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4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儿童情绪伪装能力的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玉娟  方富熹 《心理科学》2004,27(6):1386-1388
该文介绍了国外儿童情绪伪装能力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的近期研究,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儿童最早在斗岁出现情绪伪装的认知能力,6岁时这种能力得到完善;儿童对情绪伪装认知能力和对物理属性的表面与真实的区分能力具有潜在的一致的认知基础;儿童情绪伪装能力的完善和错误信念的获得有关;文化通过社会化过程影响儿童的情绪伪装的发展。  相似文献   
42.
用不同外部表征方式集中呈现信息条件下的因果力判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墨耘  傅小兰 《心理学报》2004,36(3):298-306
在分别用文字陈述、表格和图形三种外部表征方式集中呈现因果信息的条件下,用直接估计因果力大小的实验范式考察单一因果关系因果力估计的特点,检验概率对比模型,效力PC理论和pCI规则。让287名大学生被试估计不同化学药物影响动物基因变异的能力。结果发现,对单一因果关系因果力估计具有以下4个特点:⑴不对称性:在预防原因条件下的因果力估计较多符合效力PC理论,而在产生原因条件下的因果力估计一般符合概率对比模型;⑵文字陈述、表格和图形三种信息外部表征方式,不影响产生原因条件下的因果力估计,但影响预防原因条件下的因果力估计。在预防原因条件下,与文字陈述和表格表征相比,图形表征会促使更多被试按效力PC理论来做因果力估计;⑶没有被试使用pCI规则;⑷被试估计因果力所使用的规则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43.
今天宗教对话随着文明对话的呼声日益高涨。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特雷西所著的《与他者对话》以伽达默尔对话诠释学为基本方法,通过处理基督教信息与现代普世多元宗教处境的关系,致力于建构一种宗教对话的准则学。特雷西将在差异与冲突中的对话和团结作为最佳盼望,将批判和存疑作为构成对话的必要条件。他将聚焦于他者作为宗教对话准则的看法,这无疑对当今宗教对话的继续展开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44.
经验回顾评价中峰-终定律的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两个实验对经验回顾评价的峰终定律进行检验。实验1借鉴Fredrickson和Kahneman(1993)的实验范式,选取积极和消极视频各6个,要求40名中国大学生边看边评价,看完后给出回顾评价。实验2采用现场研究的方法,要求72名大学生,在黄金周假期中每天晚上评价当天的快乐程度,并分别在假期刚结束后,结束后三周和七周三个时间水平上回顾整个黄金周的快乐程度。结论:短时间内经验回顾评价符合峰-终定律,而长时间内经验回顾评价不符合峰-终定律。  相似文献   
45.
风险决策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大决策。如何进行风险决策是人类不断认识和改造世界过程中遇到的未解之谜。主流风险理论认为, 风险决策是一个补偿性的、期望值最大化的过程; 而非主流的风险理论则认为, 风险决策是非补偿性的, 并不遵循期望法则所假设的加权求和等过程。这一谜团为何一直没有得以破解, 或许是因为我们未找到揭示其心理过程的令人信服的证据。近10年来, 我们针对风险决策过程, 借助行为实验、眼动记录法、事件相关电位、功能磁共振成像等技术, 系统探索风险决策的心理和神经机制, 为回答“风险决策是否遵循补偿性规则”这一问题提供了汇聚性证据。本文依据期望法则所假设的概率函数推导、加权过程、加权求和过程、总分最大化等步骤, 对这些研究进行梳理与回顾, 以期加深人们对风险决策机制的理解, 并为建立、健全与风险决策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6.
基于等级反应模型的规则空间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伟  辛涛 《心理学报》2012,44(2):249-262
本研究基于Tatsuoka的规则空间方法, 对理想反应模式与异常反应指标进行了扩展, 推导了多级评分项目下规则空间方法的算法公式。在4种属性层级结构(发散型、收敛型、线型与无结构型)×4种“失误”作答概率(2%、5%、10%与15%)测验情境下, 以属性模式判准率、被试属性判准率、敏感性与特异性为指标, 检验了多级评分项目下规则空间方法的分类准确性。结果表明:(1) 基于多级评分项目构建的异常反应指标, 能有效地对被试进行分类与解释, 且0-1评分项目下异常反应指标及其性质都是多级评分下的特例; (2) 随着“失误”作答概率的增加, 4种属性层级结构的分类准确性都会降低; (3) 线型和收敛型的分类准确性明显好于发散型与无结构型; (4) 纯规则点的分布对规则空间方法的分类准确性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7.
郭磊  郑蝉金  边玉芳 《心理学报》2015,47(1):129-140
本研究借鉴传统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的思想, 并结合认知诊断的特点, 在认知诊断框架下提出了4种变长CD-CAT的终止规则, 分别是属性标准误法(SEA)、邻近后验概率之差法(DAPP)、二等分法(HA)以及混合法(HM)。在未控制曝光和采用不同曝光控制条件下, 与HSU法及KL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 终止条件越严格, 平均测验长度越长, 按测验长度最大值终止的测验百分比越大, 模式判准率越高。(2) 当未加入曝光控制时, 4种新的终止规则均有较好表现, 与HSU法十分接近。随着最大后验概率预设值的增加或e的减小, 模式判准率呈上升趋势, 平均测验长度逐渐增加, 但在题库使用率方面均较差。(3) 当加入项目曝光控制时, 6种变长终止规则下的题库使用率有了极大的提升, 仍能保持较高的模式判准率, 并且不同的曝光控制方法对终止规则的影响是不同的。其中, 相对标准终止规则极易受到曝光控制方法的影响。(4) 综合来看, SEA、HM以及HA法在各项指标上的表现与HSU法基本一致, 其次为KL法和DAPP法。  相似文献   
48.
Eric Anderson 《Sex roles》2008,58(1-2):104-115
Using in-depth interviews and participant observations, I examine how two groups of heterosexual high school US football players alter differently the construction of heterosexuality and masculinity after joining collegiate cheerleading. First, I show that informants from both groups make masculinity accessible to gay men before next describing how they reconcile heterosexuality with limited forms of same-sex sex. Forty-percent of the heterosexual men I interview confirm engaging in same-sex sex, although they differently frame the requirements for it. I suggest these findings have various meaning fo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xuality and masculinity, as both groups somewhat strengthen and contest the borders of heterosexuality and masculinity. These findings beckon consideration as to how the relationship among sport, sexuality, and homophobia is changing.  相似文献   
49.
The present paper introduces a belief merging procedure by majority using the standard format of Adaptive Logics. The core structure of the logic ADM c (Adaptive Doxastic Merging by Counting) consists in the formulation of the conflicts arising from the belief bases of the agents involved in the procedure. A strategy is then defined both semantically and proof-theoretically which selects the consistent contents answering to a majority principle. The results obtained are proven to be equivalent to a standard majority operator for bases with partial support.  相似文献   
50.
张奇  郭菲菲 《心理科学》2008,31(1):70-74
为了考察小学生样例学习能力的发展和完整与不完整样例以及样例分类作业对样例学习效果的影响,作者采用完整和不完整样例以及"不完整样例-分类"三种学习作业,对270名3-5年级小学生学习"去括号"运算规则的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小学生"去括号"运算规则样例学习的能力随年级的增长而提高;样例分类作业对小学生学习"去括号"运算规则具有促进作用;不同类型的样例对学习不同难度的"去括号"运算规则的学习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