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2篇
  49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19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18篇
  1977年   6篇
  1976年   6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3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采用玩具选择任务,通过对角色性别刻板玩具偏好的描述,考察3-9岁儿童对自己和他人性别刻板印象的发展状况,及外部信息对儿童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1)儿童在玩具选择中表现出的性剐刻板印象在4.5岁显著增强,在7~9岁趋于稳定;(2)男孩性别刻板印象的形成先于女孩;(3)学龄前期儿童对不舍性别刻板信息的女性角色最不刻板,性别刻板信息会显著增加女孩对异性角色的刺板程度,而男孩则对自身的玩具选择最为刺板:(4)5-6岁时,儿童对自身玩具选择的性别刻板要求显著增强。总的来说,儿童的性别刻板印象受到内部认知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122.
123.
刘钰  陶云  刘艳 《心理学探新》2011,(6):520-524
采用语义启动研究范式,探讨傣族小学2、4、6年级汉语词汇和语音的语义通达特点。结果表明:1)对图片语义的提取存在学习年龄效应,2年级的反应时显著长于4、6年级;2)汉语词汇和语音都能显著促进图片语义的提取,但语音促进作用更明显;3)汉语词汇对图片语义提取的促进作用随年级的升高而增加,汉语语音的促进作用随年级的升高而减少。  相似文献   
124.
以540名小学一、三、五年级儿童的母亲为对象,采用回归分析和路径分析技术,考察了母亲元情绪理念及其情绪调节对儿童情绪调节能力发展的预测作用及其机制。结果表明:(1)母亲情绪教导和情绪紊乱理念对儿童情绪稳定性的发展具有直接预测作用,且以其高冲动性为中介对儿童情绪稳定性的发展具有间接预测作用;(2)母亲情绪教导理念对儿童情绪调节性的发展具有直接预测作用,且以其情绪调节策略缺乏为中介对儿童情绪调节性的发展具有间接预测作用。因此,母亲情绪教导理念有助于其不良情绪的控制和更加灵活多样的情绪调节策略,而对自身不良情绪的有效控制和更灵活的情绪应对策略,将有助于促进其孩子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5.
该研究以性别职业刻板印象和自我-职业刻板印象的内隐联想测验(IAT)为实验材料和测量工具.通过提供反刻板印象信息为干预策略进行实验。研究表明:职业一性别刘板印象和职业一自我刻板印象层次不同,在总体上具有显著的相关;大学生在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和职业一自我刻板印象上都存在极其显著的内隐效应,女大学生显示极强的内隐职业一自我刻板印象;在职业-自我刻板印象上,反刻板印象信息具有显著的干预作用,对男大学生的干预作用比对女大学生的大;在内隐水平上反刻板印象信息只能部分消除刻板印象;设计的[AT纸笔测验版本是可行的;在学校教育中渗透性别平等教育将是十分必要的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6.
本文首先从佛教量论的角度对翻译的实质做出界定,指出翻译的实质是一种为他(社会性)的比量活动。根据翻译为他比量的实质,可以引导出翻译的两种类型:比知翻译和喻知翻译。比知翻译是具有事先直接约定性的语言传递活动;喻知翻译是没有事先直接约定的语言传递活动。根据从佛教量论对翻译实质和类型的规定,本文分析了不可译性问题,揭示出不可译性在认识论上的误区,指出不可译性是不可知论或怀疑论在翻译领域的显现。  相似文献   
127.
Subjects who came to an experiment expecting to receive a moderate amount of money for performing a task were then told, either before or after performing it, that their pay would be higher than, equal to, or less than they had expected. When the actual payment was announced after the task was performed, subjects' evaluations of the task increased with the amount they were paid; however, they estimated a higher rate of pay to be appropriate if they received either more or less than they expected than if they received what they expected. When the actual payment was announced before the task was performed (and before subjects made their decision to perform it), a different pattern emerged. Subjects rated the task more attractive when they were offered either more or less than the expected amount, while their judgments of the appropriateness of the pay offered increased with the amount of the offer. Implications of the results for incentive and dissonance theories as well as self-perception and equity theorie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28.
129.
1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