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18篇
  398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41.
盖彦君  王权红 《心理科学》2013,36(6):1399-1403
为了考察记忆的知觉干扰效应机制,实验采用“学习-测验”范式,探索了在不同程度视觉干扰条件下,再认测验里低频汉字及双字词的记忆成绩。结果发现:(1)在对低频汉字的记忆中,知觉干扰条件引起了“反知觉干扰效应”,知觉干扰条件削弱了对汉字的记忆;(2)低频双字词不存在记忆的“反知觉干扰效应”。结果可以解释为,记忆的知觉干扰效应反映语音加工优势。  相似文献   
242.
以插入空白间隔的汉字知觉干扰效应为实验范式, 探讨了不同长短的空白间隔对地震相关字和无关字的影响。结果发现:(1)在实验组中, 与地震无关字相比, 被试对地震相关字有更高的识别率; 而在对照组中, 被试对地震相关字和无关字的识别率差异不显著。(2) 450 ms的间隔能导致地震无关字干扰效应的消失, 却不会对地震相关字的识别造成干扰。本研究支持竞争激活假说, 并为情绪驱动知觉加工的观点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243.
李虹  伍新春  张洁  郑秋  朱瑾 《心理科学》2011,34(2):367-370
本研究以176名一年级小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为期一年的教学实验研究,探讨了在分享阅读和独立阅读条件下,拼音对儿童汉字学习和阅读动机的影响。结果发现:(1)在分享阅读条件下,学生的汉字学习效果不受阅读材料注音方式的影响;在独立阅读条件下,拼音能促进中低能力儿童的汉字学习。(2)分享阅读组儿童的阅读动机高于独立阅读组;长期阅读全文注音材料的儿童,其阅读效能感明显低于阅读无拼音材料的儿童。  相似文献   
244.
品格优势是积极心理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 具体指通过认知、情感和行为反映出来的一组积极人格特质, 也是促进个体身心健康与幸福感, 缓解抑郁与压力的良好资源。通过实验干预等方法的研究表明, 品格优势对个体(积极体验、身心健康、员工创造力、工作呼唤)和组织(工作绩效、领导力、组织有效性)均能产生积极的影响。不过, 目前品格优势与积极构念的关系研究较多, 而品格优势要素之间及其与才干优势之间的关系研究很少, 研究方法也较为单一。未来研究应重点关注以上问题。  相似文献   
245.
基于刻板印象内容模型,通过三个实验考察了叠音姓名对人际知觉和态度的影响,并检验了性别特征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叠音姓名会让人们觉得评价对象更像儿童,更温暖,但也更缺乏能力。(2)叠音姓名对人际知觉的影响受到姓名性别特征的调节。对于女性化姓名,叠音姓名对温暖和能力知觉的影响会削弱。(3)叠音姓名对人际态度的作用受到工作类型的影响。人们会觉得叠音姓名的人更适合从事服务性的工作,非叠音姓名的人更适合从事技术性的工作。  相似文献   
246.
任晓倩  方娴  隋雪  吴岩 《心理科学进展》2018,26(7):1174-1185
手写体文字与打印体文字的识别过程存在很大差异, 与打印体文字相比, 手写体文字的识别受文本材料的影响更大, 具体包括文字的物理结构特性、文字特性、书写风格等。有关神经机制的研究发现, 手写体文字识别加工所涉及的脑区与打印体文字有所区别, 它既包含识别打印体文字的枕叶和外侧额顶叶, 还涉及到手写体文字识别的文化特异性脑区, 包括左后侧运动皮层, 外侧前额叶和后侧顶叶皮层。手写体文字加工既涉及整体加工, 也涉及特征加工, 加工方式既有其特异性, 又有与打印体文字的共同之处。未来研究应该进一步探究大脑在识别手写体文字时, 怎样在嘈杂的视觉信息中提取目标词, 并考虑手写体文字识别理论模型的构建, 以便更好地解释手写体文字的识别过程。  相似文献   
247.
曲折  丁玉珑 《心理学报》2010,42(2):193-199
应用DRM范式, 研究单个汉字语音关联对错误记忆的影响。实验一中, 学习阶段呈现的各字表汉字与未呈现的诱饵字具有相同音节。再认测试发现, 被试对诱饵字产生了明显的错误再认。实验二发现, 当各学习字表内的汉字拥有相同声母或相同韵母时, 被试对相应的两种诱饵字也能产生明显的错误再认, 并且其效应与音节相同时基本一样。这些结果说明, 汉字的语音关联可以诱发错误记忆现象, 但其效应并不随语音相似度的增加而增加。研究提示, 错误记忆可以来源于较低层次的基于知觉的加工; 中文语音网络虽然易于激活, 但激活程度有限。  相似文献   
248.
史冰  苏彦捷 《心理学报》2007,39(1):111-117
为进一步探讨儿童欺骗行为的表现及其影响因素,在研究一中,分别引入陌生的成年女性、成年男性、同龄女孩、同龄男孩等四种游戏对手,探讨159名幼儿园大班的儿童在面对不同对象的情况下外显欺骗行为是否发生变化?结果表明,被试性别、对手年龄和对手性别三因素之间交互作用显著,儿童更倾向于欺骗成年女性以及和自己性别不同的同伴。研究二采用儿童社会化量表进一步考察儿童欺骗行为和其它社会性特点的关联。结果表明隐蔽的动作欺骗和意志维度显著相关,外显的动作欺骗和好胜心维度显著相关,说谎和自我概念维度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249.
汉字识别中的语音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实验用启动掩蔽法探讨了汉字词识别中语音的作用。以五类高、低频汉字词对为材料,在三种启动时间条件下发现:高频形似音同目标字在25毫秒启动下有显著促进效应,而形异音同目标字在25和35毫秒有显著抑制效应。在低频情况下与上述相应的目标字表现出不显著的促进和抑制效应。此结果似乎表明汉字词识别过程具有程度不同的语音自动激活效应。  相似文献   
250.
采用整群抽样法对重庆市和河南省某两所大学800名大一至大三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建立结构方程,考察性格优势、优势运用、压力性生活事件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结果发现:(1)优势运用在性格优势和主观幸福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即性格优势既对主观幸福感产生直接影响,也通过优势运用对主观幸福感产生间接影响;(2)压力性生活事件调节优势运用的中介作用,即优势运用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随着个体所体验到的压力性生活事件的增加而提升;优势运用对主观幸福感起着有调节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