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7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10篇
  1064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161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21.
This article deals with interchurch and interreligious marriage as a challenge to Orthodox theology and its self-conscience. The canons of the church came into being at a time when the church identified itself with history, and the Empire with the kingdom of God. Their purpose was to strengthen the historical construction of the church and the Empire. In such a context, the “other” was a threat to the historical existence of the church. Eschatology offers a different perspective, seeing the whole world as a church “in becoming.” Mixed marriages pose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How do we understand ourselves? How do we understand others? Our tradition has been challenged with new events and new realities, demanding bravery to solve them.  相似文献   
222.
Abstract

Drawing from diverse theoretical frameworks, we examined predictors of discrepancy between current and ideal body image in a sample of 396 Greek adolescents. The participants completed assessments of the frequency of comparing oneself with someone of perceived better appearance, appearance evaluations, frustration of basic psychological needs, and appearance self-compassion. We found that upward appearance comparisons negatively predicted appearance evaluation, which in turn was a negative predictor of body image discrepancy. Moderated mediation analyses showed that appearance self-compassion buffered, whereas psychological need frustration augmented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upward comparisons on appearance evaluation. Our findings contribute to the growing literature on body image discrepancies in adolescence by examining moderating factors that amplify or buffer such discrepancies, hence identifying viable intervention pathways.  相似文献   
223.
《心理科学》2025,48(2)
当前,基于多媒体的视频学习成为一种重要的学习形式。其中一个重要问题是:视频中是否需要呈现教师形象?教师的社会线索能否影响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基于近期的实证研究,总结了教师的眼神注视、手势、面部表情和语音四种社会线索对视频学习的影响。结果发现,教师的眼神注视(直接注视、引导注视)能够引导注意、降低认知负荷、提高准社会交往,促进视频学习;手势(象征性手势、隐喻性手势和指示性手势)可以引导注意、降低认知负荷,改善视频学习;积极的面部表情和语调能提高准社会交往和积极情绪,促进视频学习。同时,教师应使用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的表达来增强学习者的参与感,并尽量用标准的口音。  相似文献   
224.

明清时期岭南巫鬼之风颇盛,巫医活跃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出于维护社会稳定的考虑,明清朝廷将巫医视为荒诞不经的惑众者,并对其进行严厉打压。于是,在官方的有意塑造下,巫医呈现出了一种自私自利的“黑暗”形象。然而,抛去官府的外衣后,文人笔下的巫医则越来越“常态化”,且巫医的社会身份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地方文士的认同。而在民间百姓的生活中,巫医又扮演着“社会治愈者”的角色,并逐渐被塑造为地方神灵。巫医“化身为神”这种现象的背后,正是其在地方社会得到认可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225.
为探讨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和青少年体像烦恼的关系,基于社会比较理论和自我差异理论,采用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问卷、社交网站体像比较量表、理想体像问卷和体像烦恼量表,对789名初、高中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对青少年体像烦恼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2)体像比较和体像自我差异能在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和体像烦恼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3)在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与体像烦恼的关系中,女生的体像比较和体像自我差异起并行中介作用,而对男生而言,体像比较和体像自我差异起链式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不仅能直接影响青少年的体像烦恼,还可通过体像比较和体像自我差异的间接作用对青少年体像烦恼产生影响,且中介路径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226.
身体表征是一种内部结构,它具有追踪身体状态并对其进行编码的功能。这种结构可以对身体进行错误的表征,并可以从身体中分离出来。来自海豹肢症与躯体失认症等方面的病例,证实部分身体畸形与脑损伤患者的身体表征存在分离;来自橡胶手错觉与全身错觉的实验证据,验证了健康个体身体表征分离的事实。基于上述证据,以身体图式和身体意象为二分维度的模型解释了身体表征的分离。未来的研究可以从神经心理学实验和虚拟现实技术着手,对身体表征的分离进行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227.
由于境外药品审批的滞后性及患者经济负担等原因,代购未经批准进口的境外原研药及仿制药现象在我国客观存在,一旦进入公诉机关视野成为备受瞩目的“药神案”,往往要在市场秩序与患者生命健康权之间相平衡。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回归药品实效性,将“未经批准进口的药品”排除在“假药”范畴外,使得此类行为不再构成销售假药罪,但这并不意味着进口、销售未经批准的药品完全合法化,其仍可构成行政违法,甚至刑事犯罪。在总结裁判文书网公布的相关案例基础上,通过实证分析进一步探究此类案件的法律适用,以期实现司法裁判的统一。  相似文献   
228.
为探讨乳腺癌患者反刍这一认知情绪调节方式在体象和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创伤后成长(PTG)之间的中介作用,采用体象量表(BIS)、认知情绪调节问卷中文版(CERQ-C)、创伤后应激障碍量表(PSS)和创伤后成长问卷(PTGI)对150名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乳腺癌患者的体象可以正向预测PTSD和PTG;(2)乳腺癌患者的反刍在体象和PTSD的闯入性症状、回避性症状中起中介作用,在体象与PTG中的中介作用不显著。结果表明,体象既可以正向预测乳腺癌患者的PTSD和PTG,也可以通过反刍的中介作用影响PTSD。  相似文献   
229.
身体映像对个体的身心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对它的研究在近20年来更是如火如荼地发展。根据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 从微系统(父母、同伴、伴侣)、外系统(媒体)、宏系统(社会文化)以及处于系统中的个体因素四个方面, 对影响身体映像的因素进行初步的分类和归纳, 为身体映像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30.
社会情绪的神经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提出了社会情绪概念的界定及其分类,回顾并总结了近年来对社会情绪神经基础的研究结果,指出了现有的研究范式和方法存在的局限,并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做了进一步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