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6篇
  免费   172篇
  国内免费   255篇
  174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97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156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126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汉字识别中部件的频率效应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韩布新 《心理科学》1998,21(3):193-195
用整字识别、整合识别和部件识别任务探讨部件频率在汉字显示识别中的作用.实验一发现第一部件频率促进低频两部件合体字识别;实验二先后呈现合体字两组成部件并识别整字,第二部件频率有干扰作用;实验三识别合体字中的部件,部件频率有易化作用.部件在汉字识别中的易化和干扰作用受整字频率和结构类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2.
邱桂凤  邱江  梁娜  张庆林 《心理科学》2008,31(1):138-141
以汉字作为实验材料,采用侧抑制任务范式,考察了不同性质冲突任务下的汉字识别情况.结果发现:反应冲突条件下的反应时显著长于无冲突条件,侧抑制效应非常明显;刺激冲突任务中,只有字音干扰条件表现出了侧抑制效应,字形和字义干扰条件下的反应时与无冲突条件均无显著差异.实验结果说明,侧抑制效应可能受认知加工阶段的影响;汉字字音与形、义特征的加工过程可能并不相同,语音的激活可能要早于语义和字形的激活.  相似文献   
103.
Intentional self-regulation is a core facet of human functioning, involving people's modulation of their thoughts, attention, emotions, and behaviors to react to environmental demands and to influence their own development. Using data from Grades 8, 9, and 10 of the 4-H Study of Positive Youth Development (PYD), the structure of intentional self-regulation, as indexed by a measure of selection (S), optimization (O), and compensation (C), or SOC, was assessed. Within-and-across-time links between SOC scores and indicators of PYD, and risk/problem behaviors were ascertained. A tripartite structure of intentional self-regulation was identified across all three grades, and SOC scores at all times positively covaried with PYD and negatively with risk/problem behaviors. Findings were strongest for overall SOC scores and for the components of “O” and “C.” We discuss the implications of these findings for youth development programs.  相似文献   
104.
方燕红  张积家 《心理学报》2009,41(2):114-126
采用命名与分类任务考察了汉字词和图片命名与分类的特点,揭示义符在汉字词和图片命名与分类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汉字词和图片的命名与分类与拼音文字的词和图片的命名和分类既有共性,又有差异。汉字词和图片的命名与分类具有不对称性:汉字词的命名快于汉字词的分类,图片的分类快于图片的命名。义符对于汉字词和图片的命名与分类的影响具有不对称性:对汉字词的加工有重要影响,对图片的加工无影响;对汉字词的分类有重要影响,对汉字词的命名无影响。被试对有标示类别的义符的词的分类显著快于对无标示类别的义符的词的分类,甚至快于对图片的分类。所以如此,与汉字词的结构特点有关。汉字形声字多用义符来标记事物的类别,提供了重要的类别信息。根据上述结果,作者构建了汉字词和图片认知加工的综合模型  相似文献   
105.

受封建文化的影响,古代女子鲜少能在医学上有所造诣。女医成长主要依赖家族资源,成才具有偶然性。近代以来,随着西学东渐女子教育的兴起,诞生了近代第一批女子中医学校。自李平书开设我国近代第一所女子中西医学校始,到丁甘仁开办的上海女子中医专门学校,再到王慎轩兴办的我国近代第一所妇科函授学校,近代女子中医教育呈现了制度化、规范化、社会化、地域化以及专业化的转型趋势,不仅反映了我国中医教育事业曲折的发展历程,而且反映了近代女性解放的历史进程,具有一定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06.
目的:修订矛盾年龄偏见量表(the Ambivalent Ageism Scale, AAS),并在中国大学生群体中进行信、效度检验。方法:对1182名大学生施测AAS中文翻译版,探索并验证其因子结构,分析信、效度和测量等值性。其中347人还完成老化知识量表(FAQ)和容纳他人量表(AOS),用以检验AAS中文版的校标关联效度。另有74人在4周后重测AAS中文版。结果:AAS中文修订版包含认知帮助/保护、不想要的帮助和敌意年龄偏见三因子,总量表和各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依次为0.83、0.80、0.85、0.76,重测信度依次为0.78、0.62、0.78、0.71。AAS中文修订版及各维度与FAQ和AOS负相关(r=-0.23~-0.48,ps<0.001)。验证因素分析表明AAS中文修订版的拟合良好(χ2/df=3.51,CFI=0.96,TLI=0.94,RMSEA=0.07,SRMR=0.05)。且该量表跨性别形态、弱等值、部分强等值和部分严格测量等值成立。结论:修订后的矛盾年龄偏见量表(AAS)中文版的信、效度良好,具备跨性别的测量部分...  相似文献   
107.
通过对149名小学一年级学生两年的追踪研究,在控制了一般认知能力、语音意识以及所关注变量自回归效应的情况下,探讨默读流畅性在语素意识与阅读理解关系中的作用。结果发现:(1)儿童语素意识、默读流畅性及阅读理解随时间均有显著发展;(2)一年级下学期儿童的默读流畅性在一年级上学期语素意识影响二年级上学期阅读理解过程中的中介作用显著,而二年级上学期的默读流畅性在一年级下学期语素意识影响二年级下学期阅读理解过程中的中介作用不显著。结果表明,在小学低年级阶段,默读流畅性在早期语素意识与之后的阅读理解中发挥跨时间点的中介作用,且该中介效应随儿童认知技能的发展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8.
读者能够从副中央凹中提取到什么类型的信息, 是当前阅读眼动研究领域关注的焦点问题.当前普遍认为低水平信息(如正字法信息)可以在副中央凹中得以加工, 但是高水平的信息(如语义和句法信息)能否从副中央凹中进行提取存在争议.本文总结了近年来高水平信息在副中央凹加工的研究进展, 包括拼音文字和非拼音文字(如中文)阅读过程中语义和句法预视效益的研究现状及影响因素, 当前眼动控制模型(如E-Z读者和SWIFT)对预视效益的解释和不足之处, 最后提出未来关于语义和句法预视加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9.
拼音文字文本阅读研究发现,同青年人相比,老年人在阅读过程中有更多的跳读发生、向前眼跳幅度更长、回视次数更多。基于这些研究结果,研究者提出了老年人阅读的“风险阅读”策略。为探究在中文阅读过程中老年人的加工特点以及与拼音文字阅读的策略异同,实验采用镜像和正常两种方式呈现文本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在中文阅读过程中,相较于青年人,老年人的跳读率更低,向前眼跳幅度更小,采用的是一种更为谨慎的阅读策略。在镜像呈现的条件下,老年人与青年人之间的跳读率没有显著差异,在正常呈现的条件下,老年人的跳读率显著低于青年,表明在汉语阅读中老年人采取更加谨慎的阅读策略与其副中央凹加工能力下降,以及汉语与拼音文字两种不同书写系统的基本属性有关。  相似文献   
110.
We evaluated the impact of RIPP-7, a seventh grade violence prevention curriculum designed to strengthen and extend the effects of the sixth grade RIPP-6 curriculum. Classes of seventh graders at two urban middle schools serving predominantly African-American youth where RIPP-6 had been implemented the preceding school year were randomized to intervention (N = 239) and control groups (N = 237). Compared to stud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students who participated in RIPP-7 had fewer disciplinary code violations for violent offenses during the following school year. A limited number of main effects were found on self-report outcome measures and measures of attitudes. Although significant main effects were not found on self-report measures of physical aggression, drug use, or anxiety, analyses of interactions with pretest scores indicated that intervention effects were significantly moderated by pretest scores for several outcome measures. Students most likely to benefit from the intervention were those who reported higher pretest rates of problem behaviors including violent behavior, nonphysical aggression, and delinquent behavio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