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采用数字再认与词汇再认双作业范式,从笔画、部件、整字层次,考察汉字错觉结合的层次和影响因素。结果发现:(1)在汉字词识别中,两个相邻字(词)之间存在笔画、部件或字的互换错误,说明在笔画、部件和字的层次上存在错觉结合。(2)字的错觉结合率最高,其次是部件,笔画最低。(3)汉字词的错觉结合受刺激对的呈现方式、汉字结构和词性影响。  相似文献   
62.
人-服装-环境系统的和谐构成服装行为的良性生态。在包括服装设计的各类设计艺术中,人机工程理论起着重要的支撑和导向作用。应当更深入地研究和运用人机理论,增强产品的视觉美感,完善视觉传达设计。  相似文献   
63.
视错觉是现代展示空间设计中一种极为重要的空间创意表现手法,通过合理运用,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可以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激发人们对艺术设计的兴趣并营造出与种不同的艺术设计效果,由于它的表现手法复杂多样,也就为实现不同的空间形式提供了可能。在视错觉语言的运用中,设计者不仅要了解各种条件下的视错觉表现方式,还要能够将其通过正确的引导和调节,合理的运用到空间的创意设计中,准确的表达设计理念并传达信息,另一方面,这也极大地扩展和提升了设计者的设计思维。事实证明,将视错觉图形应用到空间设计中,可以产生出其不意的奇妙效果,并且极大的丰富了设计空间的内涵,使设计更加的生动和谐。因此,讨论视错觉原理及其在展示空间设计上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把各种视错觉现象归纳起来,着重研究它的艺术价值及其在展示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4.
65.
人际互动中的被洞悉错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洞悉错觉是人际互动中的一种认知偏差。文章回顾了被洞悉错觉在不同领域存在的证据;介绍了被洞悉错觉在旁观者冷漠、刑事审讯、社交障碍、自我泄露感和亲密关系中的相关应用;分析了锚定及其调节效应、知识之祸、自我关注和朴素实在论对被洞悉错觉的理论解释;讨论了以往研究在对象、方法及跨文化比较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66.
刘志华  金志成 《心理科学》2006,29(3):635-638,608
以大学生为被试,探讨视觉特征捆绑的认知机制。实验采用空间提示范式,要求被试完成字母形状和颜色的辨别任务,考察集中注意和分散注意条件下的IC差异。结果表明,注意在视觉特征捆绑中起重要作用,集中注意能有效地减少IC的出现。同时注意对特征捆绑的调节作用表现出距离效应,即近距离比远距离的IC错误多,提示了注意的作用机制有可能与空间距离信息有关。  相似文献   
67.
汪新建  刘硕晗 《心理科学》2005,28(1):149-151
人们关于自我的记忆经常会发生“错误”和“歪曲”,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三:其一是“压抑”,其二是“肯定性的错觉”,其三是“个体历史建构和保持”。它们是人们进行心理防卫的方式,其目的是使自我保持一种积极的、具有一致性和稳定性的状态。  相似文献   
68.
胡娟 《心理科学》2005,28(1):210-213
本研究通过实验得出以下结论:(1)记忆错觉与消费者的年龄有关,老年组的错误率最高,青年组的错误率最低;(2)记忆错觉类型与年龄有关,老年组在英文和色彩项目上错误率最高,少儿在英文和汉字项目上错误最高,而对形状和色彩相对要敏感,青年组比较平均,是错误率最低的一组被试:(3)消费者记忆错觉的产生与消费者具体的消费实践有关,接触少的品牌产生错觉的概率高,接触得比较多的品牌错觉率相对要低。  相似文献   
69.
因果错觉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邵志芳  赵娟 《心理科学》2004,27(1):107-110
本研究分别从可控情境和不可控情境两方面探讨了在工具性条件反射中,人对因果关系的认知的特点。结果发现:1.在可控情境下。延迟反馈可能导致被试的因果错觉;2、在不可控情境下,被试同样表现出因果错觉:迷信和控制幻觉,并且这种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3、提供恰当的外部线索能有效地帮助被试消除已经形成的因果错觉。  相似文献   
70.
成年  李岩梅  梁竹苑 《心理科学》2014,37(4):1008-1015
权力指控制有价值资源及他人行为结果的相对能力。心理学研究发现,权力不仅是等级制度的核心概念,一种结构变量、社会关系的基础属性,还是一种心理属性,即知觉到自己有能力影响他人的一种心理状态。这一发现促使研究者愈发关注权力效应背后的心理机制。本文在分别综述了权力效应三种心理机制(趋近系统激活、心理距离增加、诱发控制错觉)的基础上,详细分析总结了各心理机制及其影响与拥有权力的人(以下简称掌权者)的认知、动机、情绪乃至判断、决策、行为间的关系,并尝试阐述了各心理机制及其影响与促进集体利益繁荣这一权力产生初衷之间的关系。最后,根据研究现状,就权力各心理机制间的关系、心理机制如何运作、文化与心理机制间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