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9篇
  免费   168篇
  国内免费   150篇
  160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173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7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221.
综述了音节在语言产生中的作用。首先简单介绍了音节的概念;然后介绍了两类语言产生理论关于音节存储和音节如何起作用的不同观点;第三,从实验研究的主要范式和主要问题两个方面分析了目前在语言产生领域对音节的研究成果及存在的问题。主要的研究范式有:掩蔽启动范式、重复启动范式、内隐启动范式和图画-词汇干扰实验范式。研究的主要问题有:音节是否是言语产生中的功能单位,音节在言语产生中是如何起作用的,以及音节启动效应的发生位置。最后根据汉语音节的特点,分析了汉语词汇产生中对音节的研究以及今后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222.
听障人群的工作记忆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听障人群听觉通道受损,使用手语交流,提供了独特的切入点来探讨工作记忆的结构和功能。研究表明,听障人群具备在功能上与正常人的语音环路平行的手语复述机制。通过发声训练,听障人群也可采用语音编码,即语音环路可被通达。听障人群具有与正常人相当的语言工作记忆资源,但是这种资源在具体使用时受视觉通道处理特性的限制。越来越多的研究支持互补理论,认为手语的使用增强了听障人群非语言的视空间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223.
大学生外语焦虑、自我效能感与外语成绩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2,自引:0,他引:5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315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t检验、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技术探讨了不同成绩水平、不同性别、不同专业学生的外语焦虑、自我效能感和外语成绩的差异及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外语成绩及格组学生的外语焦虑水平显著低于不及格组学生,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不及格组学生;女大学生的外语成绩、自我效能感及能力因子和挫折因子上的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男大学生,男女大学生的外语焦虑水平无显著性差异;文科大学生的外语焦虑水平和外语成绩显著高于理科大学生,文、理科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无显著性差异;(2)外语焦虑与外语成绩呈显著负相关,与自我效能感呈显著负相关,自我效能感与外语成绩呈显著正相关,性别、专业、外语焦虑、自我效能感、效能感的能力和挫折两个因子是外语成绩的显著预测变量。  相似文献   
224.
数学应用题中的语言成分可能对被试问题解决过程产生复杂影响。通常, 这种影响对所有被试并非完全一致, 而是具体数学题目特征与特定被试的认知特性之间交互作用的结果。本研究采用多元随机效应项目反应理论模型的建模方法, 分析了数学应用题中语言成分对问题解决过程的影响。该方法的优势在于它不仅分析了语言成分对数学问题解决过程的平均效应, 同时给出了相应的随机效应, 揭示了相应成分对不同个体问题解决过程的具体影响程度。结果表明, 较难的项目倾向于单词更多, 命题密度更高, 要求对图/表信息进行编码和转译, 或者根据问题表述生成数学公式。项目命题密度影响效应存在着显著的个别差异。项目命题密度对能力较低的被试的影响高于对能力较高的被试的影响。  相似文献   
225.
王娟  张积家 《心理科学进展》2012,20(8):1159-1168
颜色词与颜色认知的关系是语言影响认知的重要领域.不同民族之间存在着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对于颜色词与颜色认知的关系,一直就存在着普遍进化理论和语言相对论的争论.既往研究通过哲学思辨、命名和计算、颜色分类、颜色记忆和颜色搜索等多种范式对颜色词与颜色认知的关系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讨,使该领域的研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  相似文献   
226.
本研究采用两个实验考察了他人知识状态觉知对不同语言能力幼儿名词习得的影响。参加实验的被试是来自上海市三所幼儿园的89名3~4岁幼儿。实验一发现,高语言能力幼儿在确定和不确定两种实验条件下的名词习得有显著差异,确定条件下的得分高于不确定条件。一般语言能力幼儿未表现出上述区别;实验二进一步发现高语言能力幼儿能忽视表面的语气线索所表达的迟疑,影响他们词语学习的是对他人知识状态的深层觉知。  相似文献   
227.
思维与语言的关系:来自认知神经科学的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有关人类心智的研究中,思维与语言的关系始终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课题。借助于新的技术手段和研究思路,当代认知神经科学从新的角度探讨了这个古老而神秘的课题。其研究的基本逻辑是:如果某种特定的思维过程(比如简单的算术运算或者三段论推理)在本质上是“语言的”,那么,在进行这种思维活动时,大脑中负责语言信息处理的区域就会参与;反之,如果某种思维过程在本质上是“空间的”,则大脑中负责空间信息处理的区域就会参与其中。结合来自直观的脑功能图谱证据与其它的跨领域证据(如来自行为实验和脑损伤研究的证据),能够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认识和理解思维与语言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228.
常欣  王沛 《心理科学》2013,36(2):279-283
二语句子加工认知神经机制的研究尚处于验证和探索阶段,基本上还集中于对一语和二语的语义违例与句法违例反应的比较,更缺乏动态的二语句子加工认知神经机制的研究。仅就二语语义加工而言,所得结果充满矛盾,这可能与二语习得年龄有关。就二语句法加工研究而言,二语学习者显示出依赖于二语学习年龄的不同模式。同时,二语的句法加工过程依赖于二语和一语的相似性与相异性。其深层原因可能意味着存在一语和二语之间的句法通达问题。为此,应当系统考察语义通达程度和句法通达程度的系统变化对二语加工加工可能会造成怎样的影响,同时应开展以某种语言(如汉语)的母语者其二语(如英语)句子加工认知神经机制和以前者的二语(如英语)母语者为被试开展以前者的母语(如汉语)为二语的句子加工认知神经机制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229.
具身认知理论是目前认知科学领域中最新的研究范式和取向, 它认为人的认知过程依赖于感知和动作系统, 强调身体在认知中发挥重要作用。具身语言理解则认为, 身体、动作和知觉系统在语言认知中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文章在简要回顾具身语言理解的相关理论如索引假设、浸入式经历者框架、语言神经理论的基础上, 重点从语言理解的四个层面的实证研究, 即音位、单词、句子、语篇, 证实具身语言理解的观点。未来的研究应该着眼于用具身认知观点来解释更高级的抽象语言表征, 具身单词、句子、语篇的具体表征形式, 并利用具身语言认知的观点进行认知的本土化研究。  相似文献   
230.
There is a need to further examine the mechanisms by which maternal sensitivity influences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 self‐regulation.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role of maternal sensitivity when infants were 10 months old and child verbal ability at 18 months, in relation to various aspects of self‐regulation at 48 months, in a sample of 95 typically developing children (46.3% girls). In particular, the study examined, from a Vygotskian perspective, whether child verbal ability, as measured by receptive and expressive language, medi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ternal sensitivity and hot and cool aspects of self‐regulation in the child. As hypothesized, maternal sensitivity predicted child verbal ability, as well as working memory, set shifting, and delay of gratification. Child receptive language predicted set shifting, inhibition, and delay of gratification. In addition, receptive language medi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ternal sensitivity and inhibition only. Additive effects of maternal sensitivity and child receptive language in relation to set shifting were found, and a main effect of maternal sensitivity on child delay of gratification. The results add to the body of research suggesting that responsive parenting and child verbal ability are importa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elf‐regulation, and suggest that different mechanisms may be at work for different aspects of self‐regul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