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05篇
  免费   521篇
  国内免费   172篇
  4598篇
  2025年   22篇
  2024年   65篇
  2023年   101篇
  2022年   131篇
  2021年   128篇
  2020年   207篇
  2019年   208篇
  2018年   177篇
  2017年   168篇
  2016年   152篇
  2015年   130篇
  2014年   154篇
  2013年   507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126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160篇
  2006年   182篇
  2005年   194篇
  2004年   154篇
  2003年   153篇
  2002年   125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38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36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21篇
  1979年   23篇
  1978年   18篇
  1977年   37篇
  1976年   19篇
  1975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102.
    
The persistence of intergroup conflicts around the world creates urgency for research on child development in such settings. Complementing what we know about internalizing and externalizing developmental outcomes, in this article, I shift the focus to children’s prosocial behaviors and more specifically, the Developmental Peacebuilding Model (DPM). The DPM makes three main contributions: It (a) integrates a developmental intergroup framework and socioecological perspective with a peace-building paradigm to examine the target and type of children’s prosocial behavior in settings of intergroup conflict; (b) outlines how children’s outgroup prosocial behaviors, which promote constructive change at different levels of social ecology, can be understood as peace building and fostering social cohesion; and (c) has implications for research and global policy.  相似文献   
103.
通过调查分析783名不同年级的中小学生对广告重要性、广告信任度和广告意图的认知水平,本研究发现:中小学生对广告重要性的认知随着年级的增长基本呈现上升趋势,小学六年级为关键的转折期;小学生对广告的信任度在小学四年级显著提高,而到了初中则显著下降,并且男生对广告的信任度高于女生;中小学生对广告意图的认知基本随着年级的增长而提高。  相似文献   
104.
采用负性生活事件量表、自我批评量表、亲子关系量表和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问卷对333名初中生进行测查,探讨负性生活事件对初中生自我伤害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负性生活事件对初中生的自我批评和自我伤害行为均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2)自我批评在负性生活事件与初中生自我伤害行为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3)负性生活事件和自我批评的关系(中介效应的前半段路径)受到亲子关系的调节,即负性生活事件对自我批评的正向影响随着父子关系和母子关系的增强而减弱。因此,负性生活事件和初中生自我伤害行为之间存在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05.
《心理科学》2025,48(3)
目前,研究关于儿童早期语言领域的统计学习能力是否随年龄发展尚未得到一致的结论,且缺乏在相同实验参数下对不同领域和感觉通道统计学习早期发展的系统考察。研究选择中班到二年级5~8岁的儿童,首次系统地考察了早期听觉和视觉通道中语言和非语言领域统计学习的发展。儿童首先在熟悉阶段听或看由无意义三联体构成的声音流或图片流;接着在测验阶段对三联体和非三联体做二择一判断。结果发现:1.儿童对听觉音节材料的统计学习能力从5~6岁快速发展,并在6岁时达到了和8岁儿童相当的水平,表明在儿童早期听觉语言领域的统计学习存在发展优势;2.从6岁起,儿童已能对视觉文字材料进行统计学习,且无论是视觉文字、物品图片还是听觉环境声音材料,其统计学习成绩均随年龄增长而提高。这些结果说明统计学习可能既遵循某种领域一般的原则,又受到输入刺激特性的限制,是一种多成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6.
自尊是包含能力和价值的重要心理资源,是个体心理健康的核心。多年来,我们围绕自尊开展了一系列理论建构及其相关的实证研究。其中,理论建构包括对自尊内涵和本质的探寻、\"倒立的金字塔\"自尊结构模型的建构。同时,运用多种方法对个体自尊的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包括婴幼儿早期自尊的观察研究、小学生自尊发展与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青少年自尊发展特点横向和纵向比较、特殊群体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最后,运用实验方法分析了诱发失败情境下自尊对不良情绪的缓冲作用,不同自尊类型被试的记忆偏向和情感反应。这些研究为丰富国内自尊领域的研究成果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07.
为探讨利他动机、组织认同和组织支持感对知识共享的影响,选取北京市不同学区的20所中小学校的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使用利他行为问卷、组织认同问卷、组织支持感问卷和知识共享问卷获得有效数据1342份。结果发现:(1)中小学教师的利他动机对其知识共享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2)组织认同在中小学教师利他动机与知识共享之间起到调节作用;(3)组织支持感对中小学教师利他动机与组织认同对知识共享的交互效应具有高阶调节作用。本研究检验了个体因素(利他动机)与组织因素(组织认同、组织支持感)变量对知识共享的共同作用,对提升中小学教师知识共享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8.
运用情境实验法,考察了71名3岁儿童掌控动机的基本特点及行为评价对其影响。结果发现:3岁儿童:(1)对新奇玩具具有强烈的掌控动机;(2)丰富的视听反馈会更加激发其探索与操控;(3)当成人对其探索行为有积极评价时,儿童获得更多愉悦感;(4)掌控成败体验出现;(5)积极评价可增强掌控成功时的兴趣感,缓解失败后的不良情绪;(6)多数(94.42%)儿童愿意尝试挑战,并能坚持较长时间以期成功,但坚持性存在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109.
小学3~5年级学习不良儿童社会比较的特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小学三、四、五年级95名儿童为被试,采用访谈法探讨了小学学习不良儿童的社会比较特点。结果表明:70%学习不良儿童自发地进行上行比较,即群体外比较,其动机为自我提升;学习不良儿童的社会比较和时间比较的频率均低于一般儿童;学习不良儿童的社会比较目标水平显著低于一般儿童,随着年级的升高其目标水平呈不断下降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0.
采用特拉华校园氛围量表、特拉华欺负受害量表、心理弹性量表、病人健康问卷抑郁量表和广泛性焦虑量表对3543名中学生进行调查。探讨中学生感知的校园氛围与心理弹性在其欺凌受害与内化性问题间的中介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在控制中学生的性别、年级及父母文化水平后,欺凌受害能显著正向预测学生的内化性问题。(2)心理弹性在欺凌受害与内化性问题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中学生感知的校园氛围在欺凌受害以及心理弹性对内化性问题的影响中均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