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1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19篇
  1236篇
  2025年   2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165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21.
通过对1131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技术考察了亲子依恋、分离-个体化与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良好的亲子依恋可较强地正向预测大学生的积极分离-个体化,同时较强地负向预测消极分离-个体化;(2)亲子依恋除对同一性早闭状态有直接的正向预测作用外,对其他三种同一性状态的影响均以积极分离-个体化和消极分离-个体化为中介实现的。亲子依恋和分离-个体化两方面相结合形成了积极的亲子关系环境,有利于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形成。  相似文献   
922.
通过追踪研究,考察了老年人夫妻依恋的稳定性及配偶支持情况对夫妻依恋稳定性的影响.共有75名配偶健在的老年人参与了间隔3年的两次调查,第一次参与研究时的年龄范围为60~84岁.老年人夫妻依恋问卷和配偶支持问卷分别用来测量夫妻依恋和经历生活事件时夫妻间的支持情况.结果表明:(1)老年人夫妻依恋安全、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的跨时间稳定性较低;(2)对于依恋的变化,配偶支持是较生活事件发生数量更有效的预测指标,觉知到的配偶支持水平和支持满意度能够显著预测依恋安全、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分数的改变.  相似文献   
923.
幼儿情绪理解层次的发展及其与依恋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情绪理解测验和儿童依恋行为卡片中文版,探讨幼儿在不同情绪理解层次上的发展特点,并考察其与依恋的关系。114名3~6岁儿童完成了测试。结果显示,不同层次的情绪理解随儿童年龄的增长不断发展:面部表情识别和情绪外因的发展时间相对较早,而混合情绪理解和道德情绪理解相对较晚;不同依恋类型儿童在不同情绪理解层次上存在差异:安全型依恋儿童在情绪理解总分以及情绪外因、基于愿望的情绪理解、基于信念的情绪理解、基于记忆的情绪理解任务的成绩均显著高于非安全型依恋儿童。  相似文献   
924.
以六城市2630名中学生为被试,用问卷法考察中学生亲子依恋、父母亲密和社会适应的状况,发现:(1)中学生母子依恋质量高于父子依恋质量;男生的父子沟通、母子疏离和父子疏离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随年级升高,亲子依恋质量显著下降;(2)亲子依恋各维度与社会适应各维度存在显著相关.积极社会适应四维度上的得分,存在双亲安全依恋型>一方安全依恋型(父子安全-母子不安全型和父子不安全-母子安全型)>双亲不安全依恋型的情况,消极社会适应的得分则恰好相反;(3)父母亲密能够调节亲子依恋对社会适应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925.
依恋内部工作模式的社会认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社会认知取向的成人依恋研究,在验证依恋理论的核心假设和探索与情绪调节策略、依恋系统活动有关的心理活动过程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种把当前社会认知理论特别是心理表征这一重要概念运用到理解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式(internalworkingmodel)中去的价值已经逐渐显露。文章概述了关于内部工作模式与心理表征的关系及其在启动效应、可得性与通达性、记忆、情绪、归因等五个重要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将来的研究进行了思考与展望  相似文献   
926.
李彩娜  李彩娜  黄凤 《心理科学》2012,35(6):1366-1370
采用问卷法对638名大学生的依恋、个人自主及人际适应状况进行测查,运用结构方程建模技术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依恋与个人自主均能显著预测大学生人际关系适应;(2)依恋焦虑通过个人自主间接预测大学生人际适应,个人自主在依恋焦虑与人际适应间起完全中介作用;(3)依恋回避直接预测人际适应。该结果对进一步制定提高与改善大学生人际适应的干预措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27.
情侣依恋与情感投入:性别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情侣依恋、情感投入和性别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承诺和满意度与焦虑依恋和逃避依恋相关显著,对两种依恋预测作用显著。性别调节作用仅存在于承诺和满意度与焦虑依恋的关系中:男生的承诺与焦虑依恋关系较强;女生的满意度与焦虑依恋关系较强。承诺和满意度与逃避依恋的关系没有性别差异。焦虑依恋和逃避依恋相对独立。性别对承诺和满意度与焦虑依恋和逃避依恋的关系中有不同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28.
林云强  张福娟 《心理科学》2012,35(3):725-729
摘要  研究者曾一度认为自闭症儿童无法建立起依恋关系。本文系统回顾了自闭症儿童依恋研究的最新进展,将自闭症儿童是否存在依恋行为(尤其是安全型依恋行为)、依恋发展解释理论、研究方法、类型分布以及影响因素等问题进行了详细梳理,并结合研究分析,提出有关自闭症儿童依恋研究的几点启示,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29.
杨安博  任真  陶晓春 《心理科学》2012,35(2):418-423
本研究探讨了依恋关系对员工工作绩效影响,并进一步考察了性别在两者关系中的调节作用。通过采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关系问卷(RQ)和工作绩效问卷三个研究工具,对110名不同职业和岗位员工的依恋模式与工作绩效的关系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 倾注型被试在情境绩效上的得分显著得低于安全型被试和害怕型被试。2.依恋焦虑与任务绩效和情境绩效均呈显著正相关。3.依恋焦虑可以正向预测情境绩效。4. 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男性和女性在情境绩效和任务绩效上有所不同,说明性别在依恋关系和工作绩效之间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30.
对703名初中生(平均年龄14.30岁)进行问卷调查, 探讨了青少年歧视知觉、亲子依恋在家庭经济压力与青少年抑郁关系中的中介和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在控制了性别、年级后, 家庭经济压力对青少年抑郁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2)在家庭经济压力对抑郁的正向预测关系中, 歧视知觉起中介作用;(3)家庭经济压力通过歧视知觉对抑郁的中介作用受到亲子依恋的调节, 相对于亲子依恋水平较高的青少年, 中介效应仅在亲子依恋水平较低的青少年中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