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5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183篇
  1027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221.
In his (2014) paper, Jakob Hohwy outlines a theory of the brain as an organ for prediction-error minimization (PEM), which he claims has the potential to profoundly alter our understanding of mind and cognition. One manner in which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mind is altered, according to PEM, stems from the neurocentric conception of the mind that falls out of the framework, which portrays the mind as “inferentially-secluded” from its environment. This in turn leads Hohwy to reject certain theses of embodied cognition. Focusing on this aspect of Hohwy’s argument, we first outline the key components of the PEM framework such as the “evidentiary boundary,” before looking at why this leads Hohwy to reject certain theses of embodied cognition. We will argue that although Hohwy may be correct to reject specific theses of embodied cognition, others are in fact implied by the PEM framework and may contribute to its development. We present the metaphor of the “body as a laboratory” in order to highlight what we believe is a more significant role for the body than Hohwy suggests. In detailing these claims, we will expose some of the challenges that PEM raises for providing an account of representation.  相似文献   
222.
Repeating target features across consecutive visual search trials can influence response time. Three experiments are reported that show that this repetition priming is dependent on the exact stimulus configuration and feature type. In Experiment 1 the target was defined relative to distractors by its orientation and target colour was task irrelevant. The roles played by these features were reversed in Experiment 2. Repeating target colour across trials speeded responses in both Experiments 1 and 2. Repeating orientation significantly slowed responses in Experiment 1 but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in Experiment 2. Existing feature-based and episodic memory-based explanations of priming cannot account for these data, but instead more flexible explanations are required. Experiment 3 showed that significant positive priming results from repeating distractor-defining orientation, indicating that priming of pop-out effects previously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may result from combined target and distractor effects.  相似文献   
223.
胡清芬  卢静 《心理学报》2016,(9):1143-1150
使用地图-空间和空间-地图两种地图定向任务,设置需同时表征自我位置和自我朝向的任务情境,探讨了5~6岁幼儿在地图使用中结合自我位置和自我朝向表征的能力。结果发现:(1)位置选择和朝向选择同时正确的比率显著高于概率水平;(2)被试在位置选择上的准确性显著高于朝向选择;(3)位置表征与朝向表征之间的关系在不同任务条件下表现出一定的差异。这些结果说明,5~6岁幼儿在使用地图时已经能够同时关注空间位置与朝向,实现位置表征与朝向表征的结合。  相似文献   
224.
本实验选取120名大一学生,设计了四种不同的处理,研究表征对解决三门问题及其迁移问题的影响,结果表明:(1)三门问题困难原因有害怕后悔、控制错觉和错误表征问题空间等,其中错误表征问题空间是主要原因。(2)清晰表征选手行为和主持人行为的逻辑关系显著地促进了三门问题的解决,而只有在逻辑关系基础上的频率表征才能够更进一步地促进三门问题的解决,在此基础上概率形式的信息表征没有更显著的促进作用。(3)在逻辑关系分解基础上的频率表征无论对结构相似还是内容相似的迁移问题的解决都有最好的正迁移效果。  相似文献   
225.
在国内外关于问题解决中表征和策略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高中学生解决计算类化学问题的五个表征层次和四种解决策略,并用出声思维法对15位典型被试学生进行了详尽的个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高中学生在解决计算类化学问题时的表征程度(包括表征时间的长短和表征正确率的高低)决定了其问题解决策略的选取,表征程度高的学生倾向于选择相对优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226.
通过实际调查对当代大学生的职业兴趣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以及多维尺度方法探索出当代在学生的职业兴趣有三个潜在维度,可以分为18类。利用RANDALL和18RQNd96程序检验职业兴趣结构,构建了职业兴趣的球形模型。  相似文献   
227.
不同阅读水平儿童汉字音形义联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小学四年级儿童为被试,通过音义联结、音形联结、形义联结和音形义联结四项测试,对不同阅读水平儿童汉字音形义的相应联结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阅读水平儿童在汉字音、形、义联结强度上存在显著差异.(2)低阅读水平儿童汉字字形表征的模糊影响了他们汉字音形、形义的联结强度.  相似文献   
228.
在分数学习中,分数数量表征是非常重要的方面。本研究利用数字线估计任务对四到八年级学生分数数量表征的情况进行探索。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年级升高,被试分数数量表征的准确性也随之提高;被试对单位分数和非单位分数表征的准确性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对单位分数表征的准确性显著高于对非单位分数的表征,这种差异在低年级显著,随着年级的增长,差异逐渐消失;四到八年级学生在0~3数字线上,对分数数量的表征表现为线性形式而非对数形式,且这种线性表征形式是在六年级开始出现并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发展起来的。中西方儿童在分数数量表征的准确性和形式上有相似的发展路径,但是在表征准确性上中国儿童更高、线性形式出现年级上中国儿童可能更早。  相似文献   
229.
数字线估计任务的大量研究以纯数字为研究对象而忽视了赋义数字。本研究以Siegler等的数字线估计任务为原型,探讨在对数字时间赋义条件下小学二、四和六年级儿童的数字表征形式是否发生变化。结果表明,小学二年级是0-1000范围内数字表征从对数形式转换为线性形式的转折点,对数字赋予时间含义后,三个年级均出现了赋义效应。在线性模型和对数模型中时间赋义的作用相反,时间赋义表现出抑线升对(抑制线性模型提升对数模型解释力)的效果。  相似文献   
230.
使用跨语言启动条件下的真假词汇判断任务,以母语为维语,第二语言为汉语,第三语言为英语的维吾尔族大学生为被试。通过两个实验探讨了维吾尔族三语者不熟练的第三语言的语义表征特点,即他们的第三语言的语义是共同存储还是独立存储问题。结果发现,跨语言的启动条件下,在实验一,启动刺激(维语)与目标刺激(英语)之间具有语义联想关系时,产生了显著的启动效应。在实验二,启动刺激(英语)与目标刺激(维语)之间没有产生语义启动效应。这些结果表明,被试的第三语言的语义概念表征是同第一语言的概念表征共同存储的;被试的母语较容易启动第三语言,但非熟练的第三语言不太容易启动母语,这是因为被试的第三语言还没有达到一定程度的熟练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