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74篇 |
免费 | 104篇 |
国内免费 | 35篇 |
专业分类
171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篇 |
2024年 | 14篇 |
2023年 | 43篇 |
2022年 | 24篇 |
2021年 | 24篇 |
2020年 | 63篇 |
2019年 | 79篇 |
2018年 | 89篇 |
2017年 | 90篇 |
2016年 | 73篇 |
2015年 | 54篇 |
2014年 | 77篇 |
2013年 | 221篇 |
2012年 | 42篇 |
2011年 | 38篇 |
2010年 | 41篇 |
2009年 | 41篇 |
2008年 | 55篇 |
2007年 | 73篇 |
2006年 | 70篇 |
2005年 | 58篇 |
2004年 | 43篇 |
2003年 | 41篇 |
2002年 | 76篇 |
2001年 | 78篇 |
2000年 | 66篇 |
1999年 | 38篇 |
1998年 | 39篇 |
1997年 | 15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4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采用飞行管理态度问卷FMAQ 2.0作为航空安全文化背景下外显安全态度的评价工具, 并设计了两个安全态度的内隐联想测试(IAT)对134名飞行员进行了调查, 同时运用专家评定法对其飞行绩效进行了评价, 结果发现:(1) 航空安全态度的IAT效应值较强, 飞行安全更多与积极评价和积极情感联系在一起, 对飞行风险与冒险是消极评价与回避。(2) 外显和内隐安全态度既相关又分离:评价性内隐安全态度和外显态度的驾驶舱工作态度、情感性内隐安全态度和驾驶舱工作态度与自动化驾驶态度显著正相关, 且总外显态度与内隐态度正相关显著, 同时模型数据显示二者是分离性结构。(3) 外显和内隐安全态度均能预测安全绩效, 其中外显态度对飞行作风、飞行技能和机组管理的预测率较高, 内隐态度在安全规章上预测率较高, 其共同预测模型拟合良好。结论:外显与内隐安全态度、安全绩效及其相互关系共同构成特定航空安全文化的完整模型。 相似文献
992.
研究以经营店面为背景设计决策材料,采用2(不确定性容忍度:高/低)×2(损益背景:损失/获益)×2(选项描述框架:积极/消极)×3(损益概率:高/中/低)混合实验设计,探讨不同任务情景下个体不确定性容忍度对风险偏好的影响。结果发现,不确定性容忍度主效应显著,高容忍度者比低容忍度者更冒险。不确定性容忍度与损益背景交互作用显著:在损失背景下,高容忍度者比低容忍度者更冒险,在获益背景下无此效应。不确定性容忍度与选项描述框架交互作用显著:在积极框架下,高容忍度者比低容忍度者更冒险,在消极框架下无此效应。这表明,不确定性容忍度对风险偏好产生影响,但这种影响会受到损益背景和选项描述框架的调节,具有情景依赖性。 相似文献
993.
采用视觉搜索范式,探讨了暴力犯罪者对情绪刺激(愤怒面孔与高兴面孔)的注意偏向特点。行为数据显示,相比非暴力组,暴力组对愤怒面孔的反应要显著快于高兴面孔,初步验证了暴力犯罪者对负性情绪信息存在注意偏向。ERP数据进一步表明,当目标刺激为愤怒面孔时,暴力组N2pc的潜伏期要显著小于非暴力组,说明暴力犯罪者对愤怒面孔的觉察早于高兴面孔,对负性情绪刺激更为敏感。由于N2pc的波幅不存在显著差异,差异主要表现在反应时和潜伏期,说明暴力犯能够更快的觉察到负性情绪面孔,但并没有对其投入更多的注意资源,出现回避模式,表明暴力犯对负性情绪信息的加工是一种警觉—回避模式。 相似文献
994.
人类自我概念的心理表征在心理学和哲学有深入的研究, 跨文化心理学研究揭示了东西方文化自我概念的结构差异。近年来神经科学借助脑功能成像开始研究自我相关信息加工过程的神经机制, 并探讨是否存在文化特异的自我概念的认知神经表征。跨文化神经成像研究表明自我概念在知觉水平和人格特征表征方面都存在文化差异, 本文综述该领域的研究进展。跨文化和文化启动神经成像研究结果有助于我们理解自我概念表征文化差异背后的神经机制。这些研究推动了文化神经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995.
996.
自尊水平影响着个体在应激情境中的内分泌反应,在以人个人主义文化下的研究发现,由于低自尊具有较低的内部控制力,因此在应激情境中的唾液皮质醇反应更强烈。但是在中国集体主义文化中,由于集体性自我的评价是自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自尊更加期望集体或社会的积极性评价,因此假设在心理性应激情境下(即个体的能力被否定的时候),高自尊的应激反应会比低自尊更加强烈。本研究以健康大学生为被试,分别以Rosenberg自尊量表和特里尔社会应激测试(TSST)为实验手段,以自尊量表得分、主观应激报告(5点量表)和客观应激参数(心率和唾液皮质醇)为指标,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探讨自尊与心理性应激的关系。结果发现,在TSST开始时(20分钟)自尊与心率呈正相关,自尊水平越高,心率越快;在TSST结束后(60分钟)自尊与唾液皮质醇水平呈正相关,自尊水平越高,唾液皮质醇水平越高。总体来说,相对于低自尊被试而言,高自尊被试在心理性应激情境中的反应更为强烈。 相似文献
997.
依据时间管理的相关理论,参照国内外已有的相关问卷和量表,提出时间管理问卷的结构。对872份有效数据进行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同时考察了价值观与时间管理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问卷包括6个因子:即规划性、拖延性、时间透视性、自觉控制性、混乱倾向性和抗压性;(2)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半信度和重测信度均较高,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3)价值观中的垂直个人主义对时间管理倾向中的计划性、自觉控制性和混乱倾向性有显著预测作用;价值观中的垂直集体主义对时间透视和抗压力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998.
领导正直(leader integrity)作为一种道德品质,长期以来被认为是有效领导者的关键特征。近年来,道德丑闻和管理者违法乱纪事件频频发生,引发了学术界对领导正直问题的关注。然而,学界对领导正直的内涵、测量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关于领导正直的文献综述更是寥寥无几。本文从领导正直的概念、测量、影响因素、作用机制和实施效果等方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和探讨。未来研究应从领导正直的概念与维度的完善、影响因素的拓展和作用机制的深入识别等方面展开努力。 相似文献
999.
摘要:引入了三种可以估计认知诊断属性分类一致性信度置信区间的方法:Bootstrap法、平行测验法和平行测验配对法。用模拟研究验证和比较了这三种方法的表现,结果发现,平行测验法和Bootstrap法在被试量比较少、题目数量比较少的情况下,估计的标准误和置信区间较接近,但是随着被试量的增加,Bootstrap法的估计精度提高较快,在被试量大和题目数量较多时基本接近平行测验配对法的结果。Bootstrap法的所需时间最少,平行测验配对法计算过程复杂且用时较长,推荐用Bootstrap法估计认知诊断属性分类一致性信度的置信区间。 相似文献
1000.
生成论是当代具身认知科学中的一个新取向。它反对传统认知科学中的表征主义观点,主张心智并非认识者对环境信息的表征和加工,而是行动的制造者,是特定身体构造和身体能力的行动者与环境的互动与耦合过程。激进生成论认为自创生的生成论和感觉运动的生成论在反对表征主义方面过于“温和”。因此,它主张“激进化”生成论,强调基本心智就是一种反应形式,不包含任何内容性心理表征。因此,它要掀起一场反表征主义“革命”。这一激进主张受到来自左右两方面的批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