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2篇
  44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41.
林辉辉 《天风》2008,(2):19
德国哲学家康德一生的生活,较于"享受人生"者的标准而言,显然可用"平淡无味",甚至"枯燥呆板"来形容.这较于他在哲学上所取得的成就,俨然形成鲜明对比.  相似文献   
342.
大气人生     
人生有大气,大气如人生。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大气者,积累纯朴宽容以真诚,桀骜不驯以坚强,至死不渝以忠贞。大气者的人生,没有沉沦,没有畏缩。  相似文献   
343.
乱针绣是20世纪20年代初,我国刺绣工艺美术界的一个创新品种。因其针法独特,视觉表现力强而赢得世人青睐。"画绣一体"和"乱针技法"是构成乱针绣的两个要素,也是识别乱针绣是艺术创作还是工艺制作的基本标准。  相似文献   
344.
《法音》2011,(7)
人民网北京6月27日电(记者吴迎春)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学诚法师25日在北京师范大学敬文讲堂,以《佛教伦理与社会道德》为题做了专场演讲,并回答了与会者的提问。来自北师大、清华、北大、人大、社科院等400多名  相似文献   
345.
制定诊疗规范——标准、指南和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定一个诊疗规范,与对一个病人作出具体诊疗方案有相似性。在此两种情况中,人们必须鉴别可用的选择、评价不同选择的结果、确定这些结果是否合乎病人的意愿。诊疗规范可认定为一般的决定——是供给一组病人诊疗而不是一个病人诊疗的建议。  相似文献   
346.
倏忽与浑沌和中医与西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科学化”和“现代化”是西方医学传入我国一百多年来几代中医人的夙愿和奋斗目标,但在以感染和传染性疾病为主要矛盾的生物医学模式阶段,却一直难以取得突破性的进展。随着各种慢性疾病发病率的逐年增加、医疗重点的转移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确立,中医的现代化发展正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借助《庄子》“倏忽为浑沌开窍”的故事,重点就新的医学模式下的中医现代化发展进行了一些方法论的探讨。  相似文献   
347.
伴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化学农药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由此引发了农药中毒及农药残留标准等问题.有机磷农药是目前全世界范围内使用最广、用量最大的一类杀虫剂,有机磷农药可以引起急性中毒、慢性神经毒性等危害.以有机磷农药为例,探讨农药危害和农药残留标准中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348.
随着考试事业的发展,标准参照测验(Criterion Referenced Test,CRT)也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它却陷入了用常模参照测验的方法来解释和报告分数的误区。该文从国内外重大标准参照测验CET-4&CET-6、HSK、GRE、CLEP等分数体系入手,通过对其分数体系的共同点分析,探讨出适合于标准参照测验的分数体系,最后指出目前一些测验的分数体系仍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49.
新一代测验理论-认知诊断理论的源起与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认知诊断理论被视为新一代测验理论的核心,是认知心理学与现代测量学相结合的产物。对认知诊断的研究已成为当前国外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热点,并引起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从认知诊断的源起、概念、特征,及研究的基础、框架、意义和难点等七个方面对认知诊断的理论与技术作了一个简要述评,以期推进我国心理学界认知诊断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350.
丁强 《宗教学研究》2006,(1):217-220
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有其特殊的方式,这种反映方式使信徒与非信徒有所区别。本文以宗教信徒与非宗教信徒之共处的社会环境为背景,在逐次排除其反映社会生活的共同方面的基础上,从而引出两者对社会生活反映方式的根本差别,就在于信徒有着对社会生活的双重视野及价值标准,而这也正是信徒所特有的,并一直被宗教所传承的共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