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1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5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The current study aims to examine differences in risk evaluations according to whether individuals have been exposed to adverse security events in transport during the last five years. In addition, a path model is tested where risk evaluations predict intentions to use public transport and use of such transport in these groups. The results are based on a survey conducted in a randomly obtained representative sample of the Norwegian urban public (n = 1043).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dividuals who had been exposed to adverse security events in public transport reported substantially higher risk perception of experiencing security issues in such transport than those who were not exposed. Exposed individuals also reported higher probability judgements and more worry of experiencing injury in public transport. The path model showed that high probability judgements of experiencing injury in public transport were related to a lower intention of using such transport, whereas corresponding worry in the private motorized sector predicted a stronger intention to use public transport. Demand for risk mitigation in the public transport sector was found to be more relevant for intentions to use public transport than similar demands in the private motorized sector. The path model and coefficients were not found to differ significantly according to exposure to security events in public transport. The findings are discussed in relation to the role of negative risk experiences for risk evaluations in transport.  相似文献   
102.
马华维  杨柳  姚琦 《心理学探新》2011,31(2):186-191
随着组织联盟与合作的增多,组织间信任问题日益得到研究者关注。文章尝试从动、静态的角度对组织间信任的前因变量和结果变量进行梳理:单方组织层面的人口学特征及获得性特征,以及涉及双方互动层面的过去经历、目前状态及未来期望等因素会影响组织间信任的建立,降低双方合作的风险;而已经形成的组织间信任又会起到促进新知识的应用,提高联盟绩效及合作满意度的作用。今后的研究应关注组织信任的多层次分析、重视研究对象领域和地域的多样化以及互动(配对)和纵向数据的收集等。  相似文献   
103.
王云强  郭本禹 《心理科学》2011,34(6):1436-1440
结合道德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采用问卷法,以803名大学生为被试,对大学生道德人格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大学生道德人格的性别差异显著,大学女生的总分和与人为善因素分数显著高于大学男生,而大学男生的不道德性因素分数和刚正无私因素分数显著高于大学女生。(2)大学生道德人格总分的年级差异不显著,而在具体因素上差异显著:大三学生的与人为善分数明显高于大一和大四学生。(3)大学生道德人格与道德行为的相关极为显著,大学生道德人格是道德行为的有效预测源。  相似文献   
104.
张兴贵  郭扬 《心理科学》2011,34(5):1151-1156
本研究通过对北京、上海、南京、成都、长沙及广州266名企业员工有效样本的测查,考察了员工幸福感在人口学变量和工作特征变量上的差异,探讨了工作压力对幸福感的影响机制,发现不同年龄、学历、企业所有制、行业和工作岗位的员工的幸福感水平差异显著,人口学变量和工作特征对幸福感有交互作用。回归分析发现,工作压力、学历和工作类别变量分别直接影响幸福感,年龄和学历还通过工作压力间接影响幸福感。  相似文献   
105.
We examined the use of figural rating scales to measure body dissatisfaction and the ideal body standards of women. We also attended to the potential influence of demand characteristics in body assessment research using these measures, a methodological concern largely ignored in this field. We used both within- and between-subjects designs to assess whether women hold different body standards for themselves compared to their same sex peers and whether their own ideal body size (IBS) is different from what they think men prefer. Regardless of the method of data collection (within or between design), we failed to find any differences on separate items of body image ideals. The findings do provide evidence of robust and large effects for the current–ideal discrepancy as measured by figural rating scales, but argue against including multiple questions about ideal body preferences on these types of scales. Concerns about the influence of demand characteristics were not supported by the data.  相似文献   
106.
一般社会情境中风险认知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风险认知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随着经济的发展应愈来愈受到重视。本研究在一般社会情境下,讨论了对46个风险因素的风险程度及风险特征的知觉;个性特征与风险认知的关系;群体的风险认知类型特征,以及各样本间的比较分析。研究结论提供了公众风险认知结构的初步轮廓。  相似文献   
107.
表情判别能力的发展特点与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建中 《心理科学》1998,21(1):52-56
本实验通过不同年龄学生对各类表情的判别之研究,探讨了表情判别能力的发展特点及其与个体情绪发展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身段表情判别能力是导致表情判别年龄差异的核心因素;②面部表情判别能力发展较早,在小学阶段已相当完善,身段表情判别能力发展较晚,到大学阶段才达到与前者相同的水平;③身段表情判别能力的发展与个体情绪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及其主要社会适应问题相关联。  相似文献   
108.
超常儿童心理与教育研究15年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查子秀 《心理学报》1994,27(4):337-346
中国超常儿童心理与教育的研究15年来收获如下:在理论方面:1.超常与常态儿童在不同的认知方面差异的显著性,认知构成的模式特点、及发展趋势均有不同。2.超常儿童的个性倾向和特征具有明显特点,但发展不平衡,表现为3种类型;个性特征与学习成绩相关密切。3.超常儿童的成长过程可概括为4种类型。4.超常儿童心理成分不限于高智力、创造力,还包括良好发展的个性倾向和特征。在应用方面:研究结果在鉴别和教育超常儿童等方面进行了应用和检验。  相似文献   
109.
学业不良学生类型与特点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该研究运用Q聚类分析对上海市区1480名初中预备班学生的能力和个性特征进行分类研究。结果发现1480名被试中存有心理发展水平不同的六个主要类别,这些类别与学生学业成绩的优劣关系密切。同时,353名差生可分为四个主要类型:即,暂时性困难学生、能力型困难学生、动力型困难学生和整体性困难学生,不同类型的差生具有不同的特点。这为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特点制定有效的教育措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0.
西安市小学生中独生与非独生子女个性品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研究了西安城区10所小学787名独生与非独生子女个性品质方面的情况。我们设计了有18个行为项目的教师问卷(每项按五等评分)及家长问卷;对结果进行了因素分析,据所聚类的项目内容,将所得四个因素命名为人际关系、自我中心、学习动力和独立性,进行多变量的变异数分析结果表明,独生子女的自我中心和学习动力比非独生子女强烈;而独立性却比非独生子女差.这说明独生子女在个性品质方面既有缺点,也有优点,不能说得一无是处;关键在于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