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105篇 |
免费 | 179篇 |
国内免费 | 30篇 |
专业分类
431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8篇 |
2023年 | 47篇 |
2022年 | 53篇 |
2021年 | 91篇 |
2020年 | 167篇 |
2019年 | 195篇 |
2018年 | 183篇 |
2017年 | 182篇 |
2016年 | 190篇 |
2015年 | 131篇 |
2014年 | 177篇 |
2013年 | 643篇 |
2012年 | 132篇 |
2011年 | 153篇 |
2010年 | 108篇 |
2009年 | 190篇 |
2008年 | 195篇 |
2007年 | 177篇 |
2006年 | 131篇 |
2005年 | 133篇 |
2004年 | 88篇 |
2003年 | 80篇 |
2002年 | 61篇 |
2001年 | 46篇 |
2000年 | 40篇 |
1999年 | 47篇 |
1998年 | 42篇 |
1997年 | 28篇 |
1996年 | 32篇 |
1995年 | 24篇 |
1994年 | 39篇 |
1993年 | 20篇 |
1992年 | 24篇 |
1991年 | 12篇 |
1989年 | 13篇 |
1988年 | 13篇 |
1987年 | 11篇 |
1986年 | 23篇 |
1985年 | 36篇 |
1984年 | 33篇 |
1983年 | 25篇 |
1982年 | 18篇 |
1981年 | 40篇 |
1980年 | 29篇 |
1979年 | 25篇 |
1978年 | 23篇 |
1977年 | 41篇 |
1976年 | 24篇 |
1975年 | 18篇 |
1974年 | 1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91.
为探究留守初中生同伴侵害与攻击性的关系机制,通过构建链式多重中介模型,考察歧视知觉、孤独感和心理韧性在二者关系中的多重中介效应。采用问卷调查法对519名留守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留守初中生同伴侵害的发生率为96.3%,具有普遍性;(2)留守初中生同伴侵害、歧视知觉、孤独感、心理韧性与攻击性之间均呈显著相关;(3)留守初中生的歧视知觉、孤独感和心理韧性在其同伴侵害与攻击性的关系中具有链式多重中介作用;(4)同伴侵害与攻击性关系模型具有一定稳定性,同时在是否留守及单亲与双亲外出留守初中生群体中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果揭示了同伴侵害与攻击性的关系机制,可为探索留守初中生不良同伴关系的教育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92.
893.
894.
敌意归因偏向指将模糊情境中他人的行为意图进行敌意归因的倾向,其被认为是导致攻击的主要认知因素,但还缺乏其与反应性、主动性攻击的纵向关系的考察,而且其影响反应性攻击的动力机制也不清楚。本研究通过两个子研究来分别回应这两个问题。研究1的纵向调查结果显示,敌意归因偏向只纵向预测反应性攻击,而不能跨时间地预测主动性攻击。研究2对另一批大学生的横断面调查发现,报复动机可以中介敌意归因偏向与反应性攻击的关系。研究结果提示,敌意归因偏向很可能主要是在反应性攻击的形成中起到重要作用,而对主动性攻击的影响不大,报复动机则很可能是这种作用背后的动力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95.
研究以150名五、六年级的学生为被试,考察儿童版特里尔社会应激测试(TSST-C)对儿童客观生理反应(唾液皮质醇和唾液α-淀粉酶)和主观情绪反应的影响。结果发现,TSST-C引起了儿童显著的应激反应,包括皮质醇和唾液α-淀粉酶水平的升高,以及主观消极情绪(如焦虑和紧张)的增加,这表明TSST-C在中国儿童中的适用情况良好,能够有效诱发儿童的应激反应。同时,研究也发现,皮质醇反应和唾液α-淀粉酶反应不存在相关,生理反应和情绪反应之间也不存在相关。 相似文献
896.
采用问卷法对971名农村儿童进行入户调查,以考察生活压力与留守/非留守儿童孤独感、幸福感的关系以及心理资本在此关系中的作用。结果显示: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的生活压力与孤独感较高,心理资本与幸福感较低;生活压力对留守/非留守儿童的孤独感有正向预测性、幸福感有负向预测性,心理资本对此起部分中介作用,且在两群体中的中介过程一致;心理资本仅能有效缓冲生活压力对留守儿童孤独感、幸福感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897.
选取1589名青少年(平均年龄15.22±0.36岁)为被试,考察身体攻击、关系攻击在抑制控制与同伴拒绝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抑制控制与身体攻击、关系攻击、同伴拒绝之间均存在显著负相关,身体攻击、关系攻击与同伴拒绝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2)身体、关系攻击在抑制控制与同伴拒绝之间发挥中介作用;相比关系攻击,身体攻击的中介效应更强。该结果表明抑制控制对于同伴拒绝的作用既存在直接效应,又可通过身体攻击、关系攻击的中介效应实现,身体攻击、关系攻击的中介效应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98.
实际应用中测验往往具有多维结构, 如果仍采用单维IRT方法进行等值, 会得到不准确的结果。因此对于多维结构的测验, 需要使用多维IRT等值方法来实现参数的转换。基于共同题设计, 文章通过模拟研究的方法, 考察了不同铆测验设计下几种多维IRT等值方法的表现, 同时考虑了测验长度、两个维度题目数量的比例、铆测验长度、铆测验的选择策略、两个维度之间的相关和等值群体的能力水平差异六个因素的影响。所比较的多维IRT等值方法有:均值/均值(MM)方法, 均值/标准差(MS)方法, Stoking-Lord (SL)方法, Haebara (HB)方法, 最小平方(LS)方法。结果显示:(1) SL, HB和LS方法得到的等值误差均方根最小, 且在各条件下表现较为稳定。(2) MM和MS方法在非等组条件下呈现出很大的误差均方根。(3)铆测验设计对SL, HB和LS方法的等值结果没有显著影响。(4)在两个维度之间的相关较高, 测验长度和铆测验长度较长, 等值群体的能力水平没有差异的条件下, SL, HB和LS方法得到的等值误差均方根最小。 相似文献
899.
利用囚徒困境范式,考察了合作指数CI(0.1~0.9)与社会距离(亲密、陌生)对个体合作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社会距离和合作指数均会对合作行为产生影响,两者的交互效应不显著;合作率会受到合作指数的促进作用,但不会随合作指数的增高立即增长;在CI = 0.1~0.9这9个水平下,亲密被试间的合作率均显著高于陌生被试间的合作率。这一结果说明,合作指数对合作行为的促进作用存在阈值;社会距离缩小可促进个体的合作倾向增强,并更快地达到合作水平;合作指数与社会距离相互独立地影响合作行为。 相似文献
900.
前瞻记忆是指对预定事件或行为的记忆。本文总结了前瞻记忆脑机制相关的文献,介绍了前额皮层、丘脑,内侧颞叶等脑区域在前瞻记忆中的作用,并通过分析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老年痴呆症患者、酒精依赖症和内侧颞叶癫痫患者前瞻记忆的表现,从临床角度深入探讨了前瞻记忆神经机制的问题。证据表明,前额皮层参与前瞻记忆的编码、提取和监控过程,与意向保持也有密切的关系;丘脑与意向的执行有关,并且与前额叶互动在前瞻记忆监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内侧颞叶与编码来源的提取和意向的激活都有密切的关系。研究认为前额皮层在前瞻记忆加工过程中起着核心的作用,同时与丘脑、内侧颞叶等区域相互作用,共同成为前瞻记忆编码、保持、提取、执行的神经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