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76篇
  免费   607篇
  国内免费   512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93篇
  2022年   103篇
  2021年   150篇
  2020年   263篇
  2019年   272篇
  2018年   214篇
  2017年   298篇
  2016年   297篇
  2015年   189篇
  2014年   237篇
  2013年   744篇
  2012年   167篇
  2011年   196篇
  2010年   161篇
  2009年   226篇
  2008年   276篇
  2007年   241篇
  2006年   228篇
  2005年   193篇
  2004年   182篇
  2003年   157篇
  2002年   136篇
  2001年   103篇
  2000年   99篇
  1999年   87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7篇
  1976年   3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This paper overviews the interactivist model of represent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and intelligent robotics. Selected examples from approaches in AI and robotics are contrasted with the generic interactivist architecture in order to illustrate specific features of it. Petitagé, an artificial agent that instantiates our interactivist-expectative theory of agency and learning (IETAL), is discussed in detail from the interactivist perspective.  相似文献   
972.
选取130名学前儿童,采用“找钱币”欺骗任务和标准误信念任务,研究学前儿童欺骗及欺骗策略的发生、发展。结果发现:随年龄增长,采用“破坏证据”和“说谎”欺骗策略的人数呈下降趋势,采用四种联合策略的人数则呈上升趋势;即使3岁儿童也能出示“破坏证据”和“说谎”这两种行为主义的欺骗策略,但“制造虚假痕迹”的心理主义欺骗策略在4岁以后才开始出现;3岁、6岁儿童的误信念理解与欺骗策略不相关,而4岁和5岁儿童的则相关。  相似文献   
973.
周慧 《现代哲学》2006,(2):59-65
该文试图考察福柯的自律的话语理论并反思考古学的症结。文章从“历史先天”这一关键词出发,阐述福柯的知识考古学如何将对话语的实证描述和探索话语构成的先天规则结合起来,从而保证其在对话语的形式分析的同时,超越传统哲学深陷其中的三对矛盾:“经验-先验”、“我思-未思”、“本源的隐退-回归”。围绕着“陈述”的三个特性,我们可以看到福柯为此所做的努力,即打通共时与历时之隔,经验与先验之分,实现结构主义和实证主义的联姻。文章最后指出这种自律的话语理论的症结所在,认为福柯并没有如愿以偿地跳出“有限性解析”的窠臼。  相似文献   
974.
本研究通过亲子互动游戏观察来考查亲子游戏参与方式、情感交流与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关系。实验结果如下:第一,控制了年龄因素后,儿童的亲子游戏参与方式中的主动参与和建议游戏两种方式与儿童心理理论发展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而对于母亲来说,指导游戏的参与方式和儿童心理理论发展存在显著相关。第二,控制了年龄因素之后,儿童情感交流方面的分享积极情感和心理理论发展之间存在显著相关。而母亲这方面的指标和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没有显著相关。文章对上述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975.
运用文献学及史学方法,从精气学说、“无为”思想和辩证思维等方面,探讨黄老思想对中医气一元论、摄生思想、整体观及辨证思想形成的影响。认为黄老哲学使零散的中医学理论系统化、规范化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76.
传统中国哲学中的阴阳论一直是学界所关注的一个焦点,但对于该体系所具备确切内涵的各方面、以及由其所结成的整个架构的整体理论性质,却很少有人能深入体察。本文通过对《周易》阴阳论的细致分析,提出该理论作为一种形而上学宇宙论,实则是一个内在含括生命论、差异论与秩序论等三个主要方面,并以其中生命论为根基也是最终目的的层级结构。  相似文献   
977.
从人际关系看人格--认知-情感系统理论的视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格的认知—情感系统理论(cognitive-affective system theory of personality,简称CAPS)被视为是与大五人格理论齐名的一种人格理论。该文拟从个体外部的人际关系层面来阐述该理论,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然后,又从CAPS与其它人际关系理论的契合说明该理论是一种整合性的人格理论。最后,指出了CAPS的优点和局限性,并由此对人格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78.
检验项目功能差异的两类方法-CFA和IRT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在验证性因素分析(CFA)和项目反应理论(IRT)两个领域,都有一些检验方法来识别项目功能差异(DIF)。该文主要针对单维的多级计分项目,分别介绍CFA和IRT检测DIF的方法,并进行二者的比较。  相似文献   
979.
Social cognitive career theory (Lent, Brown, & Hackett, 1994) was originally designed to help explain interest development, choice, and performance in career and educational domains. These three aspects of career/academic development were presented in distinct but overlapping segmental models.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fourth social cognitive model aimed at understanding satisfaction experienced in vocational and educational pursuits. The model posits paths whereby core social cognitive variables (e.g., self-efficacy, goals) function jointly with personality/affective trait and contextual variables that have been linked to job satisfaction. We consider the model’s implications for forging an understanding of satisfaction that bridges the often disparate perspectives of organizational and vocational psychology.  相似文献   
980.
The learning experiences questionnaire (LEQ; Schaub & Tokar, 2005) was used to examine learning experiences as they relate to SCCT (Lent, Brown, & Hackett, 1994) across the Holland (1997) RIASEC typology. In particular, differences in men’s and women’s career related learning experiences were examined. A sample of 319 undergraduates at a public Midwestern university completed an online survey. Gender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in reported levels of some learning experiences; similar to prior findings for self-efficacy and interests, women reported more learning experiences in the Social domain, and men reported more experiences in the Realistic and Investigative domains. Results also supported that more reported learning experiences in a given domain relate to higher self-efficacy and outcome expectations in that doma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