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07篇
  免费   228篇
  国内免费   55篇
  4890篇
  2025年   10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98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136篇
  2020年   201篇
  2019年   263篇
  2018年   255篇
  2017年   251篇
  2016年   250篇
  2015年   137篇
  2014年   231篇
  2013年   929篇
  2012年   133篇
  2011年   157篇
  2010年   137篇
  2009年   185篇
  2008年   185篇
  2007年   216篇
  2006年   138篇
  2005年   139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24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10篇
  1977年   16篇
  1976年   5篇
  1975年   11篇
  1974年   7篇
  1973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31.
父母心理攻击:代际传递与配偶对代际传递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常见的父母严厉管教方式, 父母心理攻击是指父母通过言语的或象征性的攻击行为对儿童实施的心理上或情感上的拒绝。国外研究表明, 父母严厉管教表现出代际传递效应。选取793名小学生父母为被试, 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中国文化背景下父母心理攻击的代际传递效应以及配偶对代际传递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母亲对男孩实施心理攻击的普遍性和频繁性显著高于女孩。(2)父母的心理攻击均具有显著的代际传递效应。(3)父亲对儿童实施的心理攻击对母亲心理攻击的代际传递具有调节作用, 母亲心理攻击的代际传递性随着父亲心理攻击水平的增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832.
社会焦虑和抑郁现象日益严重。为理解与探索数媒时代焦虑、抑郁的引致因素及应对策略, 研究采用系统性文献综述方法, 基于情感事件理论和社会比较理论构建框架, 梳理了社会比较的不同亚型与焦虑、抑郁的关系以及网络媒体环境的权变作用。研究发现, 消极社会比较(传统上行比较和下行同化比较)可能会引发焦虑和抑郁, 社交网络平台对此负面影响具有催化作用; 而情绪比较和下行对比比较可以缓解焦虑和抑郁, 网络健康社区促进了情绪比较的积极作用的发挥。研究推进了社会比较理论在情绪情感领域的应用, 确定了焦虑、抑郁与网络健康社区可供性的关联, 也为网络社区服务、运营和设计的原则提供参考和借鉴以帮助个体应对心理健康问题。研究还指出焦虑、抑郁和社会比较关系后续研究的可能路径和方向。  相似文献   
833.
社会焦虑和抑郁现象日益严重。为理解与探索数媒时代焦虑、抑郁的引致因素及应对策略, 研究采用系统性文献综述方法, 基于情感事件理论和社会比较理论构建框架, 梳理了社会比较的不同亚型与焦虑、抑郁的关系以及网络媒体环境的权变作用。研究发现, 消极社会比较(传统上行比较和下行同化比较)可能会引发焦虑和抑郁, 社交网络平台对此负面影响具有催化作用; 而情绪比较和下行对比比较可以缓解焦虑和抑郁, 网络健康社区促进了情绪比较的积极作用的发挥。研究推进了社会比较理论在情绪情感领域的应用, 确定了焦虑、抑郁与网络健康社区可供性的关联, 也为网络社区服务、运营和设计的原则提供参考和借鉴以帮助个体应对心理健康问题。研究还指出焦虑、抑郁和社会比较关系后续研究的可能路径和方向。  相似文献   
834.
社会焦虑与危机干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分析社会焦虑的成因及其所带来的危机后果 ,从积极的角度予以心理干预 ,使人们失衡的认知功能和情感反应趋于稳定 ,行为合理化 ,并指出目前危机干预存在的问题和对未来的展望  相似文献   
835.
大学生外语焦虑、自我效能感与外语成绩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2,自引:0,他引:52  
以315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t检验、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技术探讨了不同成绩水平、不同性别、不同专业学生的外语焦虑、自我效能感和外语成绩的差异及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外语成绩及格组学生的外语焦虑水平显著低于不及格组学生,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不及格组学生;女大学生的外语成绩、自我效能感及能力因子和挫折因子上的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男大学生,男女大学生的外语焦虑水平无显著性差异;文科大学生的外语焦虑水平和外语成绩显著高于理科大学生,文、理科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无显著性差异;(2)外语焦虑与外语成绩呈显著负相关,与自我效能感呈显著负相关,自我效能感与外语成绩呈显著正相关,性别、专业、外语焦虑、自我效能感、效能感的能力和挫折两个因子是外语成绩的显著预测变量。  相似文献   
836.
儿童青少年返回抑制发展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返回抑制线索——靶子模式,比较了单线索和双线索条件下儿童返回抑制的发展变化。选取了4组被试,6岁、9岁、12岁和17岁各20名。结果显示:(1)儿童返回抑制在单线索条件下出现的晚,而在双线索条件下出现的早;(2)返回抑制出现的时间进程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显现,年龄对返回抑制有重要影响;(3)儿童返回抑制发展的关键期可能是在12岁左右。  相似文献   
837.
心算应激与特质焦虑、应对风格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取38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BIOPAC多导生理记录仪,探讨心算应激对不同人格特质和应对风格的大学生心率(HR)、心率变异性(HRV)及皮肤电反应(GSR)的影响。实验采取2(人格特质:特质焦虑、非特质焦虑)×2(应对风格:注重情绪的应对、注重问题的应对)×3(实验阶段:基线期、任务期、恢复期)的三因素混合设计,要求所有被试经历5分钟的基线期、10分钟的心算任务期和5分钟的恢复期。结果表明:(1)特质焦虑的个体和注重情绪应对的个体在心算应激后的短时间内难以恢复到基线期的生理水平;(2)特质焦虑且注重情绪应对的个体在HR、HF、LF/HF及GSR上表现出明显强的反应性和弱的恢复性;(3)非特质焦虑且注重问题应对的个体在HF和GSR上表现出明显弱的反应性,在LF/HF和GSR上表现出明显强的恢复性。  相似文献   
838.
个体解决三项系列问题的心理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红  林崇德 《心理学报》2001,34(6):39-46
该研究设计了2种实验条件,对360名6-19岁个体解决三项系列问题的能力发展进行了研究,旨在讨论个体解决三项系列问题的心理模型的发展问题,结果表明:(1)6-19岁个体对三项系列问题中有必然逻辑答案的题目的判断能力的发展速度比较平稳;(2)个体对三项系列问题中有必然逻辑答案的题目的判断能力先于对没有逻辑答案的题目,6-9岁个体对三项系列问题中没有必然逻辑答案的题目的判断能力的发展速度低于10岁以后的个体;(3)空间模型、语义模型、语义一空间混合模型和枢纽项比较模型是相互补充的,是在不同认知发展阶段依一定次序,按一定的阶段逐渐形成的,经历了5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最终形成以枢纽项比较模型为核心、四种心理模型并存于个体的心理结构之中的复合模型。  相似文献   
839.
教改对教师工作生活质量影响的跨文化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研究采用跨文化教育协作组(CCCRE)编制的访谈问卷,采用结构化访谈方式,通过跨文化教育研究协作对9个国家513名教师进行访谈调查。本文着重探讨了教改的种类、起因和角色特征对教师工作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教改类型对教师人际关系和职业发展的变化有显著影响2)教改起因对教师的时间利用和职业发展有显著影响,并在时间利用上显示出文化上的差异。3)我国教改在起因上表现出与总体趋同态势,但它们对教师的人际关系和职业发展的变化有更积极的影响。4)执行者是教师在教改中的主要角色,但这种角色对教师的工作生活质量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40.
案例概念化在临床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心理治疗方法的发展, 案例概念化作为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日益成为临床关注的热点。案例概念化主要指在一定治疗理论的基础上, 就来访者的问题成因和维持因素提出假设, 为构建治疗方案提供指导蓝图。西方的临床研究表明案例概念化能有效地促进咨询师和来访者对于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提高治疗效果。以认知行为治疗理论为基础, 具体地介绍案例概念化技术在焦虑症和抑郁症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