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593篇 |
免费 | 672篇 |
国内免费 | 283篇 |
专业分类
354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8篇 |
2024年 | 60篇 |
2023年 | 80篇 |
2022年 | 104篇 |
2021年 | 120篇 |
2020年 | 172篇 |
2019年 | 172篇 |
2018年 | 150篇 |
2017年 | 164篇 |
2016年 | 192篇 |
2015年 | 115篇 |
2014年 | 171篇 |
2013年 | 508篇 |
2012年 | 148篇 |
2011年 | 176篇 |
2010年 | 102篇 |
2009年 | 140篇 |
2008年 | 130篇 |
2007年 | 130篇 |
2006年 | 120篇 |
2005年 | 112篇 |
2004年 | 84篇 |
2003年 | 74篇 |
2002年 | 56篇 |
2001年 | 39篇 |
2000年 | 28篇 |
1999年 | 28篇 |
1998年 | 17篇 |
1997年 | 21篇 |
1996年 | 16篇 |
1995年 | 19篇 |
1994年 | 18篇 |
1993年 | 13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7篇 |
1978年 | 6篇 |
1977年 | 3篇 |
1976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5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大量临床实验结果及流行病学资料已证实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简称他汀类),在冠心病防治中能显著降低心血管危险。但他汀类是通过何种模式产生这一作用,至今仍未得出定论。四种模式可用来描述他汀类降低心血管危险可能的作用机制。通过对这四种模式的探讨,能使我们对他汀类的作用机理有更为全面的认识,也为临床工作者进一步研究及确定他汀类降低心血管危险的作用模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2.
任务类型与信息清晰度对社会比较中认知偏差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比较中的认知偏差是指个体在社会比较中表现出的过度自信与不自信现象.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以在校大学生为被试,采用两个系列实验,探讨了社会比较中认知偏差现象的原因以及对判断和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在社会比较中,面对不同类型的问题,会出现不同的认知偏差;在社会比较中,不同类型的问题和信息清晰度共同影响认知偏差,且二者之间存在交互作用;社会比较中的认知偏差会影响个体的决策意图. 相似文献
73.
不同注意提示线索条件下汉字数字加工的SNARC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Ponser的实验范式.以判断"壹"到"玖"的汉字数字奇偶为任务,探讨不同提示线索时在注意条件与非注意条件下的空间数字反应编码联合效应(SNARC效应).实验结果发现: (1)当有效提示线索为80%时,注意条件下汉字数字出现了SNARC效应,而非注意条件下对汉字数字的加工没有出现SNARC效应; (2)当有效提示线索为50%时,在注意和非注意条件下汉字数字都出现了明显的SNARC效应.结果表明注意水平对SNARC效应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74.
回顾9例因颅底凹陷症合并其它畸形在我科接受一期经口咽齿状突切除、后路枕骨大孔减压、寰枢椎或枕颈融合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观察该术式对脊髓功能、枕颈部稳定性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本组术前诊断均为颅底凹陷症合并邻近结构畸形。所有患者均接受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末次随访JOA评分15±1分。影像学检查示齿状突残留基底部均位于钱氏线以下,脊髓减压充分,寰枢间、枕颈间植骨均获坚强融合,融合时间平均3.9±1.1个月。因此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颅底凹陷症,脊髓减压充分,重建稳定性后骨融合好,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5.
马景鑑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9,30(2):1-2,5
应该注重培训年轻医生在临床中学会应用哲学思想和思维方式,真正认识事物的本质。这对于诊断、治疗、科研、创新有事半功倍的作用,可避免片面性、盲目性,减少医源性偏差与失误,提高治愈率和生活质量。一般通过三种思维方式即理论、工程及评价思维思考疾病,如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临床特点、检查方法、诊疗思路、预后和转归,最终达到预期的疗效。 相似文献
76.
自由回忆和线索回忆测验中的系列位置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以96个中国汉字为材料,使用自由回忆和线索回忆测验方法,对20名被试进行6组分测验和最后所有汉字的总测验。发现自由回忆分测验中存在明显的系列位置效应,总测验出现负近因现象;线索回忆分测验也表现出明显的系列位置效应,但最后的总测验没有出现负近因现象。上述结果验证了Bjork和Whitten(1974)提出的顺序或情景理论。 相似文献
77.
通过研究颈椎后纵韧带骨化患者的不同手术方式对术后效果的影响,回顾性对分别行前路、后路手术治疗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患者127例进行5年~10年的随访并依据手术前后不同时期的影像学结果及神经功能改善情况进行分析,探讨椎管狭窄率和颈椎序列变化等因素对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术后疗效的影响。结果显示,前路手术组术后能够维持并改善颈椎前凸... 相似文献
78.
J A Dinsmoor 《Journal of the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behavior》1985,43(3):365-381
Early theorists (Skinner, Spence) interpreted discrimination learning in terms of the strengthening of the response to one stimulus and its weakening to the other. But this analysis does not account for the increasing independence of the two performances as training continues or for increases in control by dimensions of a stimulus other than the one used in training. Correlation of stimuli with different densities of reinforcement produces an increase in the behavior necessary to observe them, and greater observing of and attending to the relevant stimuli may account for the increase in control by these stimuli. The observing analysis also encompasses errorless training, and the selective nature of observing explains the feature-positive effect and the relatively shallow gradients of generalization generated by negative discriminative stimuli.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observing analysis in handling these special cases adds to the converging lines of evidence supporting its integrative power and thus its validity. 相似文献
79.
We propose and evaluate a memory-based model of Hick’s law, the approximately linear increase in choice reaction time with the logarithm of set size (the number of stimulus–response alternatives). According to the model, Hick’s law reflects a combination of associative interference during retrieval from declarative memory and occasional savings for stimulus–response repetitions due to non-retrieval. Fits to existing data sets show that the model accounts for the basic set-size effect, changes in the set-size effect with practice, and stimulus–response-repetition effects that challenge the information-theoretic view of Hick’s law. We derive the model’s prediction of an interaction between set size, stimulus fan (the number of responses associated with a particular stimulus), and stimulus–response transition, which is subsequently tested and confirmed in two experiments. Collectively, the results support the core structure of the model and its explanation of Hick’s law in terms of basic memory effects. 相似文献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