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杨莎莎  陈思静 《心理学报》2022,54(3):281-299
惩罚规范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个体的惩罚行为, 但个体对惩罚规范的感知与实际规范之间可能存在差异, 这被称为规范错觉。为了更好地从这一角度理解第三方惩罚, 我们需要回答的是:第三方惩罚中是否存在规范错觉?如果存在, 其方向如何?会对个体自身的惩罚行为产生何种影响?实验1 (N = 449)和实验2 (N = 134)的结果表明, 在违规情境中, 人们往往低估了他人的惩罚水平, 这导致自身较低的惩罚行为。实验3 (N = 164)和实验4 (N = 284)进一步发现, 较弱的公正世界信念导致人们对他人惩罚水平的低估, 从而影响了自身的惩罚行为, 而社会距离调节了公正世界信念对规范错觉的影响。上述结果表明, 规范错觉会受到内部(公正世界信念)和外部(社会距离)两个参照点的影响, 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第三方惩罚是一种注重维护规范的积极行为、而非注重个人收益的策略行为。  相似文献   
42.
李小平  储美霞 《心理科学》2011,34(6):1367-1371
为了检验双加工发展理论及了解中国一古老推理错觉问题的发展特征,从小学五年级至大学二年级各个阶段选取被试385名,对该古老推理错觉及其改良版问题的发展特征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1)该古老推理错觉问题及其改良版问题的趋势对比有力的支持了双加工发展理论; (2)从小学五年级始,财会关系推理错觉即存在,表现出跨年级的发展特征。  相似文献   
43.
肖前国  张凤华  苟娜 《心理科学》2012,35(3):588-594
本研究设计了三个实验,探讨了被试在经典的十文钱问题以及与其异质同构的组团旅游问题中的推理情况。实验1通过调查法发现,被试在十文钱异质同构问题中表现出了与十文钱问题同样高的错误率,属于推理错觉问题。在此基础上,实验二、三就其推理错误的可能原因进行了实证探究,结果发现:(1)题目表面特征的弱化能显著提高被试的推理成绩。(2)批判性思维意识与批判性思维技巧的线索提示能显著提高被试的推理成绩。  相似文献   
44.
杨昭宁  王东石  朱婷 《心理科学》2013,36(4):842-847
倾斜恒常性理论是一种新的解释Ponzo错觉的理论,但是似乎存在一些局限。本研究采用调节法通过两个实验考察了四种Ponzo错觉版本在各种条件(视角和水平线段间距)下的错觉量情况,以此来检验倾斜恒常性理论。实验一中,对称Ponzo错觉变异版本在50mm时的错觉量情况和Prinzmetal(2001)的结果相似,但是在85mm和120mm时得到了较多的错觉量,这和倾斜恒常性理论的理论预期不符。实验二对不对称Ponzo错觉的考察得到了和实验一类似的结果,只有50mm时的情形符合倾斜恒常性理论预期。通过以上实验得到水平线间距和视角因素都是产生Ponzo错觉的重要因素,而倾斜恒常性理论过分强调了背景线的倾斜诱导效应,忽略了其他结构因素对Ponzo错觉的影响,所以倾斜恒常性理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有效地解释Ponzo错觉的产生机制。  相似文献   
45.
DRM范式的关联性记忆错觉的理论解释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关联性记忆错觉的深入发展,研究者逐渐对关联性记忆错觉进行理论解释,并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模型,该文从四个角度进行了归纳,即:基于部分编码的解释、基于信号检测分析的模型、模糊痕迹理论和综合的建构性记忆模型等,并进行了评价和展望。  相似文献   
46.
本实验以一例典型双侧顶叶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数字和几何形状为材料,采用形状和颜色特征识别任务,主要考察了顶叶及空间信息是否影响视觉特征捆绑。结果显示,患者在特征捆绑任务上操作成绩较差,错觉性结合错误远远多于特征错误,且正确反应及错觉性结合受刺激间的距离及呈现方式的影响,表现出距离和位置效应。这些结果表明,顶叶在视觉特征捆绑中起重要作用,这种影响作用很可能与空间注意有关。本研究进一步为特征整合理论提供了神经心理学的证据。  相似文献   
47.
一个演绎推理难题对心理模型理论的验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志雅  赵冬梅  郑雪 《心理科学》2003,26(2):370-371
1 问题与目的1.1 问题的提出有一些被称之为“老实人—骗子”的逻辑推理问题 ,人们往往不能做出正确的推论。如 :有一个老实人和一个骗子 ,老实人永远说实话 ,骗子永远说假话 ,有一天他们在下象棋 ,分别说 :“一些平局是黑方先行的”“所有的平局都是黑方先行的”问 :是否可能 ,所有的平局都是黑方先行的 ?从逻辑的角度 ,正确的答案是“否”。但是 ,实际上人们却常常忽略了骗子所说的话 ,单凭某个老实人的话做出错误的推论。如上述问题 ,假定第一句话是老实人的话 ,由于这句话和结论可以同时为真 ,如果没有考虑骗子说的话 ,就做出了“是”…  相似文献   
48.
通过系统梳理酒精、尼古丁、大麻、可卡因、冰毒、摇头丸、阿片类和多药物等不同类型药物滥用者面部表情加工的研究,本文提出"歧视错觉"概念,用于解释药物滥用者对面部表情的负性化加工偏向,该观点为理解药物滥用行为激活机制提供了全新视角。未来可围绕面部表情特异性加工、面部表情加工阶段、面部表情加工的认知和神经机制以及面部表情加工训练展开相关研究,以进一步揭示药物滥用者面部表情加工的内在机制及其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9.
摘 要:人类躯体是由各部位按照一定的空间关系组成的,与人类面孔相似,也是对称的。它也能提供个体身份和行为方式等信息,如年龄、性别、意图、情感状态等。它与面孔相辅相成,共同促成对个体身份的辨别。躯体知觉是指大脑对进入视觉加工系统中的人类躯体刺激的侦察,感知或识别。躯体知觉应当如面孔知觉研究一样受到更多的关注。文章概述、评价了躯体知觉相关的认知神经研究,着重介绍了躯体知觉的认知和神经机制,并提出了一些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50.
Müler-Lyer错觉作用机制的眼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美国应用科学实验室生产的504型眼动仪,以错觉量和眼动特征为指标,考察了M櫣ller-Lyer(ML)错觉的产生及其作用过程。结果表明:(1)在ML错觉中,较长箭杆促进长度的准确判断,较长箭翼干扰长度的准确判断。减弱ML图形的总长度线索有助于降低错觉量;(3)箭杆与箭翼的交互作用对注视时间产生显著影响;(3)被试通过整合两条矛盾的线索进行长度判断,实验结果支持矛盾线索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