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04篇 |
免费 | 314篇 |
国内免费 | 71篇 |
专业分类
138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篇 |
2024年 | 19篇 |
2023年 | 42篇 |
2022年 | 53篇 |
2021年 | 32篇 |
2020年 | 71篇 |
2019年 | 49篇 |
2018年 | 59篇 |
2017年 | 38篇 |
2016年 | 53篇 |
2015年 | 41篇 |
2014年 | 76篇 |
2013年 | 97篇 |
2012年 | 42篇 |
2011年 | 72篇 |
2010年 | 31篇 |
2009年 | 36篇 |
2008年 | 72篇 |
2007年 | 114篇 |
2006年 | 78篇 |
2005年 | 56篇 |
2004年 | 48篇 |
2003年 | 46篇 |
2002年 | 33篇 |
2001年 | 22篇 |
2000年 | 20篇 |
1999年 | 15篇 |
1998年 | 16篇 |
1997年 | 12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12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7篇 |
1988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71.
《心理科学》2025,48(2)
为探究小学生中文阅读知觉广度的发展,研究在移动窗口范式中设置左侧不对称窗口、左右侧对称窗口和右侧不对称窗口共三类窗口,考察四个年级小学生阅读相同中文句子的知觉广度。结果发现,小学生中文阅读知觉广度的发展只存在阅读知觉广度右侧范围的扩大过程,而左侧范围是恒定的,表现为一年级和二年级小学生的阅读知觉广度为注视字左侧1个字至右侧1个字范围,三年级和五年级小学生的阅读知觉广度为注视字左侧1个字至右侧2个字范围。小学生中文阅读知觉广度的发展过程是右侧范围的扩大过程,符合注意偏向假说和中央凹加工负荷假说;发展阶段是从对称阶段发展至不对称阶段,发展转折点是在小学三年级。 相似文献
172.
探讨汉字频率和构词数对非汉字文化圈的留学生汉字学习效果的影响。实验要求被试对已学过的不同频率和构词数的汉字写出拼音并组词,结果显示,汉字频率对汉字学习效果有影响,而且频率效应的大小受笔画数的制约;实验未发现构词数对汉字学习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语言输入的频率是影响汉语习得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3.
通过4个实验,探讨汉字义符在汉语动作动词意义认知中的作用。实验1探讨汉字义符对认知动作动词的动作器官意义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义符与动作器官一致时,会促进对动作动词的动作器官意义的认知;当义符与动作器官不一致时,会抑制对动作动词的动作器官意义的认知。实验2探讨汉字义符对认知动作动词的动作工具意义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义符与动作工具一致时,会促进对动作动词的动作工具意义的认知;当义符与动作工具不一致或无关时,会抑制对动作动词的动作工具意义的认知。实验3探讨汉字义符的作用是否随词频而变化。结果表明,当义符与动作器官一致时,对高频词和低频词动作器官意义的认知不存在显著差异;不一致时,对高频词动作器官意义的认知比对低频词快。实验4探讨汉字义符与动作器官是否一致对具体性不同的动作动词的动作器官意义认知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义符与动作器官一致时,对具体性高的词和具体性低的词的动作器官意义的认知不存在显著差异;不一致时,对具体性高的词的动作器官意义的认知比对具体性低的词快。整个研究表明,汉语动词的结构特点影响对动作动词的动作器官或动作工具意义的认知。 相似文献
174.
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可以看作是炮制方法的延伸,有效成分的研究是中药现代化的关键,有助于探索中医理论的实质,可望为中医现代化打开缺口。 相似文献
175.
谢竹藩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5,26(10):17-20,27
讨论中西医结合对西医临床思维的影响。对于慢性病中医注意病人的主观症状,与病人就医的缘由一致;西医重视客观的功能和结构异常,其判断结果有时未必能被病人接受。近年来西医开始重视病人的生活质量,其实中医的辨证指标有很多就是针对病人的生活质量。中医的整体观念同样体现在急性感染的治疗中,现代研究显示,清热解毒法除祛邪外也兼顾扶正。中西医结合促进了中西药合用,但须注意合理应用,避免合用的不良效果。 相似文献
176.
177.
杨功焕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7,28(6A):6-8
回顾了该研究的思路,指出进行这样的研究,关键是建立一个有代表性的监测系统,针对同一监测人群,开展综合监测,发展规范的现场工作程序,确保获得高质量数据。建立标准的、动态的人口库、出生、死亡和危险因素个案库,是完成这项研究的前提,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称这是中国人在流行病学监测中的天才创新。 相似文献
178.
179.
180.
社会认知中印象形成的启动效应研究:频因,近因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社会认知为出发点,考察印象形成的启动效应,它采用性质不同的成语作为实验材料,并操纵启动刺激的结构,系统探讨了印象形成的启动效应中原因与近因效应,结果发现:当呈现表示同一品质但性质相反的成语时,如果启动刺激和目标刺激之间不延迟,则近因在启动效应中起作用,但在延迟情况下,频因在启动效应中占优势;同时随着延迟的出现,启动效应明显变小。实验结果支持启动效应的突触模式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