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9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30篇
  1955篇
  2025年   2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306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The relations of differential occupational knowledge with interests and competence perceptions in children as well as how these relations were moderated by gender and grade were examined in this study using an Italian sample.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samples of elementary school and middle school children (N = 539). The Inventory of Children's Activities—Revised (ICA-R; Tracey & Ward, 1998) was used to assess children's interest and competency perceptions in various activities associated with the Holland's RIASEC types. The Occupational Knowledge Scale (OKS) was created for this study, and consisted of a representative sampling of occupational titles to which children indicated their knowledge. Hierarchical regression results indicated a relationship between knowledge, interests, and competence perceptions in children. With regard to overall knowledge, no relationship was found between general knowledge and either grade or gender. More specific examination of the type of knowledge as it varied across the dimensions of People–Things, and Data–Ideas demonstrated that there appeared to be a specific pattern relating interest, gender, and grade to knowledge of occupations. For knowledge of people relative to things occupations, higher interest, higher grade level, and being female predicts stronger knowledge of people occupations. It was also found that interest in ideas predicts stronger knowledge of ideas occupations, and being male predicts stronger knowledge of high prestige occupations. Generally, competence perceptions did not have a unique relation with one's knowledge of People–Things, Ideas–Data, or Prestige; however, girls who reported higher competence had greater knowledge of ideas occupations.  相似文献   
22.
中国传统儒家责任心理思想探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任亚辉 《心理学报》2008,40(11):1221-1228
与西方个人主义文化背景下建构的责任心理观不同,传统儒家以“天人合契”思想为主旨,强调在关系伦理的价值体系中探求责任心理的现实定位,从而形成了一种以朴素的血缘亲情为基础,以“孝悌”为核心,外推“礼义”以至人类社会与自然的责任心理观。它视“民胞物与”的仁爱精神、“敬德保民”的王道信念、“心忧天下”的忧患意识为核心内容,主张以个人为起点,经由“诚”“敬”的主观修养、“知行合一”的力行实践,并辅以外在刑罚约戒,达致“克己让人”的为他责任人格。责任心理思想是传统儒家学说“上本天道、下理人情”,融贯道德理想于人伦日用的中心环节  相似文献   
23.
基于胜任特征的人才测评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总结了国内外有关胜任特征与测评方面的文献,阐述了胜任特征作为人才测评的标准的内涵,进而总结了胜任特征应用于人才测评的作用与意义,最后简要介绍了基于胜任特征的人才测评的技术方法。本文有助于胜任特征与人才测评课题的进一步研究,对于人才测评的实践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4.
不同社会群体特征对内隐领导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发现,中国人内隐领导理论的内容由个人品德、目标有效性、人际能力和多面性四个因素构成。不同的年龄、职业和教育水平等评分者的特点,对领导诸因素的评分有着显著的影响。综合分析发现,教育水平是影响内隐领导因素评分的主要变量。另外,各组都倾向于把人际能力作为领导最大的特质来加以评分。  相似文献   
25.
本研究采用两个实验考察了他人知识状态觉知对不同语言能力幼儿名词习得的影响。参加实验的被试是来自上海市三所幼儿园的89名3~4岁幼儿。实验一发现,高语言能力幼儿在确定和不确定两种实验条件下的名词习得有显著差异,确定条件下的得分高于不确定条件。一般语言能力幼儿未表现出上述区别;实验二进一步发现高语言能力幼儿能忽视表面的语气线索所表达的迟疑,影响他们词语学习的是对他人知识状态的深层觉知。  相似文献   
26.
任娜  佐斌 《心理科学》2012,35(2):457-461
情感错误归因程序(AMP)是一种新近发展出来的以投射为基本原理的内隐社会认知研究方法。AMP的内部处理机制可分为情绪的激发、归因以及猜测三个过程,每种过程都有其发生概率。AMP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最突出的特点是其对警告的抗拒性。此外虽作为一种相对性的内隐测量工具,但AMP也能很好地研究单一的态度对象。还介绍了几种新近出现的AMP改进范式。  相似文献   
27.
年龄与路径知识习得的关系是空间与认知老化两大领域研究的重要议题。老年人在面对不同的路径学习环境时呈现出不同的认知老化表现。以往与年龄相关的路径知识习得能力变化的研究, 主要支持了认知老化衰退理论。然而近来发现随着年龄增长, 老年人保留了一种空间认知补偿能力。由此, 在对前人文献进行回顾和反思的基础上, 整合路径知识习得的认知老化表现及机制以探究缓解空间认知老化可能的内部因素和外部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8.
目的:研究探讨了单类内隐联想测验(Single Category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SC-IAT)测量中学生良心的可行性,并分析内隐良心和外显良心的关系。方法:采用E-prime3.0软件编制SC-IAT良心测量程序,测量了中学生内隐良心; 采用青少年良心问卷测量了中学生的外显良心,并运用相关技术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SC-IAT实验中,中学生良心的内隐效应显著,且不存在性别、独生与否、学段、家庭结构、家庭所在地等人口统计学指标上的显著差异; 内隐良心与外显良心之间的相关不显著。结论:(1)中学生良心存在积极内隐效应;(2)外显良心和内隐良心相互分离,是两个不同的建构。  相似文献   
29.

为了解近五年中国医学史研究热点和发展态势,利用可视化软件对近五年中国医学史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医学史学科为医学与史学跨学科专业,医学界与史学界间虽有融通交流,但研究界限仍较为分明。研究者应打破人为划分的学科分界线,将其他学科的理论融入医学史研究。高校应鼓励不同学科交互深造,创建研究集群以及培养体系,进行多学科交叉研究。在研究方向中,传统医学史与医疗社会文化史的碰撞和融合在未来将会是十分重要的发展趋势,借鉴瘟疫史研究的思路,从医疗社会史的角度探究其他疾病和现今尖锐的医疗问题或可成为未来的研究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30.
内隐学习领域关注的重要问题是被试能够习得何种结构及其相应的学习机制。远距离规则的研究为澄清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现有研究已证实被试能够内隐地习得并迁移固定长度的远距离规则。按照内隐学习抽象性的观点,如果被试习得的是远距离的抽象规则本身,那么迁移也同时会发生在不同长度的材料上。因此,研究以独特的汉语声调水平映射规则为材料,通过对表面特征与底层规则之间的分离操作,探讨声调水平映射规则的内隐习得和长度迁移,结果表明被试不仅能够习得这一规则,还能够将该规则灵活迁移到不同长度的材料上,进一步为内隐学习的抽象性特点和无限性的学习机制提供强有力的新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