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5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71篇
  68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41.
The current research tested the hypothesis that activity inhibition–conceptualized as the degree of restraint an individual exercises over emotional and motivational impulses–moderates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congruence of implicit and explicit motives and emotional well-being. Congruence of implicit and explicit motives was expected to be related to a more positive well-being among individuals low in activity inhibition, but not among individuals high in activity inhibition. Two cross-sectional studies (Study 1: N=72; Study 2: N=147) were conducted to test this hypothesis. Both studies found the predicted pattern of results for achievement motivation, demonstrating that congruence of implicit and explicit achievement motivation was related to a more positive mood only for participants low in activity inhibition. There was no evidence of congruence effects for affiliation motivation.
Thomas A. LangensEmail:
  相似文献   
542.
青少年的社会支持系统与自尊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春梅  邹泓 《心理科学》2007,30(3):609-612,534
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502名青少年的社会支持系统与自尊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影响自尊的因素中,有29.8%是可以由青少年所感知的社会支持系统所解释的。母亲、父亲、朋友和教师的肯定与支持、冲突与惩罚、陪伴与亲密及满意度等功能分别可以解释青少年的家庭自尊、整体自尊、学业自尊、人际自尊和外貌自尊的8.5%、8.596、5.8%和7%。而社会支持功能与青少年的利他自尊和运动能力的自尊没有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543.
自我概念清晰性和个体心理调适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海玲 《心理科学》2007,30(1):96-99
本研究探讨了自我概念清晰性、自尊和心理调适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高自尊个体具有明晰的自我概念;自尊和自我概念清晰性都表现出压力缓冲作用;自尊和自我概念清晰性交互影响着个体的心理调适。此外,研究探讨了自我概念清晰性研究的可能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44.
毕重增  张萍  朱晓菲 《心理科学》2012,35(3):683-686
采用问卷法调查了1084名高一至大四的学生,探讨了自尊、主观幸福感、自我怀疑及抑郁的关系。结果发现:自尊在自我怀疑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这一中介作用的实现受到抑郁的调节,即自尊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是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545.
通过网络抽样法,采用内化同性恋嫌恶量表、自尊量表、孤独感量表、主观幸福感量表对249名年轻男同性恋者进行调查,考察当代国内年轻男同性恋者内化同性恋嫌恶的现状,并探讨内化同性恋嫌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及自尊与孤独感在其间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1)总体上,国内年轻男同性恋者内化同性恋嫌恶处于中等偏低水平,且有较大比例年轻男同性恋者不存在内化同性恋嫌恶。(2)内化同性恋嫌恶与积极情感、生活满意度显著负相关,与消极情感显著正相关。(3)自尊与孤独感在内化同性恋嫌恶与主观幸福感间起完全中介作用。(4)内化同性恋嫌恶通过影响自尊间接影响孤独感,又通过影响孤独感作用于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546.
父母养育方式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父母养育方式问卷、自尊量表、自我效能感量表、人际信任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整体情感与幸福指数量表对765名大学生施测,考察父母养育方式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1)与父亲关爱相比,大学生感知到更多的母亲关爱;与女生相比,男生感知到更多的父母过度保护;(2)父、母养育方式与自尊、自我效能感、人际信任、社会支持感知、主观幸福感显著相关;(3)母亲关爱对自尊、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显著大于父亲关爱的影响,而父、母养育方式对人际信任、社会支持感知、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4)与自我效能感、人际信任相比,自尊、社会支持感知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因素;(5)自尊、社会支持感知是父、母养育方式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中介.  相似文献   
547.
青少年感恩的影响因素及其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感恩问卷、自尊量表、应对效能量表、亲子关系问卷、同伴支持问卷、同伴拒绝问卷、学校联结量表、社区安全问卷和社区满意问卷对1217名中学生进行调查,考察了青少年感恩的影响因素及其内在机制。结果发现:(1)自尊、应对效能、亲子关系、同伴支持、学校联结、社区安全和社区满意与感恩显著正相关,同伴拒绝与感恩显著负相关;(2)自尊在亲子关系、学校联结与青少年感恩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应对效能在亲子关系、同伴支持、学校联结与青少年感恩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表明与亲子关系、同伴支持、学校联结等环境因素相比,自尊和应对效能等个体因素是影响青少年感恩的更近端因素。  相似文献   
548.
自尊与攻击行为的关系述评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传统观点认为低自尊容易导致攻击,但最近此观点遭到置疑。一些实验证实了低自尊者容易陷入被欺负的境地;Salmivalli等认为某些高自尊的人更具攻击性,而另一些却没有;Bushman和Baumeister等认为自尊与攻击之间没什么联系,但自恋与攻击有高相关。总之,目前自尊与攻击的关系还很难明了,但很多结论都证实了自我中心被威胁学说和高自尊异质性学说。  相似文献   
549.
外显与内隐自尊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通过运用内隐联想测验和量表法对111名大学生进行测试,在确认自尊结构的基础上,考察外显和内隐自尊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结果发现:(1)大学生自尊结构是双重的,存在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两种成分;(2)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都可以显著预测大学生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550.
Why do young people, especially young men, engage in reckless driving despite the fact that this behavior contradicts the basic biological imperative of self-preservation? Answering this interesting and crucial question may lead to effective interventions. A series of studies, based on terror management theory, examined the effects of reminders of death on risk taking while driving. The dependent measures were either self-reported behavioral intentions of risky driving or driving speed in a car simulator. Findings showed that mortality-salience inductions led to more risky driving than the control condition only among individuals who perceived driving as relevant to their self-esteem. The introduction of positive feedback about driving eliminated this effect. The complex role of self-esteem in the process of risk taking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