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2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01.
代谢综合征的概念由来已久,迄今已有数千个围绕代谢综合征的相关研究,探讨其病理生理机制、诊断标准、流行病学、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及治疗等。然而近年来,代谢综合征的临床适用性及对心血管病和糖尿病的防治意义被质疑,引发了诸多争议。对于“代谢综合征之去留”问题,目前仍不是盖棺定论之时。  相似文献   
402.
代谢综合征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患病率逐年上升。代谢综合征是一种涉及多种代谢异常、与心血管病紧密联系的疾病状态。肥胖或超重、糖调节异常或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血脂是MS的重要组成元素。代谢综合征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但截止目前确切机制仍不明确。主要围绕肥胖与胰岛素抵抗展开研究,特别是在脂毒性和脂肪分泌因子的调控以及各种炎性因子的影响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  相似文献   
403.
The primary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measure psychological distress, pain severity, health related quality of life (QOL) and pain coping strategies in patients with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 and ulcerative colitis (UC). A second aim was to determine the influence of somatic and psychological variables on health related QOL. Eighty-eight IBS and 66 UC patients completed the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IBSQOL), Pain Severity Scale of West Haven Yale Multidimensional Pain Inventory (WHYMPY), Symptom Checklist-90-R (SCL-90-R) and Coping Strategies Questionnaire (CSQ). T-tests and GLM Analysis of Covariance were used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IBS patients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levels of psychological distress, pain severity and maladaptive pain coping strategies (catastrophization), and lower QOL than UC patients. Variance of QOL in IBS was explained for the most part by catastrophization (15%), then by psychological distress (8%), and for the less part by pain severity (5%). In UC, pain severity explained 21%, psychological distress 8%, and catastrophization 3% of the variance of QOL.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ere are differences between IBS and UC patients in the role of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factors in QOL and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cognitive processes in IBS.  相似文献   
404.
405.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发生于中老年期的退行性脑神经变性疾病,临床上以进行性智能衰退,伴有人格改变为主要特征.其发病过程涉及许多途径和靶点.现代医学认为脑内胆碱能递质功能紊乱、β-淀粉样蛋白沉积、tau-蛋白过磷酸化、炎症反应以及基因突变等在其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治疗方法从胆碱酯酶抑制剂、神经递质受体阻滞剂到补气活血、益精填髓、化痰开窍等中医药疗法不等.但抑制剂、阻滞剂等药物阻滞疗法,从单一环节阻断发病途径,忽略了AD发病的整体复杂性.中医辨证论治从整体观念出发,在宏观上治疗AD,对AD的发病缺乏微观深入研究.AD治疗需要借助于“系统生物学”理论的指导.中西医结合为AD的治疗提供了较为科学、有效的途径和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406.
中风病简化辨证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风病分阴证和阳证为纲辨治,不但有是充分的实践依据和理论基础,而且符合哲学的否定之否定定律。从中风病简化辨证的必要性,中风病阴阳辨证的发展,中风病的病因病机、证候属性可从阴阳两方面认识,中风病阴阳为纲辨证方法符合哲学否定之否定定律4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07.
无证可辨浅识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精髓。无证可辨的情况,究其原因,一方面与医者辨证方法和技能有关,另一方面确实存在无证可辨的现象。为提高辨证水平,医者既要重视病性特点、病因、六经病辨证特色;也要积极引入中医“病”的概念和微观辨证,因为中医辨病在特定情况下可弥补辨证的不足,而微观辨证的深入研究则可能为无证可辨提供客观依据。为此,才可在实践中正确处理无证可辨的尴尬,并使中医诊断学内容臻备。  相似文献   
408.
医学专业研究生扩招对其培养目标与模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医学专业研究生招生的现状及目前研究生培养目标和模式中存在问题出发,分析了我国医学专业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对研究生教育的影响,并针对以上变化和问题提出针对逐渐膨胀的医学研究生群体,应采取新的管理及教育模式,从而使研究生的质量和水平得到全面的提高,使我国医学研究生教育水平逐渐与世界接轨.  相似文献   
409.
“病中辨证”是证发展的必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一般存在着病和证的两种演变,相对于病而言,证有着更高层次的组织方式,有自身发展规律,反映的是机体整体状态。这种对证的诠释有利于中西医理论间的接轨,使证研究更容易被现代医学理论所接受,是中医进一步发展的要求,病证二者并不矛盾,而是互补,共同提供了对疾病的完整认识。  相似文献   
410.
The literature on post‐concussion syndrome (PCS) following mild head injury includes biopsychosocial formulations. However, it is contended that the complexities of the psychosocial remain conceptually underdeveloped. An engagement with this complexity is presented via a case study from post‐Milan systemic family therapy. The work described is with grandparents, a mother and daughter. The latter two both initially experienced PCS following a road traffic accident, yet demonstrated contrasting outcomes in the year post‐injury. Implications for family therapy services and the wider literature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