占主导性的多感觉整合现象,即当视觉闪光伴随不相等数量的听觉声音在100 ms内相继或同时呈现时,个体会错觉性地知觉到视觉闪光的个数与听觉声音的数量相等。本研究分别将老年人群体和年轻人群体的声音诱发闪光错觉量(裂变错觉和融合错觉)与全脑的静息态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 ALFF)进行相关分析,考察老年人群体声音诱发闪光错觉效应与大脑静息状态自发活动区域的关系。结果发现,无论是裂变错觉还是融合错觉,老年人声音诱发闪光错觉均增大。对于裂变错觉,老年人的错觉量与内侧前额叶皮层的自发活动呈显著正相关;对于融合错觉,老年人的错觉量与额下回、额中回和颞下回的自发活动呈显著正相关,与枕上回和舌回的自发活动呈现显著的负相关。结果表明,老年人声音诱发闪光错觉量增大的原因与大脑中多个脑区的静息态自发活动存在关系。  相似文献   
25.
张玮  佐斌 《心理科学进展》2007,15(4):695-701
心理学家近年来开始重视人们对社会认知偏向的知觉的研究。文章回顾了心理学对偏向以及对偏向知觉的研究历史,重点介绍了“偏向盲点”与“内省错觉”两种偏向知觉的实验,分析了偏向知觉的相关理论解释,并提出偏向知觉研究是社会知觉研究的一个新领域。  相似文献   
26.
DRM范式的关联性记忆错觉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该文介绍了近年来使用Deese -Roediger -McDermott范式对关联性记忆错觉的研究。简述了影响关联性记忆错觉的九种因素的实验研究、关联效应产生的神经机制方面的研究以及有关的知觉 -记忆模型。  相似文献   
27.
McCollough效应在完全黑暗和自然视觉条件下的消退过程很缓慢,而利用同频补色条栅来进行反诱导,能在十几分钟内消除显色效应。消除所用时间与反诱导条栅的亮度、颜色和栅条间距(空间频率)有关。进一步说明导致McCollough效应恢复平衡的主要因素跟网膜刺激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28.
记忆错觉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杜建政 《心理科学》2000,23(1):96-99
1前言 记忆错觉(memory illusion)就是指人们对过去事件的报告与事实严重偏离[1]。如同关于错觉的研究,可以为我们理解知觉加工规律提供大量的依据,关于记忆错觉的研究,也应极有助于我们真正了解人类记忆,因而,记忆错觉逐渐成为当前记忆研究的一大热点。本文拟对记忆错觉方面的研究加以综述。2记忆错觉的早期研究 在 1964年版的心理学词典中,Drever对错觉(illusion)这一词条作了如下解释“在感知觉中,指对客观内容(或实际感觉材料)的主观偏离;在记忆中,指人们在回忆过去经验时由于增删…  相似文献   
29.
声音诱发闪光错觉效应是典型的视听整合错觉现象, 是指当视觉闪光刺激与间隔100 ms内的听觉声音刺激不等数量呈现时, 被试知觉视觉闪光的数量与听觉声音的数量相等。声音诱发闪光错觉的影响因素既包括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被试内差异因素, 也包括视听刺激依赖程度、视听整合的发展和视听刺激知觉敏感性等被试间差异因素。该效应的产生在时程上主要体现在早期加工阶段, 在脑区上主要涉及多处皮层及皮层下相关脑区。未来研究应进一步考察注意、奖赏和视听整合方式等认知加工对声音诱发闪光错觉的影响, 同时也应该关注声音诱发闪光错觉对记忆和学习的影响以及结合计算模型和神经科学的手段进一步探讨其认知神经机制。  相似文献   
30.
识脸错觉是在人际间同步多感觉刺激下将他人面孔感知为自我面孔的一种主观体验。继Tsakiris报告了识脸错觉现象之后,研究者通过选取不同的刺激呈现方式、不同的被试,重点对被试的主观体验、行为反应两个方面进行了考察,并得到了大量新的研究成果;发现年龄、性别及内部敏感性是影响识脸错觉强度的重要因素,右侧颞顶联合区、顶内沟和枕下回的神经活动与被试主观报告的错觉体验强度相关。未来识脸错觉研究应侧重于研究策略的多样化并为生物特征识别中新模态的选择提供理论支持。此外,同步多感觉刺激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将会对自我新面孔认同训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