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5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9篇
  544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102.
Alexander Rueger 《Synthese》2006,151(3):335-346
Kim’s model of ‘functional reduction’ of properties is shown to fail in a class of cases from physics involving properties at different spatial levels. The diagnosis of this failure leads to a non-reductive account of the relation of micro and macro properties.  相似文献   
103.
104.
Limb apraxia is a neurological disorder of higher cognitive function characterized by an inability to perform purposeful skilled movements and not attributable to an elementary sensorimotor dysfunction or comprehension difficulty. Corticobasal Syndrome (CBS) is an akinetic rigid syndrome with asymmetric onset and progression with at least one basal ganglia feature (rigidity, limb dystonia or myoclonus) and one cortical feature (limb apraxia, alien hand syndrome or cortical sensory loss). Even though limb apraxia is highly prevalent in CBS (70–80%), very few studies have examined the performance of CBS patients on praxis measures in detail. This review aims to (1) briefly summarize the clinical, neuroanatomical and pathological findings in CBS, (2) briefly outline what limb apraxia is and how it is assessed, (3) to comprehensively review the literature on limb apraxia in CBS to date and (4) to briefly summarize the literature on other forms of apraxia, such as limb-kinetic apraxia and buccofacial apraxia. Overall, the goal of the review is to bring a model-based perspective to the findings available in the literature to date on limb apraxia in CBS.  相似文献   
105.
冥想是一种维持自我注意的身心调节技术,是缓解因压力所致的抑郁、焦虑等消极情绪的有效方法。端粒是维持染色体稳定和完整的DNA片段,大量有关冥想对端粒及端粒酶活性影响的研究阐明,通常情况下压力人群经过冥想训练能提高端粒长度并增加端粒酶活性,这种改变与压力缓解密切相关。这一积极效果主要得益于皮质醇和炎症等生物因素及心理和环境等非生物因素。未来可以通过对比不同冥想练习的效果、增加追踪研究、多学科联合及扩大样本等找到最有利于提高端粒长度和端粒酶活性的冥想方式。  相似文献   
106.
为探讨父母学业参与和学业压力与青少年早期学业投入之间的关系,考察成就目标取向的中介作用,以及学业成就水平在该中介过程中的调节作用,对2487名初一学生进行测查,结果发现:(1)父母学业参与正向预测青少年早期个体的学业投入、负向预测学业抽离,父母学业压力正向预测学业抽离;(2)掌握目标取向在父母学业参与和青少年早期的学业投入之间起正向中介作用,在父母学业参与和学业抽离间发挥负向中介作用;表现回避目标取向在父母学业压力和学业抽离间具有正向中介作用;(3)掌握目标取向的中介作用受到学业成就水平的调节。研究结果揭示了父母学业参与和学业压力对青少年早期的学业投入的共同作用,为从家庭层面提高青少年的学业投入水平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7.
曾欣然  汪玥  丁俊浩  周晖 《心理学报》2019,51(8):935-944
本文通过两个研究探讨了群体因素中的班级欺凌规范如何通过同辈压力、群体害怕影响欺凌行为的发生。研究1为实验研究, 被试为186名小学高年级学生(Mage = 11.36 ± 0.99岁)。结果表明在不同情境(欺凌/非欺凌)的启动下, 各变量得分均具有显著差异; 进一步分析仅发现同辈压力的中介作用边缘显著。研究2为相关研究, 943名小学高年级及初二学生(Mage = 12.00 ± 1.32岁)填写班级欺凌规范、同辈压力和欺凌行为问卷。HLM分析显示同辈压力在班级欺凌规范与欺凌行为起显著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8.
青春期的适应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历来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本研究对369名初中生从初一到初三的应对方式、压力、社会适应进行了四次调查,通过纵向中介模型考察应对方式、压力对社会适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初一时期的积极应对方式能够直接提高初三时期的积极适应水平,直接降低消极适应水平;初一时期的消极应对方式会通过提高后期的压力间接提高初三时期的消极适应水平。  相似文献   
109.
对来自山东日照市两所普通高中1~3年级的689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考察感觉寻求、同伴压力(包括烟酒使用同伴压力与其他同伴压力)对高中生烟酒使用的影响,以及同伴压力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感觉寻求、烟酒使用同伴压力对高中生烟酒使用有正向预测作用,其他同伴压力也能显著预测其饮酒行为。(2)烟酒共用同伴压力调节感觉寻求和高中生烟酒共用间的关系,只有在高烟酒共用同伴压力下感觉寻求才会显著预测烟酒共用;饮酒同伴压力也调节感觉寻求和高中生饮酒间的关系,只有在高饮酒同伴压力下高感觉寻求者才会有较多饮酒行为;其他同伴压力无此调节作用。(3)吸烟同伴压力不能调节感觉寻求和高中生吸烟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0.
情感启发式是指在判断与决策的过程中,个体会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利用自己对任务选项的主观情感反应来做出决策。具体来说,个体头脑中物体和事件的表征会激起不同水平的情感体验,这种不同的体验会对所有的表征做出积极或消极的标记,人们根据这些被标记的体验来做出判断和决策。情感启发式是个体在决策中常用的策略。目前,关于情感启发式心理机制的解释主要有情感启发式模型和双加工理论。此外,情感启发式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经验、时间压力、可评估性和计数能力等。未来的研究应主要集中在探究情感启发式的产生根源和进一步扩展情感启发式应用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