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4篇
  免费   355篇
  国内免费   13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144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71.
学科教学策略对高中生学习适应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自然教育实验法,探讨学科教学策略对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学科教学策略的运用,有效地提高了优秀生和普通生的学习适应性的整体水平;(2)学科教学策略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身心健康水平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其中学习独立性、学习计划性、身心健康水平的提高最为明显;(3)学习适应性的提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科学业成绩。  相似文献   
172.
儿童入学准备状态的理论模型与干预途径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入学准备状态是指学龄前儿童为了能够从即将开始的正规学校教育中受益所需要具备的各种关键特征或基础条件。本文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国外关于儿童入学准备状态研究的新进展:(1)儿童学校适应结果的早期预测因素和儿童入学准备状态的生态学模型;(2)入学准备状态评定工具的发展状况和效度评价; (3)国外针对入学准备状态不足儿童采用的干预措施及其效果评价。最后,对当前研究的不足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并结合文化差异对开展中国儿童入学准备状态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3.
工读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江琴娣  杨福义 《心理科学》2005,28(3):622-625,618
本研究以工读学校和普通学校七~九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工读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工读学校学生的总体焦虑水平和抑郁水平显著高于普通中学生,存在更多的心理健康问题;(2)工读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而普通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3)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工读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的相关。工读学校学生的父母更多地采取消极的教养方式;(4)生活事件应激与工读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极其显著的负相关。工读学校学生负性生活事件所带来的应激强度显著高于普通中学生。  相似文献   
174.
崔梦舒  张向葵 《心理科学》2005,(6):1428-1433
本研究分别操纵被试稳定的权力(实验1)和不稳定的权力(实验2),并与不同权力个体进行公共物品困境任务,以考察了自我权力和他人权力对初中生合作行为的交互作用及其权力稳定性在其中的作用。结果发现,在权力稳定情境下,高权力的初中生合作水平低于低权力组和控制组,而在权力不稳定的情境下,高权力的初中生合作水平高于低权力组。无论权力稳定与否,与低权力同伴合作时,低权力者的合作水平均显著高于与高权力同伴合作时。  相似文献   
175.
Family involvement in children's education is fundamental for academic success. This study extended the research on the Family Involvement Questionnaire for Early Childhood (FIQ-EC) by further developing the measure and testing its use with low-income urban elementary students. Exploratory and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es affirmed three salient and reliable family involvement dimensions for a large sample of urban first- through fifth-grade students: Home-based Involvement, School-based Involvement, and Home–School Communication. Multivariate analyses demonstrated the significance of caregiver educational background, family characteristics, and child gender to involvement dimensions. Caregiver age or children's grade level did not significantly relate to family involvement dimensions. This study contributes to evidence for a multidimensional understanding of family involvement.  相似文献   
176.
The present study tested a theoretical model advanced to understand the direct and mediated effects of social disadvantage, neglectful parenting, and punitive parenting in the developmental trajectory of aggressive and antisocial behavior in young school‐aged children. To test the model, families of 310 first grade children and 361 fifth grade children, participating in a universal prevention trial in high‐risk areas of a medium‐sized metropolitan area, provided data. Multi‐method and multi‐source indices of the four predictive constructs (Social Disadvantage, Denial of Care Neglect, Supervisory Neglect, and Punitive Discipline) were obtained at the time of enrollment. Multi‐method and multi‐source indices of the criterion construct (Aggression and Antisocial Behavior) were obtained at the time of enrollment and at a five year follow‐up. Based on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the results established care neglect as a mediator of social disadvantage, and the importance of care neglect to both punitive discipline and antisocial outcomes in the first‐ and fifth‐grade cohorts. Supervisory neglect, however, was important in the antisocial outcome of the fifth‐grade cohort only. Overall, the results established the importance of distinguishing between two subtypes of neglect and the need to consider the role of discipline in concert with neglect when attempting to understand the impact of parent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antisocial behavior. Aggr. Behav. 30:187‐205, 2004. © 2004 Wiley‐Liss, Inc.  相似文献   
177.
中学生偶像崇拜特征及其与自我评价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233名中学生为调查对象,测查了他们偶像崇拜的结构特征、类型,及其与自我评价的关系。结果发现:①中学生偶像崇拜结构的3个因素从高到低依次为:认同、情感、行为。三因素在性别和年级上存在差异;②中学生偶像崇拜结构内部各因素之间、崇拜特征与自我评价在许多因素上存在显著相关;③中学生偶像崇拜可分为3种类型:感性型崇拜者(21.00%)、中间型崇拜者(32.88%)、理性型崇拜者(46.12%),按积极性排序依次为理性型崇拜者、感性型崇拜者、中间型崇拜者。  相似文献   
178.
思维策略训练对高中生化学问题解决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吴鑫德  张庆林  陈向阳 《心理科学》2004,27(5):1049-1051
研究思维策略训练对于高中生解决化学计算问题的有效性。被试为1616名高中学生,训练由经过培训的17名高中化学教师承担,时间为10周,实验采用自编的《高中生化学计算问题解决思维策略训练教程》及《自我提示卡》,在真实的课堂教学情境和正常的教学秩序下进行,以探索化学学科问题解决思维策略训练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思维策略训练能显著地提高高中生的化学计算问题解决能力,且普通中学高中生的训练效果明显优于重点中学。  相似文献   
179.
中学生自我控制能力问卷的编制及其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红姣  卢家楣 《心理科学》2004,27(6):1477-1482
本研究的目的是编制一套“中学生自我控制能力问卷”,并运用问卷调查了上海地区的885名预初至高二的学生,对中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特点进行了探索。研究结果表明:(1)中学生自我控制能力问港山情绪自控、行为白控和思维自控三个维度组成;(2)中学生自我控制能力问卷具有较高的信效度;(3)中学生自我控制能力成正态分市;(4)中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在年级及性别上的差异非常显着;(5)中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还不稳定,处于波动之中。  相似文献   
180.
中小学教师应对方式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申艳娥  叶一舵 《心理科学》2004,27(6):1523-1525
本文通过对530名中小学教师应对方式、一般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的测试,探讨了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教师一般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对教师采用何种应对方式具有间接或直接的预测作用,且它们可能分别对某种类型的应对方式更具重要性。(2)高自我效能感、高社会支持的教师更倾向于采用适应性应对方式;低自我效能感、低社会支持的教师更倾向于采用情绪指向的应对方式。(3)教师一般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的增加有助于教师压力的缓解和适应性应对方式的采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