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33篇 |
免费 | 613篇 |
国内免费 | 237篇 |
专业分类
308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6篇 |
2024年 | 40篇 |
2023年 | 65篇 |
2022年 | 91篇 |
2021年 | 93篇 |
2020年 | 154篇 |
2019年 | 142篇 |
2018年 | 127篇 |
2017年 | 147篇 |
2016年 | 179篇 |
2015年 | 97篇 |
2014年 | 154篇 |
2013年 | 437篇 |
2012年 | 133篇 |
2011年 | 159篇 |
2010年 | 90篇 |
2009年 | 127篇 |
2008年 | 118篇 |
2007年 | 117篇 |
2006年 | 108篇 |
2005年 | 89篇 |
2004年 | 65篇 |
2003年 | 63篇 |
2002年 | 48篇 |
2001年 | 29篇 |
2000年 | 26篇 |
1999年 | 22篇 |
1998年 | 17篇 |
1997年 | 19篇 |
1996年 | 14篇 |
1995年 | 18篇 |
1994年 | 12篇 |
1993年 | 13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3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7篇 |
1978年 | 6篇 |
1977年 | 3篇 |
1976年 | 4篇 |
197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0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122.
123.
Goodman GS Sayfan L Lee JS Sandhei M Walle-Olsen A Magnussen S Pezdek K Arredondo P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2007,98(4):233-242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experience and development interact to influence the "cross-race effect." In a multination study (n=245), Caucasian children and adults of European ancestry liv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Norway, or South Africa, as well as biracial (Caucasian-African American) children and adults liv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were tested for recognition of Asian, African, and Caucasian faces. Regardless of national or biracial background, 8- to 10-year-olds, 12- to 14-year-olds, and adults recognized own-race faces more accurately than other-race faces, and did so to a similar extent, whereas 5- to 7-year-olds recognized all face types equally well. This same developmental pattern emerged for biracial children and adults. Thus, early meaningful exposure did not substantially alter the developmental trajectory. During young childhood, developmental influences on face processing operate on a system sufficiently plastic to preclude,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the cross-race effect. 相似文献
124.
本研究中运用了两个实验探讨数数干预和测查条件对儿童在集合比较中运用数数的影响。干预对3岁儿童(M=3:9)没有影响。在平均年龄为4岁4个月时.干预组儿童比控制组儿童更倾向于用数数比较集合.自然组儿童也比传统组更倾向于用数数。许多4岁儿童在无干预时不用数数可能是因为,1)不知数数比视觉性比较更有效,或2)他们在集合比较中的数数极易受测查情景因素的影响。儿童在集合比较中的数数运用与他们的数数水平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125.
126.
选择性注意加工机制上学困生和学优生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本实验使用正、负启动技术 ,在严格控制各种条件下比较学困生和学优生在选择性注意加工机制———目标激活和分心物抑制方面的差异 ,进而探讨学困生在选择性注意加工机制上所存在的问题。结果显示 ,学困生和学优生的正启动量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但学困生的负启动量显著小于学优生 (p <0 .0 0 1。这一结果说明 ,学困生在对目标反应期间易受分心物干扰 ,其抑制分心物干扰的能力较弱。同时启示我们应注重训练学困生抑制分心物干扰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7.
范畴三段论推理中信念偏差效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研究利用三段论评价任务,分析了已有信念与三段论逻辑状态间的交互影响,探讨了三段论推理判断中信念偏差的存在与作用机制,同时从信念偏差角度对心理模型理论进行了初步验证。结果发现:1.范畴三段论推理的逻辑判断过程中存在信念偏差效应;2.信念偏差效应以逻辑状态与结论可信性交互作用的方式存在;3当逻辑结果与信念相一致时,信念会促进逻辑反应,反之则妨碍逻辑反应;4.信念偏差效应对逻辑有效、结论不可信的单模型三段论问题影响最大,而对逻辑有效、结论不可信的多模型三段论问题相对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28.
支持型领导行为在工作压力模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调查了 1 3个企业共 2 1 8位员工 ,探讨了支持型领导行为在角色冲突、人际冲突、缺乏成就与发展 (压力源 )和工作满意感、工作焦虑 (压力反应 )之间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 :(1 )支持型领导行为对工作满意感和工作焦虑有主效应 ,但是由于逆向缓冲的存在 ,支持型领导行为的主效应并不总是对的 ,我们必须在更大的范围中考虑领导行为的效应 ;(2 )缓冲效应的六个假设只有一个被证明 ,但是方向相反 ,即支持型领导行为加剧了由人际冲突造成的工作不满意感 ;(3)两个中介模型的部分关系被证明 ,但是我们很难确定是支持型领导行为的弱化效应还是评价作用。为了更好地说明因果关系 ,在将来的研究中纵向研究设计被认为更为恰当。 相似文献
129.
汉字、拼音、英文Stroop干扰效应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通过比较汉字、拼音和英文的Stroop干扰效应,考察文字系统的差异能否影响Stroop干扰效应。结果表明汉字、拼音、英文在Stroop任务中的干扰效应依次降低。组块之间的比较表明随着刺激的重复呈现,汉字、拼音、英文的Stroop干扰效应都逐渐变小且趋于相同。对Stroop效应更加合理的理论解释是整合了文字加工过程的平行分布加工模型。 相似文献
130.
无关声音效应是在对注意与记忆进行研究时所发现的一个现象,有益于探讨噪音等无关声音刺激对个体认知过程、工作绩效及身心健康的影响作用。在简要回顾ISE现象的界定与理论解释争论的基础上,重点从对刺激强度不同的ISE现象之理论分析、应用价值及一些相关的近期研究方面作了介绍,从对ISE现象的理论解释、无关声音刺激的选取、研究方法的综合使用、ISE现象中的个体差异等方面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