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6篇
  免费   166篇
  国内免费   10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171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Psychologists and educators have often conceptualized motivation as an individual difference variable, something that some students simply have more of than other students. This view of motivation can underestimate contextual influences. In this article we consider how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chool and classroom may influence student motivation, as well as the role of educators in shaping school and classroom climate. We describe three motivational perspectives: achievement goal theory,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nd social-cognitive theory. The effects on motivation of social relationships with teachers and peers are also considered.  相似文献   
20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dolescent personality and problem behaviour has been well established. However, relatively little attention has been given to the role of the social environment in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adolescent personality and problem behaviour. We tested the mediating and moderating role of the quality of the parent–adolescent relationship in the associations between adolescents' personality traits and problem behaviour. The sample consisted of 140 adolescents (11 to 18 years of age) and both their parents. Results supported a mediating role of the father/mother–adolescent relationship in the associations between Agreeableness, Emotional Stability, and Conscientiousness and externalizing problem behaviour. The father/mother–adolescent relationships did not mediate the associations between personality traits and internalizing problem behaviour. We also found support for a moderating role of the father/mother–adolescent relationships in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Emotional Stability and both externalizing and internalizing problem behaviours. Other moderated effects were specific for parent, personality trait and type of problem behaviour. Copyright © 2006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203.
医疗社会工作:现实意义和发展趋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疗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专业的重要实务领域之一,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医疗事业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具有解决患者及其家属问题、处理医患关系,并促进公共卫生政策的改善等多种功能。从我国目前的发展来看,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有诸多需要努力的方面,包括完善相关政策、提高服务质量、修正教育模式、突出中国特色等。  相似文献   
204.
循证医学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患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采用循证医学的原理和方法,规范医疗服务行为,缓解医患矛盾,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已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试图从循证医学的角度探索改善医患关系的途径,通过对循证医学理论的应用来缓解医患冲突,改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205.
医患诚信问题探讨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近些年,诚信缺失现象大量滋生,信用问题日益凸现,医疗行业也深陷其中。医患诚信问题严重地挫伤了医患感情,医患间不信任情绪不断加深。关注和研究我国医患关系中的诚信伦理问题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06.
医学高新技术在现代医患关系中扮演的角色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医学高新技术在现代医患关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在缺乏有效的政府监管、医院与医生逐利行为及社会不良导向等因素下,其自身的角色发生了异化。通过对异化现象、产生原因及采取措施等方面的分析,明确其正确的价值取向,以促进医患关系的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7.
生命伦理学具有广泛性和综合性,着眼于群体健康是当前生命伦理学发展的趋势。在群体水平的生命伦理学的研究中,有关“正义”的概念是核心的问题。涛慕思·W·博格提出了正义的“关系概念”,借以考察范围广泛的社会制度与健康结果的产生具有什么样的因果关系,进而强调社会制度的制定者和支持者对其产生的健康结果负有责任。通过对此“关系概念”进行分析,以期对中国国内健康领域问题的解决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08.
学校归属感与学生发展的探索研究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27  
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中小学生的学校归属感与学校适应、自我概念、同伴关系及班级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1)学校适应、自我概念、同伴关系和班级环境与中小学生的学校归属感有密切的关系;2)学校归属感能有效的预测学生的自我概念;3)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对学校归属感有重要影响,是学校归属感显著的预测变量;4)学校类型对学校归属感有显著的影响,重点中学学生的学校归属感显著高于其他类型学校的学生。  相似文献   
209.
从人际关系看人格--认知-情感系统理论的视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格的认知—情感系统理论(cognitive-affective system theory of personality,简称CAPS)被视为是与大五人格理论齐名的一种人格理论。该文拟从个体外部的人际关系层面来阐述该理论,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然后,又从CAPS与其它人际关系理论的契合说明该理论是一种整合性的人格理论。最后,指出了CAPS的优点和局限性,并由此对人格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10.
该文采用问卷法和社会测量法相结合的方法,以班级为单位对484名3~9岁儿童的气质和同伴关系类型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9岁儿童同伴关系类型已形成分化,其中被忽视儿童和被拒绝儿童所占总体样本的比例分别为16.9%和9.6%,比例较高值得重视。儿童气质对同伴交往类型的形成影响很大,四种同伴关系交往类型在气质各维度上方差检验都达到了差异显著,有着明显不同的气质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